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的未来——路甬祥在2013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上的讲话摘要
2014-12-02
“中国制造”的使命
我国经济连续30余年高速增长,中国制造业发展举世瞩目。尤其是近十年来,我国创新投入大幅增加,科技能力显著提升。但“中国制造”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与发达工业国家相比,在创新设计、制造品质、人均生产率、制造服务增值、物耗能耗和排放水平、全球品牌等方面仍差距明显。从总体上看,我国制造业仍大而不强,正处于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强国”跨越的关键时期。中国制造肩负的历史使命重大而光荣。
全球制造的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使发达国家重新审视产业发展路径,纷纷推出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力图以技术突破和创新设计引领、推动制造服务、经营方式的变革创新,保持科技创新与制造业的领先地位,确立在新工业革命中的竞争优势。美国制定了《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通过了《制造业促进法案》,并启动了“先进制造伙伴计划(AMP)”。欧洲提出《欧洲2020智慧、可持续、包容增长战略》,重点发展信息、节能、新能源和以智能为标志的先进制造业。德国提出以网络智能制造为核心实现产业升级的“工业4.0”目标。日本拟通过发展协同式机器人、无人化工厂提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创造新产业,开拓新市场。世界科技与产业创新日新月异,发达国家制造业通过创新设计、智能技术,整合全球信息和物理资源,加速制造服务向个性化、定制化、网络化转变。网络协同创新、设计研发,个性化、定制式制造和营销服务将成为未来制造业的新方式。绿色、智能、超常、融合和服务将成为全球制造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关键词,制造技术与产业创新也是中国经济升级版和全球“新工业革命”的核心环节。
“中国制造”的未来
我们必须把握制造技术与产业发展的特征和走向,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提升信息化水平,突破绿色、智能、精密、超常制造的关键核心技术,以提高质量与效益为先,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制造服务,优化产品与产业结构,构建制造技术创新体系,提升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合作能力,实现向中国创造的跨越发展、持续发展。
(1)实施制造技术与产业创新战略。国家应始终将制造技术与产业置于科技与产业创新战略的核心位置。抓住金融危机后全球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变革,制定实施“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的发展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工业标准,加强技术监督,设置物耗能耗排放负面清单,出台差别调节税率等创造激励创新、引导产业结构升级、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国家应加强对制造业基础前沿、共性技术研发的投入,建设一批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共性技术研究测试中心、云数据和云计算中心、技能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中心、国际化会展交流合作平台等。着力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企结合的制造技术与产业协同创新体系。
(2)加快制造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工业时代创造了规模化、标准化、自动化为特征的生产方式。21世纪云计算、智能制造、机器人、3D打印、物联网等技术进展,预示着未来个性化、定制式与规模化、全球化相结合的智能设计制造和服务方式。而以实现设计制造、应用服务的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用户满意、生态环境友好为目标的智能化,是实现“中国制造”升级的关键和核心。要采取切实举措掌握和创新高档数控、智能制造的关键核心技术,改变高速精密主轴、精密传感、数控和精密传动、智能软件等关键部件与核心技术依赖进口的局面。开发创造智能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应用服务的软件平台。
(3)提升创新设计能力,引领从OEM向ODM跨越。今天和未来制造业的竞争不仅是资金规模、装备管理和价格的竞争,己经拓展成为创新设计研发、经营模式创新引领的品质、效益和用户体验的竞争。设计是制造服务的先导和准备,决定了产品的结构功能和产品及其制造运行直至遗骸回收再利用,全生命周期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和生态环保特性。必须将提升创新设计和研发能力作为促进制造业跨越发展的关键环节。创造全社会重视、热爱、培育、尊重创新设计的文化氛围。加强复合型设计研发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着力培育扶持青年设计研发人才,促进设计研发人才与制造企业、应用服务的紧密结合,培育造就世界著名的设计研发大师和团队。提升与相关产业的资源共建分享水平,促进设计研发、制造服务的协调协同发展,引领企业由OEM向ODM和创造全球品牌转变。
(4)坚持质量为先、优化结构、绿色低碳。产品与服务的质量是制造业的生命、价值和竞争力的基础。必须牢固树立质量为先的发展观念,提高制造从业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职业素养,采用创新设计、先进工艺装备和质量标准、全面质量管理和网络服务,提升中国制造的品质和信誉;必须根据全球市场需求发展,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淘汰落后产能,提升制造业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绿色低碳水平;发展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新能源、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先进轨道交通、信息装备、科学与医疗仪器、海洋与地下工程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等新兴高端制造产业,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在支持跨国大企业发展的同时,着力培育掌握专有技术和特色产品与服务,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形成中国制造集群和产业链优势;应更加关注生态环境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源头治理,追求使产品和制造装备从设计研发、制造集成、包装运输、运行使役到废物和遗骸处理再利用的全生命周期中,资源能源消耗、有害排放和废弃物最少。
(5)强化基础共性技术,夯实提升制造产业基石。关键材料、零部件和制造工艺往往决定产品的质量。先进材料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基础。精密轴承、电子元器件、电机液气等传动控制等基础零部件的质量决定了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高端基础零部件依赖进口,己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工艺创新是制造业升级变革的关键。光刻、激光加工、多相反应、绿色过程、增材制造等工艺创新为装备制造的创新提供了新途径和方向,越来越多的用户企业不仅要求制造商提供先进成套装备,而且要求提供先进工艺和全面解决方案。基础共性技术是制造强国综合竞争力的基石,不容忽视,必须重点扶持、开放合作、自主创新、优先发展。
(6)改革创新制造工程教育,确立创新人才优势。未来的制造业将呈现学科交叉融合、快速转化的特征。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历史跨越,不仅需要掌握多学科知识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设计研发人才,还需要大批技艺精湛、敬业创新的高技能人才,需要具有全球视野的经营管理创新人才。必须深化制造及相关学科的教育改革,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进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