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教学中“放”的艺术

2014-12-01张春梅

新校园·中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课堂教学课堂

张春梅

摘 要:“放”是指学生不受约束地探索和研究一些问题。“放”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利于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习兴趣;“放”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利于学生大胆探索,培养创新意识。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放”,而且应该多“放”。

关键词:语文课堂;“放”;艺术

一、营造“放”的氛围

营造“放”的氛围,就是要求教师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观念,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探索者。在课堂上,给学生一个微笑、一句鼓励或一个耐心的等待,允许学生说错或保留意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还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动机作出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从而在课内形成一种轻松、宽容、令人愉悦的氛围,学生就学得主动,学得兴味盎然。

二、明确“放”的目的

“放”并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的地学习、活动,必须有一定的目的。明确“放”的目的,首先要明确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如教学《田忌赛马》,课前先让学生分别准备三匹不同等级的剪纸马,课中放手让学生读课文,动手摆一摆赛马的经过,填一填赛马的结果。这样,让学生通过自己动脑、动手,弄清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这正是本堂课教学的目标之一。因此,明确“放”的目的,更有利于把握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克服学习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能集中精力,攻克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三、加大“放”的力度

1.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

课始,鼓励学生将预习中发现的疑难问题提出来;课中,诱导学生对课文重点、难点深思质疑;课末,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作反思,问得失。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提问,因势利导,开展教学;也可以弥补教学中疏忽的地方。如预习《詹天佑》后,学生提出“詹天佑的本领是从哪儿学来的”这一问题,这启示教师:故事发生的时间离学生实际太远了,课始有必要交代一下背景知识。

2.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

读是语言训练中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应该在课堂上留有充足的时间,放手让学生进行读的实践,通过读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力求不读熟不开讲,切准可读之处让学生读出感情,精心选择读的形式和方法,让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接受熏陶、培植语感、吸收营养、获得记忆。

3.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

语文课是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主阵地,可以让学生说说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说说读书后的体会,介绍学好一篇文章、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法等。课堂上,教师应创设各种情境,采用多种方法,让更多的学生说。比如在学《跳水》一文时,就“如何救孩子”展开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训练思维,磨练语言。

4.把“写”的空间留给学生

课堂应向生活开放,允许、鼓励学生写他们自己的文章,让他们流露自己的情感,提倡写真事,抒真情;也可以读写结合,如学习了一篇文章,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体验、感受,试着用上文中的词语,哪怕写一句话也好。课中,教师要进行巡视指导,这有利于学生端正写的态度,对后进生可相机指导;写好后,学生还可以相互交流、学习,从而提高写的训练效果。

四、“收”要自如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要真正做到“放”,还必须跟“收”结合起来。“收”重在组织交流、引导、归纳和概括。“收”的形式多样,除教师小结外,还可以指导学生自我整理或师生合作归纳等。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举一反三,活学活用,才能让学生学会、会学。当然教师在“收”的时候还应把握“收”的时机,即以学生充分思考和讨论为前提。

总之,语文课堂中只有大胆地“放”,才能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只有大胆地放,才能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创新能力真正得到培养。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课堂教学课堂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欢乐的课堂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写字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