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行业高度遇上即时利益

2014-12-01王若冰

印刷经理人 2014年8期
关键词:效率生产企业

王若冰

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行业高度就像航船的指南针、陀螺仪,离开了它,航船将无法试水海洋,否则就容易失去目标、葬身海底。

行业高度的本质

行业的高度指的就是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与未来,它标志着各行各业下一步该怎么走。它会告诉你该在什么时间段做哪些方向性调整,该如何增减投资,步子该迈多大,在不久的将来行业会发生哪些变化,做到一切防患于未然等。

行业的高度来源于对本行业的了解,对其他相关行业的了解,以及对整个生物链的敏锐洞察力。根据自己的行业经验,结合对国际国内行业发展趋势,做出理性、客观的分析,根据分析的数据而做出相应的结论,这就是行业的高度。

就包装印刷行业来说,行业高度指导的路径一般情况下都是不断升级、不断向前发展的,而这个发展则需要不断地提高管理规范、产品品质、生产效率以及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

即时利益的纠缠

现实生活中一些企业的领头人基本上都不是职业经理人而是老板,尤其是民营企业老板,大多都是从打工开始一点点积累起来的财富,通过艰苦创业办起来的企业。也有一部分老板是拿着资金找事做,看人家干得热火朝天的以为很赚钱,因此也就加入了进来。

刚开始时都是信心十足,眼前是一片光明,可进入到一定的深度后才发现原来并不仅仅是艳阳天,还有阴雨甚至是雷暴。而此时已经是上了“贼船”了,想下已经晚了,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了。在经济极度不景气的环境下,不得不采取偷工减料、降低员工薪水、减弱员工福利、拖延供货商的货款等所有能想到的一切办法来尽量压缩开支。

这种现象在建厂初期最为常见,是一种可以理解但不可以原谅更不可以鼓励的行为。而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有了为一些大型企业供货的条件之后,其生产模式、生产效率、产品质量、服务模式、劳资模式、组织架构模式等都必须随之跟进。一旦跟不上,就势必会落入客户、员工都不满意的两难境地。

艰苦历程走过来的老革命大多都很会过日子,潜心钻营积累的习惯和经验练就了一个人的本质和品德,在逐步进入正轨的道路上看到的总是美好的希望,见到的总是很多能赚钱的机会,直看得人心急眼馋,恨不得马上都能着手来做,希望马上就能成功。可是,其经营思想和经营方法却不能及时跟上去,还是小企业的那种做法,对原辅材料是能抠则抠,能挖一厘是一厘。

其最终的结果就是,客户变大了,企业的规模也变大了,设备的产能也足够大了,可就是效率低下、品质低下。前面货车送货刚到,后面小车就跟着去解决问题,好不容易生产出来的产品,交货时却是困难重重,动不动就被报废处理,这种现象就是典型的经营模式没有同步发展的现象。

二者关系的平衡

经营模式的转变首先要解决的是思维方式的改变,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其管理模式就需要走专业化管理,以职业经理人为主导的路线,运营方式上以技术为标准为目标进行,用人上以专业对口为重点,劳资关系上以赏罚分明、诚实守信、重点激励的措施进行。这一方针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规范化、职业化、合理化、高效化。

专业化管理就是干一行必须懂一行,尽量避免外行领导内行,权力取代技术。因为任何老板都不可能什么都是专家,什么都是内行,加上一个人精力的限制,以及所有人都固有的自私心理的影响,走职业经理人管理的路线是很有必要的。

在规模化企业中,生产的高效率是提高利润的关键途径。效率每提高10%,利润率就可以提高50%,提高20%的效率就等于利润翻一倍。企业的利润上去了,员工的薪水和福利也就跟着上去了,大家都开开心心,对未来充满着希望,企业就会蒸蒸日上。

当然,要想保证这一点,其前提就是技术。离开了技术就很难把效率和质量做好,效率靠的是合理的设备配套,合理地使用原辅材料、控制指标、解决生产中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从理性分析来说,专业人员看问题看的是本质,而非专业人员看问题看到的都是表象。原辅材料的搭配是按照材质的内在性能和指标以及生产过程中各种可能会出现问题的预案来确定的,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在技术方案上,问题的发生都有它发生的根源,而这些根源的追溯要靠技术经验才能找到,只有根源找到了,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在用材用料上,一般老板都会认为,用便宜的原辅材料成本就低,用价格高的原辅材料成本就高。这种想法在同等性能、同等材质指标的情况下是对的,但一些情况下是错的。这也是很多老板和技术人员之间出现矛盾和分歧的原因。

在薪资报酬方面,定高了老板会觉得亏,定低了留不住人,尤其是技术骨干。一个生产企业一旦技术骨干队伍不稳定,那么日子绝对好不了,因为产能上不去,品质上不去,更不用谈效率了。这样一来,老板就更没钱给它们涨工资,涨不了工资人家就走人,这样的恶性循环,企业就很难发展。技术骨干是生产企业的命根子,该给的就一定要给,该涨的就必须及时涨,等人家走了你才想起来涨还有用吗,所以很多时候会出现一种现象,在职员工明明能力很强,但待遇偏低,要求涨200元工资可老板就是死活不答应,非要等员工离职后,再加1000元的工资给请回来,何苦呢?员工的薪资关系千万不能马虎,千万拖不得。千万不要为了眼前的一点小利益而失去更多,而失去根本的利益。

很多老板都很会给员工做思想工作,跟员工谈奉献、谈境界、谈高度、谈心态。殊不知无论是奉献精神还是思想境界,也不管是思想高度还是工作心态,这些都是双方的,在要求他们的同时,老板如果没有做到或者根本就没打算这样做,就没资格向员工提出这样的要求。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几千块钱几万块钱本来就不算什么,九牛一毛的事儿,可对员工来说,那是他的价值,是他应得的劳动报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于员工。

企业要盈利、要赚钱,老板首先就要抬高自己的目光,提高自己的高度。放眼未来,踏踏实实地规划,抛弃眼前的即时利益,认准目标、调整好方法路线,认认真真地走好每一步。

猜你喜欢

效率生产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用旧的生产新的!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Сварочное Проμзвоσсmво(《焊接生产》)2012年第5期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