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能级管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2014-12-02瞿春华
瞿春华
(上海市浦东医院,上海 201399)
手术室是为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手术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系统的高效运转,使有限的人力和手术间的管理得到有效的利用,降低医院成本支出。手术室的管理目标是保证患者的安全,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提高手术间的使用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有一套良好的优化管理系统[1]。目前,人力资源缺乏,工作量增加,工作压力增强,导致护理人员生理上及心理上的疲劳[2]。针对这一现状,如何激发和调动护理人员的潜能和积极性,是当今手术室管理者探讨的重要内容。2013年4月起,我院手术室在护理部护士能级分层的框架下,结合手术室工作特点,将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能级分层和管理,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对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起到了明显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手术室拥有手术间12间,年手术量在1.2万次左右。配备手术室护士30名,均为注册护士;学历:本科12名,大专18名;职称:主管护师7名,护师19名,护士4名。年龄24~46岁,平均年龄(30.3±0.6)岁,手术室工作年限1~25年。手术床与护理人员之比为1∶2.5,达到上海市医院等级评审中手术室人员配置标准。
1.2 方法
1.2.1 手术室护士的能级设置 2012年4月卫生部印发《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指出实施科学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是稳定临床护士队伍的基础[3]。为实施科学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充分发挥各层级护士的能力。我院护理部制订了适合我院临床实际的《护理人员能级管理指导意见》,综合考虑护士的工作能力、业务职称、工作年限和学历水平。我院手术室在护理部护士能级设置的框架下,结合科室工作特点和岗位要求,将手术室护理人员依据学历、职称、工作以及进手术室工作时间等准入条件,设置手术室护士能级(ORN0~ORN4)5个能级别的专业岗位。
1.2.1.1 ORN0:手术室工作≤1 年的护士;注册护士;具备护士技术职称资格;科室岗位培训与考核合格。
1.2.1.2 ORN1:手术室工作1 年以上的护士;职称≤2年护师。
1.2.1.3 ORN2:手术室工作3 年以上的护士;职称>2年的护师,≤2年的主管护师资格;有较强的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1.2.1.4 ORN3:手术室工作5 年以上的护士;职称>2年的主管护师,能全面胜任各专科手术的护理配合,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扎实的手术室专科理论知识;指导危重患者的抢救,参加高、新、尖手术配合;能负责新护士和进修护士的专科理论授课。
1.2.1.5 ORN4:手术室工作 7 年以上的主管护师以上职称。专科手术护理小组的负责人,并能协助护士长参与科室行政管理工作。
1.2.2 手术室护士能级管理的实施
1.2.2.1 合理科学分工 根据手术室护士的能级及手术大小进行合理分工排班。
1.2.2.1.1 ORN0 在上级护士的指导下,担任妇产科、胃肠外科和乳腺外科等一般手术洗手配合;熟悉常规器械、设备的使用、消毒工作,如常用手术器械、高频电刀等。
1.2.2.1.2 ORN1 在上级护士的指导下,担任肝胆外科、胸外科、骨科、泌尿外科及神经外科手术的洗手配合;担任妇产科、基本外科等一般手术的巡回配合;掌握常规器械、设备的使用、消毒与保养工作,如胆道镜和腹腔镜等。
1.2.2.1.3 ORN2 担任各专科手术的洗手及巡回工作;担任新技术、新业务及高难度、危重患者的洗手配合;担任护生带教工作;熟悉贵重器械、设备的使用、消毒工作,如氩气电刀和脑室镜等。
1.2.2.1.4 ORN3 担任高、新、尖手术配合;掌握贵重精细、器械、设备的使用、消毒及保养工作,如超声刀和显微镜等;参与危重患者的抢救与对下级护士的业务指导;参与科室一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1.2.2.1.5 ORN4 担任手术专科组长,负责小组内护理人员的基础培训、监管及考核任务;负责本专科器械、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修、保养;及时掌握各专科手术医师的手术习惯及特点;协助护士长参与科室行政管理工作;承担科室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1.2.2.2 能级岗位培训 根据不同的能级岗位要求,制定专科培训计划。
1.2.2.2.1 培训内容 ORN0护士,主要进行手术室各项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培训;ORN1、ORN2护士主要进行专科业务技能的培训,根据自身情况以自学为主,组织科内小讲课和参加学术活动等;ORN3、ORN4护士精通手术室专科理论及技能,掌握新业务、新技术,负责每月组织1次“三基”理论操作考试及专科技能考核,以检查掌握情况。
1.2.2.2.2 培训方式 ①以科室学习为主,每周由专科组长进行专科操作培训;每月以专科组为单位完成专科理论培训。②外出进修与手术室专科护理的学习班及参加学术交流。
1.2.2.3 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基础和客观依据,根据我院院科2级绩效奖金分配指导原则,职称20%,工龄10%,工作数量30%,工作质量包括满意度20%,技术责任风险20%的分配比例结构制定了符合手术室的绩效考核制度。其中职称20%,工龄10%参照院部分配原则;工作数量30%按照护理人员当月完成的实际手术量进行考核;工作质量20%根据ORN0~ORN4的各级岗位职责要求并进行量化指标,制定了各能级护士考核表进行考核,其中包括职业素养、工作态度、护理质量和教学科研等4块内容;技术责任风险20%根据护理人员能级的不同进行分配。
1.3 评价指标 将实施护士能级分层管理前后3个月的护理质量;68名手术医师(主刀及第一助手)对手术室工作满意度;专科仪器设备耗损数量进行比较。2次问卷共涉及质量考核标准、手术医师及仪器设备是相同的,具有可比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组内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其余均用 χ2检验。
2 结果
2.1 能级管理前后手术室护理质量达标率情况见表1。
2.2 能级管理实施前后手术医师满意度情况 见表2。
2.3 能级管理实施前后专科仪器设备耗损数 见表3。
表1 能级管理前后手术室护理质量达标率情况(%)
表2 能级管理实施前后手术医师满意度情况(n=68)
表3 能级管理实施前后专科仪器设备耗损情况 (n)
3 讨论
3.1 实施能级管理的必要性 ①手术室护士工作强度大,人力资源短缺,技术专业性强,岗位流动性小,护理风险多,容易导致护士身心疲惫,职业压力增大。②新型的、高科技的医疗设备在手术室不断出现,对护士的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③我院手术室涉及9个专科,随着各专科的不断深入发展,高、新、尖手术层出不穷,护士能为每台手术提供专业化配合的难度大大增加,以往全科型护士的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各专科发展的需要。
3.2 实施能级管理的意义
3.2.1 分层管理有利于明确护士培训目标 王贵梅等[4]调查发现,94%以上的护士认为接受培训是必要的,且不同工作年限护士对培训内容的需求既有相同的部分,又有不同的部分。继续教育内容应同时满足个人所需和组织需求[5]。因此,我院依据卫生部手术室护士培训大纲,结合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要求,制定手术室护士分层培训方案。ORN0-ORN1护士3年内逐步完成手术室基础专科知识和技能的规范化培训。ORN2护士注重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业务的培训,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ORN3-ORN4护士强化科研、教学和管理能力的培养,满足其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3.2.2 能级管理有利于提高医师满意度 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员不熟知每个专科的手术步骤、配合要点和医师习惯,会导致配合不默契、不熟练,器材准备出现问题;对专科的新技术、新发展不了解,很难满足医师的需要;对各专科的精密器械掌握不够熟练,经常造成器械的损坏等等,都将导致手术医师对手术室工作满意度降低。因此,通过能级管理,要求护理人员既要掌握仪器的正确使用和管理,又需掌握其功能特征,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优势。并通过专科分组,定病种配合和定人配合的发展,从而使专科配合技能更专业化,规范化,程序化,使各专科护士在对手术物品的准备,手术器械的传递,特殊器械应用,手术配合情况,仪器设备的保管等方面更加得心应手,面面俱到,从而密切医护关系,提高手术医师的满意度。
3.2.3 能级管理可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护理专业技术骨干的技术水平和护理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取决于护理队伍中各种人才有机构成的综合效应[6]。实行能级管理后,让不同学历、职称、年资的护士按照实际的能级层次上岗,履行相应的工作职责,从根本上做到层层把关,层层落实[7]。专科组长不定时对各项护理工作进行质量动态监控,确保护理各个工作环节质量,从而提高科室的护理质量管理水平[8]。
4 小结
手术室实施能级护理管理后,不仅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了手术医师满意度,延长了专科器械和设备的使用寿命。而更为重要的是实施护士能级管理后,极大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护士的劳动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马利,黄中华,胡俊,等.麻醉科流程优化在快通道手术中的作用[J].广西医学,2011,3(33):318-319.
[2]王晓梅.护士长对护士实施人性化管理体会[J].护理研究,2008,22(6C):1676-1677.
[3]张立新.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加强临床护理队伍建设——访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郭燕红[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7):5-6.
[4]王贵梅,秦玉霞,崔静,等.护士分层次培训需求调查与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1):1-5.
[5]田玉凤,李茶香,邓红艳,等.三级教学医院护士分层级培训方法及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3):209-211.
[6]蓝惠兰,黄惠根,李秋屏,等.分层管理方法在综合ICU的应用与效果.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2):1129.1131.
[7]曾昭转,司徒定莲.手术室护理人员分层分组管理的实施及效果.现代医院 2013,13(4):88-89.
[8]石海琴.护理组长在护士层级管理中的实践[J].现代医院,2011,11(2):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