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2014-11-28徐彩意

教育导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家校心理健康家长

赵 娟 徐彩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提出,要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从而为培养社会主义的优秀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其目标的最终实现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通力合作与密切配合。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就是家庭和学校携手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合力,围绕 “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建立、健全良好的心理机制”这一目标,形成一种相互支持、相互学习、优势互补的协调关系,开展全面性、经常性、双向互动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合作活动。家校合作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完美结合的有效途径。通过家校合作,可以更好地发挥家校双方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保证教育方法、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在时空上的衔接和拓展,能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本研究在调查广州市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家校合作”现状的基础上,试图探讨 “家校合作”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研究方法

(一)被试

从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学校 (中学部)、广州市华颖外国语学校 (中学部)、广州市第六十七中学随机抽取被试。共发放问卷660份 (教师问卷120份、家长问卷540份),回收问卷568份 (教师问卷97份、家长问卷471份),回收率86.06%。有效问卷482份 (教师问卷86份、家长问卷396份),有效率84.86%。

(二)测量工具

采用根据福建师范大学张达红 (2003)、华东师范大学陈源声 (2013)硕士论文中的问卷进行整合、修订后的调查问卷,分教师版和家长版两个版本。

二、结果

由表1可见,90%以上的教师和家长都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或重要。这说明,绝大多数教师和家长已经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但究竟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却只有1.87%的家长表示对心理健康的知识非常了解 (见表2)。

表1 心理健康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表2 家长对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

由表3可见,79.07%的教师和81.31%的家长已经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和家庭的共同责任。此外,无论教师还是家长,选择对方是主要负责人的百分比高于选择自己是主要负责人的百分比。可见,学校和家庭存在相互推卸责任的心理倾向。

表3 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归属

由表4可见,无论教师还是家长,都有90%以上的人认为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展 “家校合作”是非常迫切或迫切的。这说明,家校双方具有合作愿望和合作意识,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的共识。

表4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家校合作”的迫切程度

由表5可见,73.54%的家长和26.74%的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中家长是教师的助手,这不仅反映出家长缺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性,也体现了教师在家校合作中把自己放在优势或支配地位,没有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因而不利于调动家长在合作中的积极性,这不利于家校合作的改善。

表5 家长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表6表明,多数教师对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的积极性是认可的,这一结果与家长的自评结果一致。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与教师的沟通、交流,参与学校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非常高。

从表7中可以看出,家校双方交流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学习方面。相对于家长,教师沟通的内容较均衡,除了学习情况,还会就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话题与家长进行沟通。从表8可以看出,在学业压力已经很大的情况下,仍然有50.25%的家长认为学校应加强学习方面的精力投入,但只有28.28%的家长认为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相比之下,教师对心理健康及习惯方面的重视度较高,体现了教师具有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表6 家长对学校活动 (家长学校、座谈会、家长会等)的参与性

表7 教师与家长交流时经常提到的话题

表8 目前学校最应该加强哪方面的教育

表9表明,影响家长和教师双方进行沟通的最主要因素是工作太忙。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家长和教师在工作中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巨大的压力,工作繁忙是不争的事实。但家长和教师都存在为自己推脱或找借口的现象。家长方面,即使家离学校较远,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与老师的沟通合作;如果文化程度低,则更需要加强与老师的沟通,得到老师的帮助和指导。教师方面,如果真正为学生着想,主动与家长沟通,家长是不会不配合的。同时,从对两种相对的因素 “家长不配合”和 “老师不欢迎”的选择也可看出,家长与教师之间存在一定的误会,亟需真诚沟通。

表9 影响教师、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因素

表10显示,在家校联系渠道方面,大部分教师和家长均认可电话和校讯通在家校合作中的便利性。对于家长开放日和讲座,仅有少数家长和教师 (家长11.36%,教师13.95%)认可其有效性。家长和教师普遍对家访的作用持否定态度,原因却不同。教师认为家访耗时多,效率低;而家长认为教师家访带有功利性,对于单亲家庭而言,还可能会触及隐私。对于邀请家长到校面谈,家长以为会受到批评,在心理上有抵触情绪,建议教师事先做好沟通,避免家长误会。

表10 家校合作联系的各种渠道使用情况

三、讨论

当前教师和家长在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虽已形成一定共识,但在具体实践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合作理念缺乏科学性

调查发现,16.67%的家长片面地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老师的责任,而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这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有5.81%的教师认为没必要与家长合作,这既夸大了学校的作用,又完全忽视了家庭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作用和特有的优势。

(二)合作内容缺乏计划性、系统性和延续性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是连续性和渐进性的,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合作活动遵循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以系统的体系设计出来。但已有的活动内容庞杂零散,随意性较大,缺乏计划性、系统性和延续性,这必将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三)合作方法缺乏互动性

家校合作实践过程中主动权常常掌握在教师手中,家长在合作中处于被动状态,缺少协商解决问题的互动机会,这种不对等的地位不但不能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也无法使教师获得足够的反馈信息,因而使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的效果大打折扣。

(四)合作途径缺乏多样性

家校合作最常见的方式是家长会、打电话等。合作渠道单一已经成为制约家校合作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的重要因素,影响到合作的内容与深度的拓展。

(五)合作机制缺乏规范性

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校没有专门负责心理健康家校合作工作的职能部门,家校合作活动多处于自发、松散状态,缺少专门的组织或机构对其进行总体规划与管理。因此,家校合作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难以落到实处,容易产生推诿现象,从而影响活动组织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六)心理健康活动主体受忽略

在家校合作中,大家关注的都是学校、家长应该怎么做,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主体——学生。学生在各个阶段需要什么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就要开展相应的活动,真正回归到主体需要上。此外,针对特殊情况,如单亲家庭的学生,应制订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计划。

(七)师资力量薄弱

家校合作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一支专业基础知识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质量关系到合作的效果和教育的质量。在调查中发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无论规模还是业务水平,都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优良师资的缺乏,成了制约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瓶颈。

四、建议与对策

为了实现家校携手共同缔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最佳教育环境,家庭和学校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强化合作观念,明确职责,双向互动,协同教育

家庭和学校应牢固树立家校合作的理念,加强合作的计划性、系统性和延续性,努力形成真诚平等、双向互动、同步协调、互惠互信、共同负责的局面,实现既分工又合作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家长应提高参与热情、积极与学校合作;另一方面,学校也应认识到家庭本身所具有的优势是无法替代的,离开了家庭配合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然因孤军奋战而效果甚微。

(二)建章立制,构建家校合作的长效机制

只有建章立制才能构建家校合作的长效机制,保障家长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及监督权,从组织和制度方面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落实。

首先,建议政府教育部门将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纳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体系,作为评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成效的一项重要指标,以评促建,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工作的开展。

其次,建议学校建立专门的组织协调机构,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并任命主要负责人、建立家长委员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领导挂帅,负责统筹规划、整合校内资源、在人财物方面提供充分保障。主要负责人牵头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活动。家长委员会中的专家、学者负责调查反馈合作情况,支持和监督学校做好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再次,可以引入督导组织,邀请心理专家对家校合作进行定期指导和监督,这样会使工作更高效。督导员必须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尤其要具备督导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三)创新家校合作方式,搭建家校合作的网络平台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家校合作的深入开展,我们迫切需要在传统合作方式的基础上,凭借网络平台,积极拓展新渠道,做到与时俱进。如利用家长QQ群、飞信、微信、网络视频等载体,设立家长论坛、学生动态观察等专栏,做到信息共享,为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奠定必要的信息基础。

(四)优化师资队伍

优化师资队伍是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对于学校而言,现阶段的迫切工作是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安排校内外经验丰富的心理学专家通过各种形式帮助教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培训结束后通过正规考核或资质评定方可上岗。

而长远来看,政府部门要鼓励和扶持师范院校或综合性大学的心理学专业来培养相关人才。其次,政府教育部门和心理健康教育协会应出台相关政策和标准,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从业资质,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申请资格、培训要求、任职资格、工作职责等,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称评聘和晋升制度。这些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扩大、优化和稳定将是一个有力的保障。

(五)以家长学校为阵地,提高家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家长学校要帮助家长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根据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协助家长共同解决问题。也可以让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丰富、效果较好的家长介绍经验,这比单纯由学校进行讲授,更有说服力,效果也更好。

(六)发展社区教育

学生的心理发展受到学校之外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就必须进行教育空间的拓展,开展全程、全员、全方位的社区教育。如果教师能够挖掘社区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利用社区活动来安排心理健康教育专题,不仅能够丰富社区文化,而且有利于打造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大环境,进而有利于提高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是 “助人自助”,因此,在家校合作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关注与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良好意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要根据年龄段和学期段设置合适的教育项目,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活动,使学生在情境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在自我体验、自我感悟中产生心灵上的共鸣、理念上的认同,进而内化到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中去,提升自我教育能力。

(八)建立并完善学生的心理档案,完善预警系统

学校可以借助各种专业的心理测评工具开展心理普查,为学生建立跟随学籍档案流动的心理档案。这样一方面能帮助老师和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另一方面可以对存在心理异常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或建议家长转诊治疗,避免因问题发现不及时而造成不良后果,做到防患于未然,又能避免重新收集心理健康信息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在建立心理档案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保密,避免信息外泄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

〔*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 “十二五”规划 (第一批)课题 “家校合作开展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 (编号:11C078)的研究成果。〕

①刘衍玲,臧源,王磊,等.论心理素质教育的家校合作〔J〕 .教育探索, 2007 (4): 102-103.

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EB/OL〕 .中国网, http: //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3/01/content_19492625_3.htm

③陈源声.家校合作理念下中小学心理健康初探 〔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④罗伟娟.关于家校沟通内容和形式的研究 〔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猜你喜欢

家校心理健康家长
关于发起创建“家校共育实验校”的函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