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胡志明的青年道德教育思想

2014-12-01潘氏芳英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胡志明青年道德教育

潘氏芳英

[摘要]胡志明带领下的革命实践活动和历史经验,为越南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其中,胡志明道德思想是胡志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胡志明在执政实践活动中充分认识到青年在革命事业中的潜力与作用,因此培养青年的道德品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胡志明;青年;道德教育

马列主义关于“人是社会综合关系”的思想,吸收了人本哲学思想中的精华,胡志明把道德当做人格的根本。胡志明写道:“为有源头活水来。树有根,无根树枯。革命者要有道德、无道德尽管有多才也领导不了人民。无道德、无根本、腐败、邪恶的人是无法为解放民族、解放人类的伟大工作而做出任何贡献的”[1]。越南以马列主义道德原理为基础,把胡志明思想作为现代道德教育的基本方向;学习胡志明的道德品质,尤其是胡志明培养青年道德的品质。因为,在胡志明执政期间对青年的培养非常重视,并将其作为对民族的整体发展思考的重中之重。对胡志明来说,青年是国家人才重要的一部分,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发展取决于对青年的启蒙与培养;青年是所有阵线的突击队,是党的后备力量。因此,培养青年是一件至关重要的国家大事。如果缺少革命继承者,这不仅对革命事业的发展带来阻碍,而且对已取得的革命成果也难以维护、保存。

在胡志明关于青年培养的思想中,最基础和突出的问题是全面教育观点。胡志明认为:“在教育青年的过程中,要重视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革命道德、社会主义启蒙、文化、技术生产和劳动等”[2];将年轻一代培养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又“红”又“专”的革命接班人”[3]。胡志明在要求培养又“红”又“专”的青年时,把“红”放在“专”的前面并不是无意为之的偶然。正如当年他提到“德”和“才”时,总是把“德”视为根,革命者要有革命道德为基础才可以光荣的完成任务。在“红”和“专”的问题之间,胡志明绝不会轻视任一方面。胡志明之所有要求青年必须又“红”又“专”,是因为有德而无才的人则行事难成,有才而无德的人则变成无用。这样一来,关于青年“红”和“专”的具体标准有着紧密的关系,轻视任一方面都是不可取的。要逐步完善此品质和能力得经过漫长的奋斗与磨炼。在对青年的五条训诫中,胡志明首先强调的是:“永远要提高革命道德,革命道德是获得革命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是革命的基础”。他对青年的革命道德要求内容如下:

一、革命道德必须绝对忠于祖国、党和人民

提到革命道德教育,胡志明最关注的问题是让青年意识到:革命道德是绝对忠于祖国、党和人民的。在道德关系中,对国对民是最高的关系,因此 “忠于国、忠于民”也是胡志明思想中最根本、最普遍的标准。

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从古今以来都在民族传统精神中占首要位置。现今,忠于国就是保家卫国、富民强国、维护社会公平、民主、文明。换句话说,就是忠于社会主义理想。社会主义理想是解放社会、解放人类、为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因此,忠于社会主义理想既是政治方面又是道德方面的要求。忠于国,首先是爱国精神,体现在每个青年日常的思想和行动中就是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首位。

忠于民是教育青年要懂得热爱人民,尊重人民,为人民而学习、工作、奋斗,使所有人民都能丰衣足食,接受良好的教育。青年要积极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积极帮助人民克服生活中的一切困难,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与此同时,还有敢于反抗损害人民利益的各种行为。

二、革命道德的核心内容是勤、俭、廉、正

勤劳、俭朴、廉洁、公正,这些是东方传统的道德概念,胡志明为之带来了新的意义。对胡志明来说,人的勤、俭、廉、正四种品质如天的四个季节,若缺乏其中一个季节则不能成为天;对于人也如此,若缺乏其中一个品德则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按照胡志明的思想:革命者必须勤俭,即要勤奋、勤劳、节约;少有物质欲望心,避免奢侈、浪费,因为革命是艰苦的事业,我国经济还不够发达,又经过这么多年的战争。廉正是要清廉、正直。同时,革命道德还要求青年人至公,即是要十分公明、公平、公心、无私,不可存偏心、有偏见。至公无私的标准提醒领导者处事要公平,不能因私利而偏心、偏见。社会上之所以存在着视对不敢保卫、视错不敢谴责的行为是因为没有至公无私的精神,使公理被打破、法律被践踏。至公无私是集体利益在先、个人享受在后,个人言行始终坚持“为了党、为了祖国、为了同胞”,这就是集体主义的内容。因此,为了履行此标准,我们必须“坚决消灭个人主义,提高革命道德”。

但是,革命道德不是每个人先天就有的,而是在每个人经过一天一天的磨练中所获得的。因此,胡志明认为,对青年来说,要不断地努力锻炼革命道德:实行勤、俭、廉、正、至公、无私、廉洁、有进取精神、团结、不自满、积极打击个人主义、批评腐败恶习、定期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等。

三、革命道德要求有爱国情怀和国际精神。

胡志明认为,爱国、爱社会主义要与国际精神连在一起,因为工人阶级有着国际本质。胡志明还指出:每个人生存与发展于社会集体之中。因此,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最质朴最长久的感情,这是革命道德需要保留与发挥的价值所在。爱人民也是我们民族珍贵的历史传统。爱人、互助、相爱等情感已通过民俗谚语的方式进入越南人的生活之中。胡志明说过:“越南人民很久以前彼此生活就有这么深厚的情感。从党领导教育以后,该情感越来越成为同胞同志情义、五洲四海一家情义的一部分。了解马列主义是对彼此生活有情有义。”[4]我们永远尊重每个人的民主和自由权利,但同时也要求每个人尊重共同的利益,关心社区中每个人的生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更要反对把金钱作为最高目的的趋向,反对拜金主义。

[参考文献]

[1]《胡志明全集》(第5卷)[M] 河内:国家政治出版社,1995年,第252、253页。

[2]《胡志明全集》(第10卷)[M] 河内:国家政治出版社,1995年,第190页。

[3]《胡志明全集》(第12卷)[M] 河内:国家政治出版社,1995年,第498页。

[4]《胡志明全集》(第12卷)[M] 河内:国家政治出版社,1995年,第554页。

猜你喜欢

胡志明青年道德教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CHINESE LABOUR CORPS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