以深化改革破解实体经济融资困局
2014-12-03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社会融资成本被视为社会融资状况健康与否的一个明显标志,如何全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爬坡过坎”的关键一环。7月2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公布了缓解企业融资成本过高的十条政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8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公布的《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提出,缩短企业融资环节,大力发展直接融资,降低交易成本,减少融资成本,以期疏通融资渠道、缓解金融抑制;此前中国人民银行也在公开市场频频操作,正回购利率下行显示出决策层引导短期资金价格回落的政策意图。
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居高不下,与庞大的货币供应规模形成背离,随着银行表外业务的快速扩张、非正规融资渠道的快速发展,融资利率以及货币市场利率居高不下,债权融资成本与企业利润率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截至2014年4月末,我国货币供应量达117万亿元,而从2010年第四季度开始,企业融资成本大幅飙升,至2013年底我国企业债权融资平均成本为13.21%,其中通过正规银行渠道平均融资成本为9.7%,通过影子银行渠道平均融资成本为18.28%,相当部分民营企业实际融资成本已达15%到20%,超出不少行业的毛利率;沪深交易所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2500余家上市公司净利润总计2.26万亿元,其中16家上市银行就占到一半以上,形成“企业为银行打工”的局面;全国工商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90%以上的小微企业未曾从金融机构获得过贷款。
当前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已是结构性问题,我国实体经济面临的资金短缺是结构性资金供给不足,这主要表现在:其一,正规金融体系难以增加有效供给,而在这一体系有限的资金供给内,国有企业、大型企业还占用了过多的信贷资金,一些以发展实业为名取得贷款的企业,转手将金融资源用于投机炒作;其二,金融机构对于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动力不足、激励不够;其三,我国金融业对民间资本开放程度不高,正规金融市场对资金的吸引力和吸收能力有限,数额巨大的闲置资金缺乏投资工具,因此,影子信贷体系吸引了大量资金并将之转换成有效供给的金融资源,而这些准金融机构发展迅速,加剧了金融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性,积聚了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其四,将信贷资金转手投机炒作和影子信贷的存在,导致贷款利率层层加码,给真正需要资金开发新产品扩大经营的企业带来融资难融资贵。
德国IFO经济研究所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一旦资金短缺,六成以上的企业倾向于放弃扩大经营规模,三成以上的企业会考虑放弃诸如技术设备升级、增加新的经营项目、开发新产品等创新发展活动。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日常经营,也不利于企业发挥主动寻求转型升级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一国整体经济状况。
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深层机制来看,要缓解实体经济融资难题,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须优化金融市场结构,构建有效金融市场,使金融体系更高效地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服务。当务之急是强化金融与实体经济互利共赢关系,围绕实体经济需求,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加大对重点在建工程、中小微企业和“三农”等领域的信贷投放,同时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适当缩小存贷款利差,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使金融还利于实体经济。作为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探索,应大力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鼓励引导多种主体参与金融市场竞争,促进金融资源市场化配置;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股权投资基金、互助合作基金、互助周转基金,支持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券,吸纳闲置资金更多投入实体经济;国家还可以在财政、税收政策上给予优惠,探索中小微企业中长期贷款财政补贴机制,解决困扰这类企业的“短贷长投”问题,优化生产要素配置,为实体经济、为不同市场竞争主体的生存发展建立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