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指挥家丁家琳先生二三事
2014-11-28黄凌燕
黄凌燕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广东 广州 510303)
忆指挥家丁家琳先生二三事
黄凌燕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广东 广州 510303)
国家一级指挥家丁家琳先生为前珠影乐团团长,为三十余部电影音乐作曲。一生治学严谨,与人为善。笔者有幸跟随他学习合唱指挥几年,无论在专业上还是做人上都受益匪浅,终生受用。本文从笔者亲身体验的角度,来回忆丁先生生前的做事、做人的几个片段。
丁家琳;指挥;严谨;合唱
无论我至今仍然是多么地不舍,敬爱的丁老师都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2011年的冬至过后,刚接到恩师于前日病逝的噩耗消息时,我正在和朋友在外聚餐,前一分钟还在欢声笑语的我顿时头脑一片空白,整个人被突如其来的悲伤席卷,顷刻,泪流,泣不成声……
我能与丁老师结下师生缘,要感谢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苏严惠老师。2006年,我刚踏入硕士研究生的第二年。苏老师作为访问学者被国家教育部公派前往意大利学习,为了让我的合唱指挥研究方向中的部分面授课程能顺利进行,苏老师赴意前将我“托付”了给丁老师。在接下来近两年的时间里,我同时拥有了两位人生导师的无私教诲和指导,至今,我都仍然为自己的幸运和荣幸心怀感恩之情!!能在人生最重要的求知阶段中遇到丁老师也是我最大的福分。
在没认识丁老师之前,就已经对他的名字如雷贯耳。国家一级指挥家,享受国务院津贴,前珠影乐团团长,曾为三十余部电影音乐作曲……接触了丁老师后,他对学生的和蔼亲切,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对音乐的严谨要求,对生活的积极热爱更使我对这样一位老音乐家产生深深的敬意。
丁老师家中客厅有个黑色柜子,贴墙摆放,高及屋顶。里面整整齐齐地摆放了几千张他多年收集的音乐CD,DVD,种类繁多,应有尽有……有得甚至同一个交响或歌剧作品有4、5个不同乐团和指挥演绎的版本。看得人眼花缭乱。丁老师最让人敬佩的不仅是他的收集,而是他亲自将这些珍贵的资料编入他的电脑系统,而且坚持更新。从专辑名字,作者,演奏者到具体目录一字不落地仔细输入。只要在他的这套系统里输入想寻找的资料关键词,电脑就会告诉你放在柜子的那一行那一列。可见丁老师对待他的工作是多么的细微极致,这样小而琐碎的事哪怕是普通人都觉得很麻烦,但丁老师都能在他日常巨大的工作量中抽空去做并坚持做下来,让人打心眼佩服。
丁老师的家住在珠影大院子里,那时候我去丁老师家上课都要穿过珠影乐团的排练厅门前。院子里时不时会回荡着交响乐团排练的乐声,我有时会自己想象丁老师在给乐团排练的情景会是什么样子的?因为丁老师常说乐团的人很怕他,因为他排练时很凶。我真的没法想象丁老师凶的模样,因为在我跟他上课的那两年间,丁老师都是十分的亲切而有耐心,从没发过一丁点脾气。只有一种情况,会让他老人家生气,那就是吃饭的时候我偷偷地去付了钱。丁老师一上起课来,就忘记了时间,经常一大早开始上课,直至中午将近一点钟时才惊觉午饭的时间快过了,然后师徒几个就在附件的小餐馆吃饭。每次丁老师都抢着买单,从来不肯让我们掏钱,他的原话是这样的“你们还是学生,你们的钱都是父母给的,怎能乱花呢?我就不同,我的钱是我自己挣的,所以饭钱必须由我来付。”不管我们好说歹说,都没有一次让我们“得逞”过。时间一长,我心里着急呀,然后终于有一次我偷偷地溜去付了钱,等到丁老师要掏钱时发现了这事,他当场不高兴了,板着脸半天不说话,当时的我还挺委屈的。现在回想起来这些种种滴滴的情景,自己都会情不自禁的感动流泪。
在我准备自己的毕业音乐会和毕业论文期间,因为要与合唱团实地排练和搜集大量的论文资料。丁老师不顾他常年的脚患,仍顶着烈日天,从珠影大院乘坐地铁亲自到大学城来指导我与合唱团的排练情况。从珠影大院到大学城要转两趟地铁,从大学城地铁口走到华南师大的排练厅还要穿过几条马路和长长的教学楼群,丁老师经常走到汗湿了一大片衣衫,但他从没有也不允许我帮他叫上一辆计程车。我的毕业论文绝大部分的资料都来自丁老师的提供,因为内容涉及广东音乐改编的合唱,甚至有些资料在市面上的出版物都很难搜集到,丁老师将他自己创作和其他作曲家创作的谱稿和他毕生收藏的大量广东音乐相关的文献资料整理出来,统统借给我回家参考,整理这些资料花了他老人家好几天的时间。因为这些珍贵而富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我的毕业论文进行得十分顺利,并获得答辩评审的一致好评。
时间如长河,无声地流过,但沉淀在心底的想念是不会被带走。丁老师的伟大和他对中国电影音乐的贡献不用我来多说,在我脑海里留下最深刻是丁老师日常的一些小事,这些事,它虽小却义重情真。在我的内心深处,丁老师就像我的亲人长辈一般让我牵挂;丁老师的高贵品格是我漫漫人生修行路上的追求。
[1]黎田,黄家齐.粤乐[J].广东人民出版社.
J605
A
1005-5312(2014)23-00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