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产业高盈利模式下的理性探寻
2014-11-30佟屏亚,刘子萌
◇对话双方:
佟屏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
刘子萌(本刊记者)
两个优良品种托起中国种业辉煌
记者:据报道,中国种子市场规模已从2001年的250亿元增加到了2012年的600多亿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种子市场。其中杂交玉米约占市场容量的38%,种子商品率为100%,毛利率达35%~40%甚至更多,是农业领域众目睽睽的高盈利产业。您如何看待种子产业的高盈利模式?是什么引领了中国种子市场的“新潮流”?
佟屏亚:新世纪以来,开放的环境带来众多的机遇,使中国种业快速发展起来。有两个玉米品种引领了中国种子市场的新潮流:一个是郑单958,一个是先玉335。
郑单958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培育,具有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等特点,特别是密植范围较宽。郑单958刚通过审定就上演了一场品种 “争夺战”,演绎了中国种业发展史上“一个品种托起几家企业”的神话。2000年,郑单958权属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以买断生产权、营销权的竞标方式,以标价1500万元、成交价800万元,由秋乐 (河南省农科院种子公司)、金娃娃、金博士和北京德农4家种业公司共同折桂。为追求利益最大化,4家公司分别制种、独立销售、各自为战,埋伏下市场恶性竞争的格局:在制种环节,各家盲目上量,造成市场供大于求;在销售环节,建立独家销售渠道,通过“价格战”竞夺市场。郑单958在黄淮海地区供不应求,并一路狂飚进入东北市场。郑单958全国种植面积10年经久不衰,拥有郑单958营销权的4家种子公司都赚了个钵满罐盈。到2010年郑单958本该退市,但市场依然红红火火。中种集团出价2000万元购买了郑单958的营销权,将品种市场寿命延长至2016年。
先玉335由先锋铁岭种子试验站培育,2004年通过国家审定,在东北地区表现产量高、脱水快、穗位适中、适合机械化收获,比当地品种有5%~10%的产量优势。先玉335分别由两家合资公司获得营销权,敦煌先锋公司主营东北地区,登海先锋公司主营黄淮海地区。先锋公司营销引入“精准农业”概念,推广单粒播种技术,创造了适应中国农村组织形式的新型营销与售后服务模式,通过现场会为农民提供玉米播种期、管理期、收获期技术跟踪服务——良法跟着良种,服务全程到位,在东北地区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并向黄淮海地区延伸。品种产权垄断决定价格走向,先玉335每千克种子售价达40元以上,部分地区卖到了近百元,毛利润30%~40%,最高达70%,市场依然供不应求,风头之劲,无与伦比,可称高品质、高价位、高利润的典范。郑单958和先玉335两大品种在玉米主产区热销,成千上万的种子代理商和经销店获得实惠。
区域性品种赚得钵满盆流
记者:中国玉米面积大、分布广,生态环境多样,品种容量空间大,很多企业因时而变、随事而制,采取“放开大路走两厢”的策略,根据品种特点和生态地区定位偏安一隅。您怎样看待区域性品种的发展?
佟屏亚:新世纪10年,全国通过审定的玉米品种约4000多个。据农业部资料,2010年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约3333万hm2,应用品种1022个。在1022个玉米品种中,有480个品种种植面积在3.33万hm2以下,有400个品种种植面积在6667hm2以下,两者面积占全国玉米面积的1/3,每个品种在不同生态气候区都有优异的表现。品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品种数量满足市场需求之后,种子企业应该朝着向质量提升和价值提升的方向转变。但中国种子企业规模小、数量多,每家企业都希望在供大于求的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即必须具有进入市场的品种权。在急功近利思想的支配下,玉米育种界掀起了“模仿秀”,争先恐后出炉“类 958”、“类 335”进入市场。
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有专家认为,以相对较低的资金有预见性地购买品种权,被认为是现实情况下十分划算的买卖。购买品种使用权相当于一桩固定资产投资,设若其生产成本与销售价格基本稳定,用盈亏平衡点方法判断,独家出资100万元购买一个品种使用权,制种成本5~6元/kg,销售收入为15~20元/kg,以平均用种量2.5kg/667m2计算,销售利润为 20~30元/667m2。第一年推广面积6667hm2,即可收入200万~300万元;若在一定年限内累计推广面积3.33万hm2,大约可收入1000万~1500万元。任何一个新品种在局部地区都可以轻易达到并超过这个数字。从投入产出比来说,这可以算是种子行业中赚钱最多的一行,也有助于认知为什么中国种子公司会繁衍出多达8700家,为什么玉米制种数量会积压得越来越多。
种子价格仍有提升空间
记者:您认为种子价格还有没有提升空间?
佟屏亚:种子价格仍有提升空间。企业经营业绩优劣最终通过企业的获利能力来反映。对于一个种子企业而言,在其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过程中,最直接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赚取利润并维持企业持续稳定的经营和发展,而企业持续稳定的经营和发展是获取利润的基础,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则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目标和保证。因此,盈利能力是企业管理人员最重要的业绩衡量标准。
受传统计划经济下保障产品供应的影响,很长时期内农作物种子价格整体水平偏低,利润微薄。业界人士认为,随着种子产业发展和粮食价格走高,种子价格存在持续向上的空间。
一是科技创新逐步提升种子价值。玉米育种将从依赖经验逐步走向现代技术与实践经验结合的路子。种子质量的监测指标,包括水分、纯度、净度以及籽粒脱水快、适宜机械收获等,高质量的种子减少农户单位面积投入成本和种田成本,为种子价格提升创造空间。典型事例如“单粒播种技术”,由一穴三粒改为一穴一粒,使单位面积种子的投入量减少了2/3,同时减少了间苗工序,即使种子价格比过去高3倍,农民也愿意购买以降低人工成本。
二是种子价格偏离价值。今天中国的种子价格,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明显偏低。以玉米种子为例,中国种子价格只是美国的15%,在每667m2播种量是美国两倍多的情况下,用种成本仅相当于美国的1/3。中国玉米种子价格还低于亚洲、拉丁美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例如商品玉米价格与玉米种子价格比率,在中国为1∶(5~7),北非地区为 1∶16,南美地区为 1∶23,亚洲其他地区为 1∶24,所有发展中国家平均为1∶19。总体来说,中国现在的粮种比价为 1∶5~1∶8,而国际市场粮种比价为 1∶15~1∶25。
随着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价格走高必将促进种子价格的提升。种子价格向价值的理性回归,是种业发展步向良性循环的标志。业界认为,种子的价格弹性非常弱,因为它需要一个周期。随着种业市场化进程、市场机制不断完善,中国种子价格持续上扬是必须的、正常的。种子价格的理性回归,必将通过种业投入和种植业产出,以1∶10的放大效应,给种子产业和种植业带来巨大的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