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作用机制

2014-11-30李秀清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23期
关键词:曲美布汀马来酸双歧

李秀清

(上海市崇明县第三人民医院,上海202153)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以胃肠道功能紊乱为特征的消化系统疾病,该病缺乏器质性或特异性生化指标的异常改变,而仅以持续或间歇发作的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等一系列临床表现为主,临床分型包括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3种,其中以腹泻型最为常见。该病的治疗目前尚缺乏特效药物,仅以调整饮食结构、心理干预以及相关药物的对症治疗为主,但疗效并不十分理想,且疗程长、症状易反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均承受着较大痛苦,因此,寻求更为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案迫在眉睫。近年的研究显示,肠道菌群失调在IBS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服用微生态制剂可有效改善这一现象[1-2],而马来酸曲美布汀具有胃肠道动力双向调节功能,它与微生态制剂联合应用在改善临床症状、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等方面是否更具优势有待探讨。本研究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对照研究,并初步分析了联合用药可能的作用机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腹泻型IBS患者106例,均参照罗马Ⅲ诊断标准,并结合临床症状以及血尿粪常规、血沉、结肠镜等辅助检查明确诊断为IBS,且为腹泻型(≥25%的排便为糊状便或水样便,硬便的比例<25%)。排除标准:合并有胃肠道器质性疾病者;伴有严重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入组前3个月内发生过其他器官组织感染者;严重的神经官能症以及精神病患者;孕期及哺乳期妇女;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106例患者中,男56例,女50例;年龄21~75(46.52±6.33)岁;病程2~18(9.20±2.13)a。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A组35例、B组35例、C组36例,3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无显著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停用抗生素,重点进行个体化的心理干预,主要为IBS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以及正确的不良心理疏导,消除患者对疾病的疑虑,树立治疗信心;同时给予蒙脱石散冲服,6 g/次,3次/d。在此基础上,A组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0.21 g/粒)口服,3粒/次,2次/d;B组加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口服0.1 g/次,3次/d;C组同时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和马来酸曲美布汀片,用法同A、B组。3组患者均连续服用4周。

1.3 观察指标

1.3.1 消化系统症状评分 治疗前后分别对消化系统症状进行评分。①腹痛和腹胀:无症状为0分,症状轻微、不影响工作和生活为1分,症状明显、影响工作和生活、便后症状减轻为2分,症状严重、难以忍受、便后症状仍未减轻为3分。②排便频率:0~2次/d为0分,3~4次/d为1分,5~6次/d为2分,≥7次/d为3分。③大便性状:按照Bristol分型标准进行判定,4型(香肠样或蛇样、平滑柔软)为0分,5型(边缘清晰、柔软成团)为1分,6型(边缘不清、有绒状物或糊状便)为2分,7型(无固体成分、水样便)为3分。

1.3.2 病情严重程度评分 治疗前后分别采用IBS症状尺度表(IBS-BSS)进行评分,包括腹痛时间、腹痛天数、腹胀程度、排便满意度、生活干扰程度5个项目,每个项目为0~100分,各项目评分相加为总积分。

1.3.3 生活质量评分 治疗前后分别采用IBS生活质量量表(IBS-QOL)进行评分,包括焦虑不安、行为障碍、躯体意念、健康忧虑、挑食、社会功能、性行为、人际关系8个维度,分别包含不同的条目,将每个条目的积分相加后再除以条目数即得到每个维度的积分。

1.3.4 炎症指标 治疗前后分别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吸附法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IL-12、IL-18的水平,比较3组患者炎症指标的变化。

1.3.5 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 每周随访1次,详细记录3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疗程结束后继续随访3个月,统计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本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消化系统症状和病情严重程度评分 3组治疗后消化系统症状和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1),C 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 A、B 组(P 均<0.01),A、B 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3组治疗前后消化系统症状评分变化(±s,分)

表1 3组治疗前后消化系统症状评分变化(±s,分)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1;②与 C 组比较,P<0.01。

?

2.2 生活质量评分 3组治疗后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1),C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A、B 组(P<0.05 或0.01),但 A、B 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3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s,分)

表2 3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s,分)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1;②与 C 组比较,P<0.05;③与 C 组比较,P<0.01。

?

2.3 炎症指标 3组治疗后各炎症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C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A、B组(P均<0.01),但A、B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2.4 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 A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B组发现口干1例;C组发现口干2例,皮疹1例。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于治疗3~4 d后缓解或消失,未影响疗程进行。疗程结束后随访3个月,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C组随访1个月时复发率和总复发率显著低于A、B组(P均<0.05),A、B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4。

表3 2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变化(±s,ng/L)

表3 2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变化(±s,ng/L)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治疗前比较,P<0.01;③与 C 组比较,P<0.01。

?

3 讨 论

IBS是一种“生物-心理-社会”疾病,迄今为止,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多认为内脏高敏感性、精神心理因素、饮食不当、外界环境刺激以及胃肠道感染等均可导致其发生[3],正因如此,该病的药物治疗发展较为缓慢。临床上,单一药物治疗难以明显奏效,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疗手段。

表4 2组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 例(%)

研究显示,肠神经、中枢神经等在IBS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4-5],具体表现为:大多数IBS患者出现胃肠功能不适症状时都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异常,如焦虑、抑郁、恐惧等;另一方面,IBS的临床症状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极易引发或加重精神心理异常,心理因素又可反过来阻碍胃肠道不适症状以及其他临床表现的改善,形成恶性循环。因此,IBS患者的心理治疗尤为重要。本次研究中,笔者对所有患者都进行了个体化的心理干预,以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心理异常情况,重新树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相关治疗措施。蒙脱石散的主要成分为天然蒙脱石微粒粉剂,对消化道内有害物质如细菌、病毒、毒素等均有较强的固定和抑制作用,还可有效保护消化道黏膜,提高其对有害物质的防御功能,因此该药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腹泻均有显著疗效。本研究所纳入的均为腹泻型IBS患者,因此均服用了蒙脱石散,以期有效缓解腹泻及相关症状。

IBS的发病过程中,肠道菌群失调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微生态制剂可安全通过宿主消化道屏障,并在消化道内成功定植,还可清除肠道致病菌,发挥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从而降低产生毒素的风险,增进胃肠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激发机体免疫力。本研究中应用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包含了长型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以及粪肠球菌,可有效调节肠道菌群失调,改善肠道功能,从而缓解结肠易激惹状态。胃肠动力紊乱是IBS的病理学基础,本研究应用的马来酸曲美布汀为阿片受体激动剂,该药可调节全胃肠动力,包括胃肠运动、胃排空功能、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等,具体表现为:当胃肠处于高动力状态时,该药作用于胆碱能受体,使乙酰胆碱的释放受到显著抑制,起到抑制胃肠道平滑肌的作用,从而降低胃肠运动能力,而胃肠处于低动力状态时,该药又可以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使肾上腺素的释放被抑制,发挥促进为肠道平滑肌的作用,增强胃肠运动能力,最终使胃肠动力恢复至正常水平,这种抑制和促进的作用即称为“双向调节作用”[6]。另外,该药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胃泌素、胃动素的释放,有效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C组消化系统症状、病情严重程度、生活质量评分的下降幅度均显著大于A、B组,但A、B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与单独用药相比,两药联用对缓解IBS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更具优势。

近年来研究发现,IBS患者在发病过程中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其中以IL-6、IL-12、IL-18等促炎因子升高为主[7-8]。IL-6可由淋巴细胞以及多种非淋巴细胞分泌并释放,该物质对白细胞趋化因子的释放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从而促进白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使内皮细胞功能受损。IL-12由巨噬细胞、树突细胞分泌并释放,可影响巨噬细胞以及T淋巴细胞的功能,从而加速炎性反应的进行。IL-18则具有促进诱发炎症级联反应的作用,即IL-18可辅助淋巴细胞分泌IL-1、IL-2等细胞因子,诱导T细胞增殖,增强细胞毒作用,从而促进巨噬细胞对TNF-α的分泌。本研究对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C组血清IL-6、IL-12、IL-18水平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A、B组,但A、B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说明两药联用可促进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的下调,阻碍炎症级联反应的进行,有助于胃肠道正常功能的恢复。在不良反应方面,3组以口干、皮疹等为主,但较轻微,可自行缓解或消失,安全性较好。复发率方面,C组随访1个月时复发率和总复发率显著低于A、B组,说明综合疗法对于降低短期复发率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在心理干预和常规止泻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和马来酸曲美布汀可有效改善腹泻型IBS患者的消化系统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短期复发率,且安全性有保障。两药联用可能通过下调血清IL-6、IL-12、IL-18含量,从微环境角度抑制炎症级联反应来发挥临床疗效。但是,本研究仅进行了3个月的随访,对于综合疗法的长期疗效还需延长随访时间进行观察,另外,积极探索IBS的发病原因和机制,寻找更为有效而安全的治疗方案值得关注。

[1]王子恺,杨云生.肠道微生物与肠易激综合征[J].中华内科杂志,2013,52(3):245-247

[2]赵敏,刘亮,姚树坤,等.益生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可能机制[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3,16(12):994-997

[3]颜君,朱高莉.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3,19(7):1272-1274

[4]赵梁,宋雯,朱萍,等.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与精神心理、胃肠激素的相关性[J].中华消化杂志,2013,33(2):88-92

[5]唐庆林,宫秀群,冯根宝,等.肠易激综合征大鼠内脏高敏感性与脑肠互动的研究[J].东南国防医药,2012,14(1):1-4

[6]陈叶青,周国华,周红宇,等.文拉法辛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及双歧三联活菌治疗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5):547-549

[7]李华茹.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双歧双联活菌对老年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清IL-6、IL-12和IL-18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8):1741-1742

[9]廖如奕,牛灵.马来酸曲美布汀与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对肠易激综合症的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1,27(10):743-745

猜你喜欢

曲美布汀马来酸双歧
曲美布汀联合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分析
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功能性便秘80例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40例
马来酸二甲酯催化合成新工艺研究
LC-MS/MS测定马来酸桂哌齐特原料合成中间体残留
产细菌素双歧杆菌的筛选及其分泌条件研究
抗性淀粉在双歧杆菌作用下的体外降解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发酵乳中双歧杆菌
泮托拉唑联合曲美布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