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来的降息
2014-11-28廖宗魁
廖宗魁
1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基准存款和贷款利率分别下调25个和40个基点,并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一年期基准贷款利率从6%下调至5.6%,一年期基准存款利率从3%下调至2.75%。这是2012年7月以来,中国央行首次降息。
过去两年,中国经济一直不振,货币政策主要采取了定向宽松的方法,但这并没有扭转经济下行的压力。三季度经济增速虽然保持了7.3%,但这主要依靠了净出口的超预期增长。工业领域的通缩有可能扩大到整个经济领域,投资、消费增长已经跌至多年来的最低水平,房地产下行的风险仍然很大。虽然政府依然把经济运行定性为 “合理区间”,但降息意味着,政策面对经济下行越来越担心。
无疑,中国经济需要更低的利率,尤其是更低的长期利率来刺激投资和经济。央行真正注意到这一点,可能是在8月份之后。9月份以来,央行实行了中期借贷便利(MLF)和小幅下调正回购发行利率等有限的货币政策放松举措。长期利率也确实有所下降,10年期国债利率从9月初至11月20日,下降了0.65个百分点至3.65%。而此次降息则是更明显的想压低长期利率,截至11月24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下降到3.48%。
相对于目前吃紧的经济形势,长期利率这种幅度的降低仍然是不够的,中国必须进入降息通道。一方面,目前的名义长期利率仍高于2012至2013年中的平均水平;另一方面,通胀水平的不断下降已经吞噬了近期名义利率的下降,实际利率可能下降非常有限。
刺激的意识束缚逐渐打开
单单一次降息,期望马上对经济产生积极的作用是不现实的。降息一个最大的含义可能在于,两年来一直背负的刺激的意识束缚将逐渐打开。
过去两年面对经济的下行,一直只是采取定向宽松的措施。这种刺激思路体现出对“四万亿”的反思,因为现在很多的问题都被归咎于它,比如部分行业严重的产能过剩,地方和企业债务高涨,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繁荣,等等。但另一方面,也存在明显的矫枉过正,刺激成为了改革的对立面。
经济自有其运行的规律,刺激只是管理短期经济波动的工具,本身并没有好坏。当经济需求大幅萎缩时,自然要用更强的刺激。经济改革是试图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经济增长的潜力。刺激和改革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
刺激意识上的束缚受到两个方面的经济观点影响而不断加强。
第一,一种主流的观点认为,虽然中国经济增速在下降,但经济的结构在改善,比如消费占GDP的比重有所提高。
这里存在两个明显的疑问。首先,消费占比的提高是否是值得追求的经济结构改善。消费占比高,投资占比低会使经济具有更大的波动,除此之外看不出什么别的理由支持一定要进行这种结构改变。这种改变往往只是经济发展处在不同阶段的结果,美国曾经投资占比也高。从长期经济增长看,投资比重的下降会带来增长潜力的下降,因为资本存量增长变慢了。
其次,最近两年消费占比是否真的改善了?如果我们接受在短期经济周期中存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由于中国目前处于经济下降通道,边际消费倾向会比以往高,自然会增加消费占GDP的比重。也就是说,这只是经济下行,收入下降伴随的一个现象,并不属于一种稳定的消费倾向上升。在过去中国的经济周期中都能观察到这一规律,当经济上升时,消费占比会下降;经济下行时,消费占比会提高。
第二,主流的观点认为,经济增长虽然下降了,但就业没有恶化。也许存在一定的服务业改善带动更多的就业,但劳动力人口开始下降可能是掩盖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这几年每年大约有400万—500万劳动力下降,即使工作岗位减少500万也不会出现失业。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过去两年政策并没有对经济做出积极有效的反应,使经济和投资一步步下降。只要这种刺激的意识束缚没有打破,政策的调整总会显得别扭、被动和消极。
加息、降息往往被认为是政策方向的转折标志,对美联储即将到来的加息受到市场无比的关注。中国央行降息这一标志性事件,可能表明在经济的重大压力下,意识束缚被冲破。未来的刺激方式和力度可能会有一种本质的改变。
货币政策重回总量调控
过去两年不能说政策完全没有放松,但只是定向宽松,它试图利用货币政策解决一些经济结构的问题,比如小微企业融资难,支持三农等。如今的降息,意味着货币政策将重回总量调控,未来也可能是定向和总量宽松并用。
用货币政策去解决结构性问题,在其他国家很少见,因为这种政策往往会扭曲市场行为。比如,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高是自然现象,因为它们的风险大,银行自然会根据风险收益原则来发放贷款。如果人为的压低小微的融资成本,只能是让银行背负更多的风险。
定向宽松是在总量政策保持大致稳定的情况下,把一定的资金资源向一些特殊领域倾斜。这不会带来总量的刺激效果,它只不过是拆东墙补西墙。过去两年经济从来没有真正恢复动力,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
中国经济目前既有结构性问题,也有总量低迷的问题,短期内后者更为迫切。结构性问题更应该让财政政策承担,货币政策更适合总量的调节。如今降息带来的总量调控转变,整体经济会更容易受益。
当然,货币政策转向总量调控也意味着刺激的力度会明显大于以前。
经济需要更低的利率
目前的中国经济已经到了非常糟糕的地步,如果不是净出口的超常表现,三季度经济增长大概只有5%左右的水平。投资和工业已经处在多年极低的水平,中国经济需要降低利率水平来刺激私人投资。
最近两个月,长期名义利率已经明显下降,但依然高于2012年的平均水平。而且通缩的风险在加大,通胀的下降使得长期实际利率下降非常有限。再加上经济形势比过往更加严峻,利率水平还需要进一步下降,必须形成持续的降息通道。
之前的政策之所以效果微弱,一個根本的原因是缺乏持续性。这样不仅不能让企业形成稳定的预期,而且还会干扰企业的判断。所以,要想使降息产生本质的效果,必须进入降息周期,也就是说,2015年还需要降息3-4次。
两种明显的误读
降息以后的几天里,银行存贷款利率并没有如期的下降。有媒体报道,由于存款利率可以浮动到基准利率的1.2倍,多家银行尤其是中小股份制银行将存款利率一浮到顶,依然维持3%的存款利率。在贷款端,部分银行对最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仅仅削减20个基点,低于央行降息的40个基点。
基于以上事实,一些观点认为,降息基本是无用的。这是一种明显的误解,这种看法混淆了中国的降息和欧美降息的本质区别。
美国的降息是降低联邦基金利率,这是连接美联储和银行直接的,美联储可以控制的利率。所以,我们看到美联储只要降息或加息,联邦基金利率就会几乎与美联储的目标利率一致。
中国一直把存贷款利率当作基准利率,这在利率没有放开之前,央行基本上是用法令的力量来强制达到对存贷款利率的控制。但自从贷款利率基本放开和存款利率具有一定的浮动上限之后,中国实际上已经没有了基准利率,而存贷款利率只是被近似看作基准利率。因为贷款和存款利率是银行和借款人以及存款人之间形成的利率,央行是不能完全控制的。
所以,目前央行的降息只能说是设定了一个存贷款利率的目标,央行必须采取其他的手段才能完全达到这一目标。比如,央行释放更多的货币,让银行获得更便宜的资金,就给予更低的贷款利率,就可以达到存贷款利率下降的目标。
当然,如果央行只是宣布这么一个降息公告,而没用相应的操作,除了带来了预期的影响外,是不会带来其他的降息效果的。
第二个误解是,认为这种降息将不利于银行的利润,因为存款利率几乎不会有下降,而贷款利率下降了,银行的利差缩小了。
这种看法是完全静态的论点,在短期内可能有一点道理,因为它假设经济没有变化,银行的存贷款规模保持不变,利差缩小才会缩减银行利润。但是,降息之后经济会好于不降息的时候,经济规模会变大,存贷款都会增加。虽然利差缩小了,但存贷规模扩大了,银行的利润反而可能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