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语言中的群众意识

2014-12-02黄一柳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12期
关键词:毛泽东语言

黄一柳

内容摘要: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一种符号系统,它蕴含着时代特征。毛泽东的语言烙下了鲜明的时代性。本文将分两部分展开:首先,介绍毛泽东关于语言运用的理论;再者,从语汇、语用两个语言学的角度来浅析毛泽东语言中的群众意识。

关键词:毛泽东 语言 群众意识

毛泽东常常用幽默、通俗的语句来表达深刻的思想。现今,我们翻看毛泽东语录时,还能感受到他语言里透露着他对群众的热爱与关心,在他的语言中我们时常能感受到他深深的群众情怀。

一.毛泽东关于语言运用的理论

毛泽东关于语言运用的观点可以分成三点:第一,强调运用现代的语言,尊重现实中的语种;第二,强调运用贴近群众的语言,讲求语言运用的群众效应;第三,强调下苦功学习语言,多渠道学习和丰富语言。[1]

从他的第二个观点中,我们可以明确知道:毛泽东重视语言的群众性,注重语言在群众中的普遍性。“言语必须接近民众”[2]——这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提出的一个响亮的口号。语言的运用就是在特定的环境里,面对特定的受众用合适的言辞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我们发现:毛泽东在语言运用上注意“言之易懂”、“言之有物”、“言之有味”。这既易于被群众熟识,又保证了毛泽东讲求语言贴近群众的初衷。

二.从语言学角度浅析毛泽东语言中的群众意识

(一)使用的语汇

毛泽东讲话写文章时,善于选择群众语言,巧妙拉近心灵间的距离,达到表情达意之语用目的。

1、词语选择准确、用心

大量使用成语、俗谚、歇后语和大部分三字式惯用语的熟语来说话习文。

1.1成语

成语有很深厚的群众基础,因长期流传,内在含义深被群众熟识。毛泽东用简练的成语,传递丰富的现实内涵,启发、鼓舞着群众们。如:

(1)做一个真正能干的高级指挥员,不是初出茅庐或仅仅善于在纸上谈兵的角色所能办到的,必须在战争中学习才能办得到。

“纸上谈兵”四个字浅显易懂地说明了毛泽东的态度:提倡在战争中学习,用实践去证明知识,用学的知识去指导斗争。

1.2惯用语

惯用语口语色彩很浓,为群众喜闻乐道的形式,毛泽东利用惯用语简单有趣的特征,赋予它时代气息,用其来表达中央的思想,帮助群众去理解党的精神等问题。如:

(2)切记不要使问题成了堆,才来一个总结,放马后炮。过去我们许多工作是这样搞的,中间有问题不去解决,让它去成堆,然后到完了的时候来一个总结,来一个批评。

(3)“我们工业虽少,但总算是大国,所以就有些人把尾巴翘起来。我们就告诉这些人‘不要翘尾巴,要夹紧尾巴做人”。

1.3歇后语

歇后语由近似谜面和谜底的两部分构成。毛泽东把常见或虚拟的事例做“谜面”,风趣幽默地揭示出“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谜底”。如:

(4)如果我们连党八股也打倒了,那就算对于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最后地“将一军”,弄得这两个怪物原形毕露,“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这两个怪物也就容易消灭了。

1.4俗谚

俗谚最贴近群众生活习惯,符合群众思维模式。毛泽东用俗谚来摆事实或讲道理,使其语言体现符合群众的口语色彩和浓烈的生活气息。

(5)中国是一个大国——‘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不愁没有回旋的余地。

他用“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这个俗谚形容中国地盘广大,有回旋余地以保证中国革命的胜利,显得生动而诙谐。

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毛泽东选择使用大量的熟语,一方面是他本身就深受群众语言的影响,运用起来轻车熟路;另一方面,熟语有其深厚的历史底蕴,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影响和关系群众的方方面面;最后,熟语来源于古今群众的生活,是人民群众根据自己生活总结出来的规律和经验,散发着人民群众简洁、果断、爱恨分明的性格特点。正因为如此,在当时文化程度比较低的年代,毛泽东准确选用大量的熟语传播中央的思想,既达到了准确传播的期待,又关照到了群众的认知能力,同时丰富了中央文化宣传的风趣与多样性,真正体现了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的政治初衷,也以身作则去维护了“言语必须接近民众”的语言运用理论。

2、用词巧妙,语义深刻

毛泽东善于用不同类别的词做表达,从而达到语义深刻又明了的效果。

2.1同音词的巧妙运用

利用语言中语音、语义的相关性以构成一语双关的内涵,毛泽东很擅长运用这种方法创造幽默的语境,同时用群众熟悉的事例去说明道理。例如: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毛泽东与朱德结下了牢不可破的革命友谊,人们常常把他们并称为“朱毛”。文化大革命时,造反派把朱德说成是“黑司令”。1973年12月毛泽东接见参加军委会议的同志时,特意对朱德说:“人家讲你是黑司令,我总是批评他们,我说是红司令。”接着又说:“朱毛啊!你是猪(朱),我是猪(朱)身上的毛啊里”(章用秀《公仆的风范—毛泽东》,天津新蕾出版社出版)这后一句话,利用“朱毛”的谐音,极有风趣地表达了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2.2古汉语语汇

古汉语语汇具有历史传承性,运用其可以起到特殊的表达作用。如:

(6)什么叫顽固?固者硬也,顽者,今天、明天、后天都不进步之谓也。

(7)人民解放军所到之处,深望各界人民予以协助,自特宣布约法八章,愿与我全体人民共同遵守之。

例(6)来自《新民主主义的宪政》,例(7)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都是政论性文章,在此用古语语汇表达富于变化,表现出一种庄重的语体色彩和简练的语言风格。

毛泽东鲜明的语言特征反映了底层人民群众这个社会群体的语汇面貌。

(二)从语用角度进行考察

毛泽东巧用修辞,并对句式进行的合理安排,不仅是心怀群众的一种表现,还能使语言更有“韵味”。

1、巧用修辞

巧用修辞能更好地提高话语表达效果,毛泽东用修辞方式组合语言,使得语言有趣、生动形象,提升了表达效果。

1.1仿拟

从已有的词句出发,临时仿拟出新词句,符合人们由旧信息出发去接受新信息的认知规律,信息传递更简单、明快。如:毛泽东针对党内计较个人名誉得失的现象,仿拟“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创造出“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评级时”,诙谐式批评了此种现象,又保留了大家的面子。比起用严词批评来说,仿造的句子效果更好,体现了领导人关怀、在意群众感受的一面。

1.2比喻

毛泽东运用比喻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毛氏比喻不但新颖,而且诙谐地浸透着群众语言的气息。

1.2.1用俗喻雅

俗不可耐之物做喻体,严肃认真之物做本体,如:

(8)……调查的结果就像挂了一篇狗肉帐,像乡下人上街听了许多新奇故事,又像站在高山顶上观察人民城郭。

(9)英勇战斗于前,又放弃土地于后,不是自札矛盾吗?这些英勇战斗者的血,不是白流了吗?这是非常不妥当的发问。吃饭于前,又拉屎于后,不是白吃了吗?睡觉于前,又起床于后,不是白睡了吗?可不可以这样提出问题呢?我想是不可以的。

“狗肉帐”、“吃饭”、“拉屎”是群众生活中很俗气的事物,用来预示本体错误行为所带来的后果,独到地解释了后果的恶劣性,同时本体与与喻体间极大的反差能造成强烈的夸张,给群众们留下鲜活的记忆。

1.2.2用凡喻事

不论是引喻、博喻还是较喻和反喻,在毛氏比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毛泽东善于用平平凡凡的、接地气的生活做喻体,群众在感受熟悉事物的同时,产生妙不可言的联想。如:

(10)党八股的第五条罪状是:甲乙丙丁,开中药铺。你们看一看中药铺,那里的药柜子上有许多抽屉格子,每个格子上面帖着药名,当归、熟地、大黄、芒硝,应有尽有。这个方法,也被我们的同志学到了,写文章,做演说,著书,写报告,第一是大壹贰叁肆,第二是小一二三四,第三是甲乙丙丁,第四是子丑寅卯,还有大ABCD,小一abcd,述有阿拉伯数学,多得很,幸亏古人和外国人替我们造好了这么多符号,使我们开起了中药铺来毫不贾力。

(11)红军像一个火炉,俘虏过来马上就熔化了。

(12)一颗脑袋落地,历史证明是接不起来的,也不像韭菜那样,割了一次还可以长起来,割错了,想改正错误也没有办法。

群众生活离不开“中药铺”,用“中药铺”来比喻形式主义的罗列现象,独特出彩。 “火炉”把红军高猛形象和过硬的战斗力比喻得栩栩如生。种植“韭菜”的群众深知:韭菜割掉以后,会迅猛长出来。就因如此,毛氏比喻是用百姓身边事做喻体,水到渠成地教育着老百姓们。

1.3比拟

毛泽东常将理论比拟成有感情、有变化的人物活动,他的话语充满形象感、动态感。如:

(13)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床。

毛泽东将“教条主义”这一种思想意识比拟成人们生活习惯的“休息”和“起床”,讽刺了“教条主义”一把。

除此之外,毛泽东还运用飞白、双关、拈连来说话习文。总之,不论毛泽东用哪种修辞手法,或是说明道理,或是诙谐讽刺,总离不开以通俗词语和百姓生活大白事为说话习文的大前提。

2、句子合理配置

汉语的句式多种多样,句式的合理安排和规律性变化,能让自己的演讲、文章更有感情、和气势。为了,毛泽东很注意运用不同的句式,让群众顺畅感知到自己所要传递的思想。

2.1排比句式

运用排比句紧扣自己的主要观点。革命是暴力,需要热烈的情感,需要瞬间的迸发力,所以毛氏排比句或如大风阵阵,气势恢宏;或如细雨绵绵,娓娓动听。匀称的话语结构能激发出群众热切的情感和深厚的爱国情怀。如:

(14)这些人不要自私自利,不要个人英雄主义和风头主义,不要懒惰和消极性,不要自高自大的宗派主义,他们是大公无私的民族的阶级的英雄。

2.2长短句式合理搭配

短句节奏感强、表意明快有力,起到强调语义的效果;长句条理清晰,表意周密精细。如:

(15)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总之,这种反科学的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

这个句子分别是“短句-长句-短句”的句式,短句是不断深入的剖析此作风的不良后果,而长句说明此作风的性质,长短句的配合在明快中有个缓冲,在简洁中有个交待,既激发了群众的热忱,又交待清楚了事情,群众在跌宕起伏的思想变化中得到感悟。

2.3比照句式。

毛泽东善于把两个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摆在一块,进行对比对照,然后把问题清楚地揭示出来。如:

(16)知识分子的衣服,别人的我可以穿,以为是干净的;工人农民的衣服,我就不愿意穿,以为是脏的。

两者的对照陈列,贴近群众认识面,从熟悉到陌生,对照出现,群众容易接受和理解。

2.4解说句式和例说句式

群众难以理解或是没接触过的,毛泽东一般用两种句式来做表达:一个通过娓娓道来的方式简单易懂说明问题;一个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解释捉摸不透的道理。如:

(17)文艺是为帝国主义者的,周作人、张资平这批人就是这样。

三.结语

毛泽东是个卓越的语言学家,不论在选词上还是词语运用和句式安排上,他都先考虑群众的实际情况,关怀群众的需要,采取“来源于生活,而高又生活”的语言态度,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去传递抽象、深奥的理念,慢慢帮助群众提升了他们的思想境界。

注释:

[1]邢福义.毛泽东著作语言论析[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3

[2]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J].解放,1940:98-99期合刊登载

参考文献:

[1]邢福义.毛泽东著作语言论析[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3。

[2]邢福义、卢卓群.毛泽东语言运用的群众性原则

[3]朱庆华.浅论毛泽东预言的幽默术[J].丽水师专学报.1993(6)。

[4]李薇薇.毛泽东对熟语的运用及其传统文化观.汕头大学学报[J].2002第18卷(5)。

[5]韩宝升.毛泽东的语言幽默艺术.理论学刊[J].1992(2)。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语言所)

猜你喜欢

毛泽东语言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用鲸鱼“语言”通信
刘文西笔下的毛泽东
White Lover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