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对保险股利大于弊
2014-11-28刘链
刘链
央行11月21日的降息略显突然,一般而言,无论是加息还是降息,其对保险行业都有利弊,具体情况需要结合所有情景整体进行分析。
在降息过程中,虽然每年新增保费配置的固定收益类产品收益率有所下降,但是新增固定收益产品的投资相对存量的投资资产只是冰山一角。就总体投资资产而言,组合的投资收益反而能够跑赢市场的平均利率水平,因此,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降息对保险行业整体偏利好,利大于弊。
双利好预期
从负债端看,降息之后,更低的短期存款利率将减少银保产品的压力,银行理财产品、货币市场基金等收益率将进一步走低,从而使得保险产品的吸引力进一步提升,有利于保费收入的提升,退保率也有望下降。
自从1年期存款利率上升到超过预定利率上限2.5%以来,短期储蓄性银保产品的销售已持续进入下行周期。这对产品差异化非常小的寿险公司产生了重大压力。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速,长期来看,存款利率可能会上升,但此次央行降息对中国人寿以及多数相对更小的、非常依赖银行渠道的寿险公司明显利好。
再从资产端看,虽然降息本身对于保险公司的新增资产配置有一定的负面作用。但由于近年来保监会对保险公司资产端的政策松绑稳中有进,在险资配置的多样性方面已经有了较为明显的优化,因此,险资完全可以通过对多样化投资渠道的进一步利用对冲降息所带来的负面因素。
而且,降息对于固定收益投资比例较大的保险资产而言,能够增加债券资产的公允价值,从而提升净资产水平,改善偿付能力,提升内含价值。由于债券公允价值的提升,保险公司有更加灵活的空间对当年度的经营利润进行调节。在降息过程中,往往权益市场表现较好,因此。
此外,近期保监会在资本补充机制方面也推出了创新政策支持,此次降息后,保险行业也将同时具备融资渠道拓宽及融资成本下降的双重利好因素。所以,降息对保险行业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对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形成双利好。
由于保险公司的投资资产有大量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债券,当基准利率下降时,这部分债券的公允价值上升,其中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变动将计入当期损益,这部分债券价格的上升使得利润表业绩上升,而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债券价格的上升使资产负债表中的资本公积增多,从而使净资产增多。
但投资者也会担心,基准利率下降也会使债券投资的未来利息收入减少,这部分负面因素很难从单一维度进行量化分析,它涉及到基准利率的持续时间,直接影响到利息收入减少的持续年度,我们从2012年7月6日降息时保险股的市场走势来回顾市场的解读。
从4只保險股股价在该时间段内相对沪深300的相对收益情况可以看到,除新华保险由于弹性大的原因为相对负收益外,其他3家都有明显的相对正收益。从结果来看,市场更多的将降息对保险股的影响解读为对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双利好作用。
这种双利好作用可以使用4家保险公司债券类资产在公司投资资产中的占比来衡量其影响大小。4家公司中,新华保险与太平洋保险的债券类资产的占比较高,分别达到了56.4%和54.6%。
同时,从4家公司2014年上半年对自身的利率风险分析中,也可以分析出降息的影响幅度。根据估算,基准利率下降25个基点会使太平洋保险、中国平安、中国人寿、新华保险的利润增加0.7%、0.1%、0.8%、0.1%,会使净资产分别增多0.4%、0.5%、2.0%、0.8%,其中国寿、新华所受的影响高于太保和平安。
经营环境在改善
总体而言,保险行业大的趋势正在向好,尽管央行降息并不是为了直接影响保险公司的资产,但这将间接影响长期利率和债券市场。我们注意到在股市和债市均表现非常优异的情况下,保险公司三季报的盈利增长较为强劲。考虑到投资渠道和投资范围的逐渐放开,保险公司未来将配置更多高风险、高收益的另类资产,2014年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有望提升30-50BP。
在目前的降息环境下,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将会得到很大提升,从而增加分红保险、万能保险的收益率水平,较之正在下降的市场收益率水平,保险产品的竞争力将得以提升。另外,寿险尤其是个险渠道的修复将随着逐月公布的数据而被市场所认可,从而直接导致新业务价值倍数向正常倍数的回升,目前2倍左右的新业务价值倍数明显不合理。
而在财险方面,平安财险的综合成本率良好,预计太保财险综合成本率将随着2013年承保业务的未决损失在2015年释放,至2015年下半年,太保财险综合成本率将会出现下降的趋势。估值低、业务增速修复、投资收益率上升,从估值、业务、投资三个角度都对保险行业构成了较强的支撑。
预期强劲的债券市场有助于提升保险公司的短期盈利,保险公司目前分红险的客户收益情况在4%至4.3%附近,万能险结算利率普遍在4%附近,而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则普遍在5%附近。尽管随着保险产品收益率的上行,与理财产品的收益差距在缩小,但1至1.5个百分点的差距仍然存在,而且这是在不考虑保险产品的长期限的基础上的对比,降息会使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下行,但这并不意味着此次降息使得保险产品的销售会有显著提升,但它代表了一种趋势,保险产品的销售环境在逐渐改善。
不过,经营环境向好的改善终究只是外因,保险产品尤其是寿险产品自身的改进才是内因。随着各家保险公司对个险渠道的日益重视,各保险公司的产品将更加向贴合市场需求的方向改进,2015年寿险个险渠道的继续修复将逐月被市场认可。
这种认可主要体现在:1.降息对于投资的侵蚀非常小;2.降息对于保险产品的销售形成利好。而且,降息对于保费结构转型的效果也将会显现,而保费结构的转型才会形成对未来新单增速和新单利润率的有效和持续预期,才能真正提升估值。
事实上,2013年保险行业两大基本面因素保费和投资均已经明显改善,根据三因素分析法,2014年保费、投资和资本都将呈现改善趋势。权益仓位的稳定、定存占比的下降、高收益公司债和企业债占比增加、非标资产投资都将促使投资收益率更加稳定。保费结构调整将成为保险业的主流,随之而来的是退保的改善和满期给付的下降,这将使保险行业的经营压力逐渐缓解。在资本方面,2016年前保险公司不会出现大规模融资的状况,2014年将是保险业出现较大结构改善的一年,这将是支持市场看多全年的理由。
整体上看,2011-2015年的保险行业的发展趋势呈现U型特征,2013-2015年是向上趋势,2014年下半年保险公司在投资和业务价值方面的增长会更加明显。
估值仍在低位
目前,保险股仍处于估值低位,与券商股一样,保险股也是高beta品种,但自7月初股市上涨以来,券商指数大涨69.1%,而保险指数仅上涨29.4%。从估值水平看,A股上市保险股的P/EV估值基本上维持在0.97-1.3倍的较低水平上。而根据Wind一致预期,6家大型券商目前股价对应2014年24倍P/E(剔除光大证券)、2014年2.1倍P/B,13家中小券商股价对应2014年50倍P/E、2014年3.7倍P/B,远远高于保险股的估值水平。
瑞银证券认为,降息对保险板块的正面影响更直接,纯寿险公司也更为受益,对资产/负债端均将产生正面影响。降息后银保产品负债端成本压力变小,相对吸引力上升,对寿险公司明显利好,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增速有望提升,因此,从风险/收益角度看,继续看好较低估值的保险股。
寿险业务弹性明显好于产险业务弹性,小市值公司弹性较高。根据当前保险行业的实际经营情况,目前产险行业综合成本率压力依然较大,年底可能持续上升,2015年车险费率市场化对于行业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如果从产险、寿险分业务来看,寿险业务向上,产险周期向下的趋势仍将持续。
从市值来看,小市值保险股明显受到市场的青睐,根据合理测算,剔除限售、质押和大股东持股等情形,新华目前流通市值约为600亿元,太保流通市值约为1200亿元,国寿流通市值约为1700亿元,平安流通市值约为3300亿元,新华流通市值相对较小,上涨弹性表现较好。后期新华还将面临汇金977亿元的限售股解禁,平安也要面临5000多万股小非可能解禁的压力,值得重点关注。
有机构分析认为,此轮股债双牛格局类似于2013年一季度的行情,前期保险P/EV高点为1.5-1.8倍,目前估值水平在0.97-1.3倍左右。后期持续看好保险板块,此轮保险行业估值修复有望提升至1.5倍P/EV以上。
估值修复的核心假设在于以下三点:1.险资收益率提升降低了市场对于5.2%-5.5%的投资收益率假设的折扣;2.个险渠道保费持续增长稳定了市场对于未来新单增速的预期;3.健康险和个险渠道的良好增长巩固了新单利润率预期。在1.5倍估值对应的静态新业务乘数约为8倍,与此相对应的新单增速和新单利润率约为零,也就是说,认可现在的新单规模和新单利润率均为可持续,这一假设也是明显合理的。
除了上述核心假设的合理性以外,未来保险行业还有三个预期较为明显催化因素:首先,健康险政策解读发酵,目前大病医保推动速度明显提升,以大病医保撬动医疗健康险发展是健康险政策的方向;其次,新偿二代政策即将出台,偿二代政策将极大释放行业投资和产品创新的活力,长期压制保险股估值的资本因素将在很大程度上被解除;第三,2015年保费高增长基本已是定局,开门红数据和年报数据行情应在预期之中。
此次降息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40BP,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25BP,同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尤其是扩大存款基准利率的上浮区间是此次降息的最大看点,它意味着在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旗号下,利率市场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这对保险公司将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有助于维持寿险公司目前新业务价值的增长趋势。
尽管此次降息是否真正开启新的降息周期,市场仍有不小的分歧,但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利率向下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这将凸显保险产品的保障功能,对保险公司承保业务的开展以一个较大的利好。此外,如上所述,降息对险资的投资压力也不大,具体体现为因为有更多投资手段的对冲,加上到期资产此前较高的收益率,到期资产的重新配置并无压力,而新增资产的配置由于低成本的负债来源,压力也不会很大。
而且,在利率市场化趋势已经非常明显的情况下,各种金融产品的收益率将会趋近,这导致金融产品收益率的竞争日趋弱化,市场将会更看重收益率背后的服务和保障功能。因此,从这个角度分析,低利率环境将凸显金融产品的服务功能,虽然降息政策的初衷并非直接利好保险行业的发展,但客观上却会间接促进整个行业持续加大发展具有保障功能的产品,从而改善承保规模和业务质量。这或许是保险业从此次降息中获取的最大的意外收获。
不过,从投资端看,降息对保险公司投资的影响却是一把双刃剑,这首先表现在降息对浮动利率资产和固定利息资产的影响各不相同,其中,浮息资产的收益率会下降,但固息资产的价格却会上升。除此之外,降息对存量资产和新增资产的影响也不同,其中,新增资产的收益率会向下,而存量资产的价格却会向上。
具体而言,目前保险存量资产中约1%为交易性金融资产,20%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率向下、資产价格上升对净资产的回升是一大利好因素,但是如果考虑到每年新增资产大约在20%左右,到期资产大约在10%左右,则重新配置资产面临收益率向下的压力。即使不考虑新增投资手段的对冲,尤其是一些高收益资产投资范围打开,目前大部分保险公司收益率的绝对值仍然明显高于2008-2009年的水平,如果到期资产主要是2008-2009年配置的债券,那么,总体看来,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向下的压力并不是很大。从新增资产来看,低利率环境下保险公司产品将会更加注重保障功能的发挥,未来可以期许的是,在一个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新增资产配置亦可以满足保险资金的需求。
从敏感性测算的结果来看,降息对于保险公司净利润的影响并不完全一致,对于净资产影响为正面。如果以2013年底的资产为基础,在单一假设情形下,我们测算的影响结果为:太保净利润为-0.3%,净资产为0.4%;新华净利润为0.2%,净资产为1.5%;国寿净利润为-3.7%,净资产为4.8%;平安净利润为-1.9%,净资产为4.4%。
如果结合历史数据来看,结果显示,降息后保险股的走势基本是涨多跌少。2008-2014年,保险行业共经历了6次降息,其中有5次降息后,保险板块在降息后一周内明显跑赢大盘,有3次保险板块迎来大幅上涨。此次降息在现阶段对险资的投资端并无多大损害,但是对保费规模的增长和保费结构的调整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