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重工业区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北仑模式
2014-11-28张如平陆颖尔张继胜
张如平 陆颖尔 张继胜
临港重工业区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北仑模式
张如平 陆颖尔 张继胜
北仑是一个“以港而立、依港而兴”的工业新城区,建区以来,根据省市战略部署,大力推进石化、钢铁等临港重工业发展。同时围绕“产城互动、港城互融、城乡互利”的总体方向,大力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大力实施全域城市化的战略,探索出一条临港重工业区城市化建设的特色路子。
图/金川
发展历程
1984年北仑建区,至2002年开发区、北仑区两区合并,是北仑自发发展阶段。在这近20年里,北仑从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体的农副业区域,逐渐发展成为以港口工业为主导的产业功能区。从2002年北仑区和开发区合并到“十一五”末,是北仑城市化发展的初期阶段。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农业占GDP比重降至1.4%,城乡收入差距逐渐缩小为1.93∶1,城市化水平提高到约65%。进入“十二五”时期,北仑步入“全域城市化”发展阶段。明确提出“一区三城”的总体布局,统筹城乡发展,走产城联动、城乡融合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并努力由产业功能为主的工业主导区向综合型城区转型。
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2013年,北仑区地区生产总值达924.63亿元,拥有常住人口约89.2万人,是建区之初的2.95倍。城镇化率从1984年建区初约11%提高到近71%。城乡区域差距不断缩小,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41729元和22605元,城乡收入差距为1.85∶1,比2000年的2.33∶1大大缩小,低于省市平均水平,统筹城乡发展走在全省前列。非农化水平明显提升,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下降到2013年的1.2%,比建区之初降低30.2个百分点。
城镇空间布局更趋优化。城市框架全面拉开,“一区三城”(即中央生态区、中部城区、滨海新城、滨江新城)城市格局初步形成,单一产业功能区稳步向综合型城区功能转型,城区、产业、港口布局更加合理。主城区建成区面积是建区之初的12.4倍。中心城区商务商贸功能显现,六大商务楼宇陆续建成。滨江新城承接主城区外溢,定位“海上客厅、国际门户”,引进一批高端海洋服务和城市功能项目。中央生态区发挥城市绿肺功能,生态涵养作用日益突出,真正体现了城市与生态的和谐共融。
城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区港联动、城乡一体、客货分离的区域交通体系基本成型。公共设施更加健全,体艺中心、公共图书馆、港口博物馆等投入使用。空气质量提升、内河水质治理、森林绿网建设等生态提升工程取得一定成果。先后获得全国环保模范城区、ISO14000国家级示范区、全国循环经济先进区等荣誉称号,今年5月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区创建技术评估。
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和村村通公交,等级公路通村率和硬化率率先实现100%,城乡供水、供电、污水和垃圾处理的网络化体系初步形成,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大管网供水。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100%,养老保障实现人群全覆盖,职工、居民、新农合城乡三项医保参保率分别达到92%、98%和99.4%。公共卫生与社会医疗更加均衡,2013年底全区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88家,其中社区卫生服务站68家,村卫生室124家,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全覆盖;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深化。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被评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和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
经验做法
回顾北仑城市化建设历程,可以发现,作为一个功能相对单一的工业区,北仑的城市化建设有其特殊性。北仑城市化积累的经验做法,可资同类型区域城市化建设借鉴。
以人为本——着力关注人的城市化。北仑新型城市化坚持以人为本,着重关注“人的城市化”。一是有序推进人口市民化。一方面,有序推进本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着力提高失地农民综合素质,使之融入城市化生活模式。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外来优秀人力资源,通过出台“1+N”的人才政策,鼓励高素质人才扎根北仑,优化人口结构;探索实施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制落户政策,鼓励优秀外来务工人员落户北仑,并通过培训和氛围营造,使之真正融入北仑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实现发展成果共享,北仑坚持“发展为民享”的理念,每年将80%的新增可用财力用于公共事业投入,用于改善民计民生,让新老北仑人、城市农村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三是重视城市内涵提升。北仑注重促进城乡居民“角色转换”和“意识塑造”,促进新老北仑人的和谐共融,形成独特的北仑城市文明。政府层面积极探索“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模式,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水平。
全域布局——拉开城市发展大框架。北仑新型城市化注重规划引领、全域布局的原则,在空间上创造性提出“一区三城”的战略规划,极大拉开了城市发展的框架,拓展了城市化空间。一是规划先导。“一区三城”突出组团发展、集约发展的原则,实现城市化发展的全域布局,也体现了城市发展与生态区的和谐共融。二是确定功能。通过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完善城市综合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品位、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实现由以产业功能为主的工业主导区向生活与生产功能并重的综合型城区转型。三是招商带动。北仑城市化进程是典型的招商引资、外来资本投资驱动的类型,历年来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批重大城市建设项目,以项目引领快速支撑城市化建设,提升城市产业和服务功能。
产城互动——坚持生产与生活并重。把产业作为城市化的动力和支撑。北仑作为传统的工业主导区,其城市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产城互动、互促的过程。一是坚持产城布局的融合。谋划推进“一区三城”战略布局的同时,北仑提出“一带一区一城六基地”的九大产业基地战略布局,在空间上实现了产业和城市的全域谋划和空间落地,实现了产城布局全覆盖。二是注重产城互动和港城互动。北仑传统产业以临港产业为主导,港口建设与城市发展也紧密相关,北仑注重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增强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着力破解产业发展带来的城市环境以及港口发展对城市交通等方面带来的压力。近年来,积极推进临港产业转型升级,注重引进新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同时积极推进城区禁货,着力缓解疏港交通与城市交通混杂的问题。三是重视城市经济培育发展,历来北仑的二产占比高于三产,依托“一区三城”城市发展载体,北仑积极建设富邦、银泰等城市综合体,建设综合性商务楼宇,制订高端服务业扶持政策,做大做强创新型、服务型产业等城市经济,取得了一定进步。
生态为先——城市与生态并蒂花开。北仑区临港产业集聚,不可避免地给环境承载能力和资源支撑能力带来了巨大挑战。北仑牢牢树立“生态立区、生态为先”的发展理念,坚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昙花一现”的繁荣。一是筑起绿色发展的生态屏障,规划明确重点、优化、限制、禁止开发区域范围,按照“产业准入高端、资源配置节约、环保设施共享、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推进开发建设。严格把握空间准入、总量准入和项目准入“三位一体”环境准入制度,坚决对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实施“一票否决”。建立全过程、立体式的环境监管体系,强化对污染排放重点企业、水、空气、土地等进行全天候、全时制、全方位、多层次“三全一多”监管。二是大手笔投入生态建设,将实现“蓝天、碧水、绿地”作为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十二五”以来,空气质量提升、内河水质综合治理、绿网建设、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修复五大提升工程累计投入生态建设资金超100亿元,每年生态环保投资占GDP比重3.5%以上。三是加速推进转型升级,坚持铁腕治污、刚性汰劣,切实提高生态治理水平的同时,变末端治理为源头减量、全过程控制,倒逼企业转型升级。不断完善“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区域大循环”的循环经济“北仑模式”,推进区域余热利用、中水回用、伴生资源和固废综合利用三大循环网络建设,今年成为全省第一家通过验收并批准命名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城乡一体——推进城乡统筹化发展。北仑把城乡统筹、城乡资源的公平配置及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作为衡量全域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标志,并作为工作重点加以突破。一是促进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重点推进道路交通、水电等设施以及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的城乡一体化进程。二是创新特色的新农村建设,北仑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实现“就地城市化”。重点推进九峰山成片连线新农村建设并成为全省样板,围绕创新城市开发建设和管理体制,积极推进农村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集中改建,累计建成农村社区服务中心99个,获评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区。三是促进城市有机更新,坚持合理布局、有序推进、保护开发的原则,坚持防违、控违、拆违并举,有序推进城中村、老小区和背街小巷的整治改造,注重实施城市街景改造和道路升级改造。对有历史文化底蕴的特色建筑,采取保护修葺措施,保留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
北仑城市化发展虽然取得较大的成就,但城市发展水平与工业化进程仍有差距,在城市综合功能、形象品味、人口结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展望未来,北仑要结合中央、省、市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立足实际,进一步提高城市化质量和水平。一要发挥规划统领作用,更加注重布局优化;二要促进产城融合发展,更加重视“三生共融”;三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提升城市品质;四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更加突出城乡统筹。
为宁波北仑区发改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