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使每位学生更出彩
2014-12-01牟正华
牟正华
国庆65周年前夕,台州市黄岩区慈善总会荣获中华慈善总会突出贡献奖(项目),这是对我区两年来“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充分肯定。全国仅有3家慈善总会获此殊荣。现就我区“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谈三点体会。
多管齐下:构建慈善框架的整体系列
学校慈善活动的开展,除了《慈善读本》的引导外,主要立足于学生的道德体验和生命感悟,回归学生的真实生活,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在已有的多种方法基础上进一步整合,采用“四大系列”拓宽慈善视野。
一是德育课程系列。学校开设“慈善教育课,合作教育课,品读台州、心理健康教育课、社交礼仪,中国梦讲座,青少年修养课,法制教育课,经济眺望”等课外课程,学生以自己爱好,可以挑选几门,以课程的方式实现德育的渗透。
二是综合实践系列。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学军、学农,参与社区活动,社会考察、专题考察等综合实践学习,谈亲身感受,集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于一体,让学生在假期里充分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强建设国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增长才干。各学校还进一步开辟德育实践基地,充分利用黄岩西部革命老区纪念地以及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等地资源优势,开展教育活动,以丰富的德育资源,增强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热爱。
三是文化建设系列。各学校有计划地开展“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慈善公益日”等系列文化活动。还形成各具特色的“慈善教育启动仪式、毕业仪式、入团仪式、教师节”等文化风景;另外,通过“校园环境布置,校园音乐课程、系列微型讲座”等文化课程,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四是自主管理系列。以学生会、团委、少先队组织为基础,开展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自我管理”及“诚信品质”的自我教育。
强调善行:注重慈善实践的具体化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大多提倡学校教育应以“行以至善”为目标,善行就是指“内诚于心,外善于人”,是指道德主体内在的一种品质和信念,通常表现为“善心、善意、善良”等,“善”则是指道德主体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或社会整体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行为及其价值指向。往往表现为“讲信义、守信用、重承诺、言行一致”。善行作为一个论理范畴,最基本的含义就是善良为本,言行一致。
我区中小学十分注重善行品质的养成,认为这是慈善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慈善理念的奠基工程。学校结合学生善行品质的养成,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将其贯彻于慈善教育活动中,以“九个一”为载体,全面实施慈善教育。
参加一次慈善宣誓。慈善宣誓仪式作为学生入学的第一课,有九年级学生代表开展慈善教育过程中收获与感悟的交流,也有教师代表和学校领导的谆谆教导和殷切期盼。
修学一门慈善课程。记录一次行善事例,如拾金不昧、扶助老人、学雷锋活动体会。《慈善读本》中的众多慈善事例,让学生受益匪浅。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至九年级每位学生修完7课时。此外,依托学校社会实践开展“讲行善、求合作”的教育,并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记录行善事例。每年的“爱心捐赠”、“进入敬老院”,传递着学生“善之心”的诚意。
主讲一个行善故事,参加一次主题班会。动员学生在主题实践活动和社会生活体验中,收集相关行善小故事。主讲小故事方式,一方面可以使讲述者更深地理解慈善故事对人生成长的意义,另一方面,可以从学生自身的角度进行阐述,使故事更贴近同伴的实际,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主题班会是学生专题慈善教育的重要方式。通过主题班会的方式将学生的实践活动、好人好事等真实感受在主题演讲中达到价值判断和行为准则上的升华,完成“知、情、意、行”的统一。
编写一句行善格言,撰写一篇认识体会。一方面,让学生选出对自己最具慈善意义的格言或写出自己对慈善的感悟,并在格言征集的基础上撰写对行善教育价值的体会文章,即慈善文章。在自身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诠释,从而能在较长时间内影响其为人处事方式;另一方面,将学生征集的格言以宣传标语的形式展出,使格言在同学间相互交流,让学生更广泛地理解慈善在不同情景中的意义,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参与一次行善宣传,参加一次纪念活动。学校慈善的开展立足于学生道德体验和学校通过“黑板报、校园环境布置、升旗仪式、社区义务宣传员”等方式为慈善社会建设尽到宣传义务。另外,逐步形成具有黄岩特点的慈善教育仪式、毕业仪式、表彰仪式等文化风景线,让学生在一次次的纪念活动中真实感悟慈善教育的深刻意义。
完善导航:落实慈善的个性化
学校基于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要和生涯发展理论,对学生发展导航系统,进行了顶层设计。提出了从“人生理想、身心健康、生涯规划、学法改进、学习方案、娱乐兴趣”等方面对学生加以指导。“人生理想”侧重人生目标的架构;“身心健康”侧重健康意识的确立;“生涯规划”侧重选择设计;“学法改进”侧重学习能力的提升;“学习方案”侧重学识修养结构的丰富与完善;“娱乐兴趣”侧重幸福兴趣的陶冶。
同时,学校构建学生发展导航系统操作模式和基本流程。
发展慈善导航的基础在于准确地认识学生。为此,学校根据学生的现状,依据心理学理论设计学生现状诊断量表,主要有:学生性格与气质诊断,学生兴趣趋向诊断,学生职业倾向诊断,从进校起,各校普遍以班级为单位建立慈善导航手册,记录学生学习、评判、感悟等情况。
各校学生能够根据自我特点、成长目标,制定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的慈善计划,以同学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定期相互交流为支撑。超过80%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与家长的配合下,制订、落实与调整相应的成长计划中的慈善理念。各校编制的学生成长慈善手册,建立《慈善读本》精读、实施与评估体系,丰富社会实践资源,形成“文化月、教育仪式、实践教育”项目,组织各种社团等。与此同时,各校从“综合发展、学业状况、个性特长、志愿服务”等四个方面为学生的点滴进步和发展加油鼓劲。
如果把学生个体的成长比作航行的话,那么“慈善文化进校园”的价值就是导航。
我区学校提出了“为了学生未来的健康生活而教育”的理念,坚持落实“符合学生身心和认知规律的绿色质量,学生全面而个性发展需要的多元质量”的质量观,反映了对中小学办学理念的把握与追求。而慈善教育正是教育理念的本质内涵。
慈善教育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成长导航。从小培养一颗慈爱之心,长大后就能适应时代发展对人的要求,也能让人生的航船健康、快乐、自信地驶向未来。慈善,使每位学生更出彩。?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