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脐部护理体会

2014-12-02蔡五妹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医院儿科福建顺昌353200

吉林医学 2014年27期
关键词:潮红残端脐部

蔡五妹 (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医院儿科,福建 顺昌 353200)

脐带在胎儿与母体之间承担着运输氧气和养料的作用,胎儿出生以后脐带会被切断,此后脐带残端会逐渐干枯变细而成为黑色。通常在出生后3~7 d内,脐带残端会逐步脱落。脐带结扎剪断部位容易感染,因此在断脐后,对脐带残端的护理非常重要,若护理不当,易引起新生儿脐部感染和出血,严重者可导致败血症[1]。为了探讨不同护理措施对新生儿脐部的护理效果,对在我院出生的148例新生儿的脐带施行不同的护理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3年3月新生儿14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74例。所有新生儿均为足月儿,且在宫内都没有出现感染的情况。观察组中男婴40例,女婴34例,平均体重(2.88±0.61)kg;对照组男婴42例,女婴32例,平均体重(2.93±0.72)kg。两组新生儿性别、体重、各项体征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新生儿脐部结扎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在出生后均采用0.5%碘伏对其脐带根部进行严格的消毒,而后在距离脐带根部1.5 cm处用消毒后的气门芯对脐带进行结扎,在距离结扎部位0.5 cm的脐带远端位置将脐带剪短,把残留的血挤出脐带,然后对脐带残段采用2.5%碘酒进行消毒。

1.3 护理措施:观察组新生儿生后次日洗澡后用5%聚维酮碘溶液消毒脐带残端、脐根部及脐部周围,出生48 h后在脐带结扎下方用消毒剪刀对残留的脐带进行修剪,再用5%聚维酮碘溶液消毒,用无菌纱布覆盖和脐带包包扎,若有出血,应进行加压包扎止血。每天更换脐带包并注意观察脐带情况。对照组新生儿沐浴后采用5%聚维酮碘溶液消毒,由脐带残端擦拭到脐根部再到脐部周围。然后用脐纱对脐部进行包扎,等待脐带自然脱落。对两组新生儿给予相同的出院护理指导。

1.4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并注意观察两组新生儿脐部是否渗血、有无潮红以及脐部感染的发生。

1.5 统计学处理: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处理,软件选用SPSS 15.0,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脐部渗血、潮红以及脐部感染比较:将两组新生儿的脐部渗血、潮红以及脐部感染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新生儿的脐部渗血、潮红以及脐部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比较结果详见表1。

2.2 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比较:将两组新生儿的脐带脱落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为3~6 d的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比较结果详见表2。

表1 两组新生儿脐部渗血、潮红以及脐部感染比较[例(%)]

表2 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比较

3 讨论

一般来说,在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出生之后脐带会逐渐干枯僵化,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够脱落,通常于1周左右脱落,创口在10~14 d才完全愈合。在这个时间段内,脐部是非常容易出现感染的部位,因此加强防护非常重要[2]。但是不同的护理方法会直接影响到护理的效果,本次研究选择了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对比观察,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所需时间普遍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脐部渗血、潮红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这说明了观察组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相比效果更好,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对新生儿脐带残端进行修剪并采用脐带包包扎的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缩短脐带脱落时间,加速伤口愈合,减少新生儿脐部渗血发生,避免感染发生。

[1] 周立荣.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7):57.

[2] 尚志红.新生儿脐部护理效果探讨[J].吉林医学,2012,33(21):4686.

猜你喜欢

潮红残端脐部
肉毒毒素治疗难治性玫瑰痤疮研究进展
探讨个体化干预模式在脐部敷贴法治疗小儿泄泻100例的应用价值
玫瑰痤疮患者阵发性潮红的临床特征分析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新生儿不同断脐长度对减少脐部感染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治高血压
脐部清洁干燥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新生儿的脐带怎么护理
临别忧郁
延迟断脐法对新生儿脐部感染、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及渗血情况的影响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