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自然主义精神寓所

2014-12-03王晓翌

贵州民族研究 2014年8期
关键词:文学创作少数民族作家

王晓翌

(西安文理学院 幼儿师范学院,陕西·西安 710065)

一、集体无意识:自然恐惧的精神复现

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重要特点是保留了原始状态下人对自然的初始理解,90年代以前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尚且将这种历时性的自然抒写归功于少数民族生存的严酷环境,然而现代文艺心理学很快否定了这一说法,认为历时性的文学创造并不能使某种文学创作主体优先于其他民族获得生存场景与自身存在的自然性知觉,美国原始社会史学家、民族学家摩尔根指出,文学创造的民族性划分已越来越不重要,当代人应该获得一种清醒的认识,那就是“少数民族文学创造的自然主义情怀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的结果”。[1]在遥远的古代时期,少数民族祖先所经历的自然考验是人类潜意识中所共有的生存经验,远古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内容始终伴随着洪水、风患、旱涝、雹灾等自然灾难,藏族文学《格萨尔》中的《降雪篇》记录了猛烈的冰雹如何将牲畜砸死,如何冻结藏民的饮用水,描绘了藏族人逐渐濒临饥饿死亡的痛苦;蒙古族《盐铁论》记录了古代人类“衣皮蒙毛,食肉饮血”的残酷处境,[2]再现了地震造成河流壅塞、山崩地裂的凄惨景象。

可见对自然灾难的认识是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源泉,自然气候与地形地貌的生存背景决定了文学创作的历史、文化以及语言方式,特别是少数民族创世史诗容含了我国古代先民与大自然抗争的历史。一般来说南方少数民族文学所保留的自然神话思想较多,这是由于山地农耕的生产因素使得神巫文化易于推广普及,例如彝族创世史诗《勒俄特依》描写神灵帮助古人类解除干旱土地寸草不生的灾难,天神阿俄署布亲临大地,扯了天上的三把草抛向人间,落地变成蕨根,被风一吹长出爬地草,落在高山长成杉柏,其使用的乾坤锤后来成为彝族宗教仪式的巫术工具,屡屡出现在文学创作中表达彝族先民的原始自然崇拜,代表作品如《雪子十二支》、《冬天的河流》等等,对自然的塑形无不渗透着神秘绮丽的神巫色彩,而北方游牧少数民族的创世史诗则具有典型的英雄情结,往往从自然天地的起源开始,讲述人类发展演变的艰难历程,重视英雄人物对自然环境的改造,例如壮族史诗《莫一大王》主要描写了壮族先民修河道、造平原、筑河坝的壮举,歌颂了莫一带领族人建设氏族部落的丰功伟绩,莫一后来作为英雄祖神在壮族文学创作中不断被更新衍化,成为莫二、莫三、莫四等英雄人物塑造的原型。

正是因为集体无意识中的生存经验继承,使得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自然主义成分具备了世代教化传承的基本属性,即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人与自然对话的语境完全覆盖了现代生活,“用以表达现代心灵中的古代特征,是自然恐惧的精神复现”,[3]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即使已经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对自然的遐思,但仍然反映了独立于现代社会的荒野文明,其文学创作的本质属于自然描写的扩张派,即在自然历史的基础上抽离人的社会性,使人暂时离开社会生存法则,返本探源。例如傈僳族的《碧罗雪山》描写了一座与世隔绝的傈僳族小村庄,碧罗雪山下奔腾的大峡谷彻底斩断了社会与传统宗族对它的影响,人物塑造之淳朴、自然景象之优美让人心悸,然而这样的世外桃源却遭到深山黑熊的侵扰,文中的“熊”象征的是少数民族的原始自然恐惧,但人们解决恐惧的方式却耐以寻味,傈僳族人为了不伤害黑熊,决定搬离祖辈居住的碧罗雪山。

可见,当代少数民族创作中的自然恐惧与少数民族祖先的自然恐惧已截然不同,恐惧的是自然的消解而非自然本身,蕴含着浓厚的文学回归式情结,作家始终坚持对荒原文明的守望,不断地着墨于描写自然经验、情感、状态以及取向,对自然的刻画表现为“在历史的有限性中重建自身”。[4]因此,少数民族文学创造的自然观是对家园的永恒栖息与怀想,少数民族作家致力于传承传统文化价值的血脉联系,那些存在于人类集体无意识中的自然恐惧伴随着历史的演进深化,展示出文学创作的无限可能。

二、母性的天赋道德:作为审美愉悦之源的存在

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不乏自然主义的生命观照,但总是与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相连,在这方面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自然意识流露则如实地显示了在“少数民族与自然真实交往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可信的自然”,[5]丹麦文学史家格奥尔格·勃兰兑斯将其区分为“自然教化思想”与“自然母亲的隐喻”两类本质差异,即中国现当代主流文学创作归属于大众文化的自然主义崇拜,人们渴望从自然生态中去寻找认同,其自然抒写蕴含着对现代社会失意人的安慰,“通过唤醒人们对自然亲和印象的感知,达到社会教化功能”,[6]汇入了“生态批评”、“生态责任”的现代概念,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生态自然内涵却截然相反。

首先,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从古至今都蕴含着自然主义的神秘特质,并通过歌颂自然传递非同一般的隐喻色彩。例如蒙古族草原题材文学常常将未开垦的草地比喻为“处女”,隐喻女性与自然的关系,那些蕴藏着珍贵矿物的土地形象都是友善的,仁慈的,大自然在蒙古族文学中以哺育生命的母亲象征出现,认为它们“集温柔与坚定、激情与秩序、幼稚与成熟为一身”,[7]神秘莫测、不可捉摸,需要善加保护。此类身体化的体认在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中比比皆是,回族文学《疙瘩山》中的自然抒写以母亲的道德使命指代自然延续物种的母体责任,描写了回民黄土地膨胀、受孕、分娩、隐退、死亡的全过程,表达自然支配人类的“第二性征”,歌颂自然被动的、服从的、被使用的天赋道德,成为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文学的代表,其母性隐喻范式的益处在于通过自然的无私服务,化解男权社会的极端控制,号召人类承担起对母性自然的责任义务。

古语有云:“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通过原始自然意象的人格类比来完成人类自身行为的抑制是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惯例,而90年代以后的少数民族文学“对生态自然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态度与精神,不如说是一种审美风格”。[8]我国现当代主流文学创作将自然生态内涵视为反对工业主义的存在,当自然成为现代人心灵的庇所时,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却天然具备自然主义的启蒙性,九十年代以后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中看不到丝毫对自然主义的消费,而是作为一种审美的愉悦之源而存在。例如土家族文学讲究返璞归真的情性自然,视“无执着”为自然的本质状态,代表名著《梯玛神歌》展现了土家族人面对死亡的豁达;纳西族民间歌谣的审美对象覆盖了宇宙星空与山川风物,专注于平凡小事,力求呈现人与物的自然性灵,传递物我合一的思想;苗族古歌充满了对客观自然的模拟,将真实之美视为自然之美,早期的《中麻歌》、《枫木歌》是自然物象的真实;中期的《铸日造月》、《栽枫香树》是自然境遇的真实;后期的《迁徙歌》、《神子神孙》则是自然情感的真实。虽然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对自然的审美体验各不相同,但均取法于天地,立象以尽意。正如荣格所说,自然不能成为人们面对世界工业化的安慰剂,更不能化身文学炫耀的产物,我们可以如此理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自然主义精神,即“它是一种不以自然为自然的创作精神”,[9]对于少数民族作家而言,并没有将自然创作对象与其自身鲜明区分,少数民族文学的自然主义精神物我不分,不是建立在对自然的虚拟想象与征服之中,相反是人化的、神性的、对生命自然的确证。

三、诗意言说方式:作家最高体的性灵之光

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最擅长的是对自然的诗意言说,原因在于真切可感的大自然不仅存在于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劳作中,还存在于少数民族的民族命运之中,是民族命运中的一切自然之物给予了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特殊驱动,使之相较大众文学的自然言说多了一分犹如小儿蒙昧未开又天真无邪的诗意。

首先,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天然具备自由野性的特质,云南佤族的《西岗里》意为从山洞走出来的人,描写了“猎头祭谷”、“生食动物”的部落生活,但对自然的倾心塑形却达到了中国文学的极致,佤族的河流、山岗、阳光在文中自由穿梭,即使是最可怕的“人头祭祀”也因为“山神的节日”隐去了血腥与荒诞,取而代之的是山里人的歌、大峡谷的惊天涛声,以及作者在秋天的转弯处看见的一座座哀伤的石头。汉族作家迟子建形容他为“最生动的身姿、最沉着的气度、最辽远的包容”。[10]此类自然的抒写在少数民族作家的眼里“既是基于生存厉害关系的表达,又是对人类自然存在的诉说与感情依附”,[11]因此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自然主义情怀源自作家的原始冲动,他们没有对自然强大的控制欲,依靠自身与自然命运的深刻联系来反映人与自然的依存。

其次,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自然主义思绪是无目的性的自发抒情,倾向于表达人的内在和谐性以及对土地、生命的真实感知。无目的性是自然主义文学的精髓,即意识到自然外物对身体的作用都是为了让心灵获得生而为人的各种影像,布依族文学《洪水潮天》中的砍柴翁在饿死的时候庄严地致谢天地让他看到了神的力量;维吾尔族的《中国土地上的圣战》虽然是描写伊犁少数民族反抗封建压迫的作品,但却对战争做出了超越性的解释,指出是自然的意志教导我们主宰民族的生命,依靠感觉、快乐以及思想来活着才不会被混乱不堪的心神困扰,对人的自身自然做出了经典的诠释,丝毫看不到人处于残酷战争中的心理失衡以及与自然的紧张对立关系,自然早已进入了创作者的意识,成为文学思维的高级形式促使作家内化自然与社会的关系,而作为心灵的造景者,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使命仿佛就是对自然无止境的观想涌现,始终保持着最适当的姿态,其恬然闲适的距离化、人文情怀以及审美空间弥漫着浪漫与古典的诗意,“那并不是对生活的短暂溢出或调味,是面对自然真正的谦卑与敬畏”。[12]

从二十世纪开始,我国文学创作接受了西方的心身学说,体现为对哲学的二元论检阅,在主张物质与思维的同时,大量地参入了对文学功能性的贯彻,对此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却游离于外,闪耀着最高本体的性灵之光。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现当代自然主义作品都是“科学化的自然主义”,以探索自然资料与感官证据来反映世界的合理性,而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却是体悟性的自然主义,例如拉祜族《扎努扎别》对作家童年田园生活细致入微的描绘,抒发“哪里有自然哪里就有黄金”的呐喊,表现作家经由自然净化后对生命价值的沉思,质问读者人死后会再生吗?除了穿衣吃饭你还操心些什么呢?土家族《母船》、《百合》写游子在千里之外怀想故乡宁静古朴的生活,展示了土家族人恬淡、和谐的生存样态,是作家立足于乡土自在生命的精神回归。可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自然主义情怀处处蕴含着作家主体在场的心灵表白与叩问,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对自然诗意的表达,是诗意的自然对少数民族作家心灵塑造的结果。根据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灵魂学说对文学创作进行的补充,文学既是服从现实物质实体的形态表征,又是“对作家心身探索中无广延的、不朽的精神力量的感性解构”,[13]少数民族作家正是受到了自然有形体与无形体的知觉影响,从而塑造了自身的自然观念、思维以及欲望。

四、结束语

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自然主义情怀最初源自少数民族对自然恐惧的体验,这是大多数文学研究承认的基本事实,但却忽略了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衍生发展同样也是对自然恐惧的承继。本文引入集体无意识的心理学概念对少数民族与自然对话的文本语境做出了全新的阐述,旨在揭示隐藏在现代心灵之中的古代特征,说明了这种自然恐惧的精神复现蕴含着非同一般的隐喻色彩,它并不是主流文学所提倡的生态环境保护,而是通过更为深沉有利的天赋道德,吸引人们享受自然抒写的古典诗意,并对作家创作的心灵影像有所发现,认识到人类无广延的、不朽的精神寓所是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社会关系的协调和统一。

[1]杜 建.艺术创作的奥秘——论集体无意识与文学艺术的双向互动[J].理论与创作,2013,(11).

[2]刘治金.民族文化与文化生态之另一视角[J],贵州民族研究,2012,(2).

[3]王 锐.“众小民族”诗意的文化寻根——以裕固族作家铁穆尔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12).

[4]叶舒宪.中国文化的构成与少数民族文学[J].民族文学研究,2010,(2).

[5]李 猛.贵州民族民间文学的神性之维与后现代精神建构[J].贵州民族研究,2013,(4).

[6]叶多多.少数民族文学的生态意识与生命气象[N].中国艺术报,2013,(12).

[7]荣 格.荣格谈心灵之路[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0.

[8]白葆莉.中国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2.

[9]薛敬梅.自然的涌现与诗意的想象[J].文学研究,2014,(3).

[10]李贵仁.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分野——读拉法格文论一得[J].社会科学,2011,(8).

[11]丛杭青.自然主义认识论的不同形式[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8).

[12]DM.巴斯.进化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3]张 舟.目的论、功能和意识[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文学创作少数民族作家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梅卓文学创作论
少数民族的服装
读友“读友杯”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创作大赛之短篇文学创作比赛征文启事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读友“读友杯”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创作大赛之短篇文学创作比赛征文启事
曹文轩的文学创作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