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现中国梦

2014-11-28史美玲

世纪桥 2014年4期
关键词:中国梦马克思主义

史美玲

摘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也持续不断地向前推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理论支持。中国梦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坚持、继承、发展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长期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经历长期奋斗历程,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也会是一种新的创举和创造。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全过程,要立足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坚持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夺取小康社会胜利,奋发实现中国梦。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梦;伟大复兴

从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就流行着这样一个时尚名词---中国梦。“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民生活幸福安康。[1](P.5)“中国梦”的第一要义,就是完成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经济快速、良性、健康发展,人民积极广泛参与国家生活,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得到显著提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就要从人民的切身利益出发,进而提升全社会的幸福指数。它是古老的中华文明大国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更高阶段演进的新里程。只要能够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文明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为了求得一个美好的目标,实现民族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推进生产力不断提高,使人民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不再担忧,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就要力图实现中国梦。[2](P.31-32)要实现中国梦是等不来,要不到的,要依靠双手去创造和实现,依靠我国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依靠正确的理论,身体力行,来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国梦,还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是中国梦实现的路径与科学方法。[3](P.19-20)

从我国进入近代以来,外国侵略者仗着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人民从此被奴役被压迫,面对这种深刻的民族危机,我国社会各阶层的先进分子开始探索民族和国家的出路,力图找出救亡图存的道路。但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都没有取得过什么真正意义的成功。在这个低迷的时候时候,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给中国带来光明、带来希望,它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继而诞生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使得中国梦的实现呈现出伟大历史转机。从此,人民抛弃过去,历史和人民郑重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最强大的精神武器,思想武器来进行奋斗,中国梦的实现终于找到了正确的出路!

(一)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诞生160多年来之所以保持旺盛生命力,为人类的进步和社会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因为它具有科学的精神内核、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实践的本质特性。[4](P.27-29)

中国共产党正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完成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伟大历史任务。在新中国成立后,党正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经过数年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社会主义建设。[5](P.40)历史一再证明,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历史也必将再次证明,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就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向前进。

(二)“中国梦”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精髓。为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显著的提高,实现物质极大丰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最终进入到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者最崇高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中国梦,一脉相承,指引我们朝着更美好的目标前进。

(三)“中国梦”和马克思主义目标指向的高度融合统一

中国梦”的提出,深刻描绘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线以及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和不懈奋斗的历史,凝聚了广大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所做出的各种各样的努力。[6](P.23-24)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始终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重任。“中国梦”表达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努力奋斗的共同理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华民族目标指向的高度融合统一。

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实际,开眼看世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高瞻远瞩的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思想,力图要比前人更有所作为。无论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初衷,还是从先哲们不断探索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践的终极目的来分析论证,中国的中国梦思想都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7](P.35-36)它从一个全新的视觉,多维的角度重新审视了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行动纲领。

(四)马克思主义是实现中国梦历史的必然选择

通过考察中国近现代史,可以深切感悟到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八十余年间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从太平天国到洋务运动,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再到新文化运动,各个阶层的仁人志士为寻求民族复兴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都以失败告终。实现中国梦的主要历史障碍是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剥削奴役中国人民,历史证明,不触动旧的生产方式不从根基触动统治阶级的统治,自强运动、旧式农民起义、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和旧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都无法改变中国的命运,无法实现人民民主。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中的先进分子在作了种种探索以后,以血泪的事实最后归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强大的思想武器才是中华民族的救国武器。[8](P.11-12)毛泽东同志曾经形象地说:“几千年以后看马克思,就像现在看孔夫子。”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空洞、僵化、刻板的教条理论,实践性、发展性、创造性是其鲜明特点。因为它是被历史检验了的真理。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作指导取得了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胜利。当家做主的人民初步实现了社会主义的中国梦。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有心理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9](P.19)这充分指明了理论创新和发展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理论创新和发展从来都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而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为“中国梦”勾画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赋予了更加明确的民族使命。

今天,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让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充满机遇与挑战。一方面,“风景这边独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信息化、全球化条件下意识形态斗争更加尖锐复杂,国际形势复杂多变。[10](P.6)这就为我们娴熟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处理社会主义道路上所面临的问题,夺取小康社会的全面胜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是加强党的理论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战略决策,必需引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一步深入。把社会主义建设好,首先要解决好党的思想路线问题,实践、发展、创新,不断擦亮马克思主义思想武器,更好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实现中国梦就有坚强的思想保证。[11](P.55-56)我们党从来都很重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学习,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过程中,全党同志都应该做“建设者”、“研究员”、“责任人”,既“脚踏实地”,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又要不断无时无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创新,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中国梦”不仅寄托和抒发着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意志情怀,更昭示着中华民族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崇高理想和美好未来。因此,实现“中国梦”,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新境界,从实现“中国梦”的客观视角和时代立场去理解和把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可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从而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李高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J]. 理论探索,2011,(5) .

[2]刘婷婷.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 [J].学理论,2011,(20) .

[3]邓麟庆.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07,(6) .

[4]冷溶.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方向 [N].人民日报,2008-12-26.

[5]潘坤.时代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的几点 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5) .

[6]曹建文.站在新起点上砥砺前行[N].光明日报, 2011-10-18.

[7]赵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探析 [J].前沿,2011,(2).

[8]贾丽艳.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J].锦州师 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罗家云.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实现历史性飞跃的理论 和实践[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3,(2).

[10]汪玉奇.当代国际中国共产党人与中国梦[J].农业 考古,2013,(1) .

[11]罗名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N].宜 春社会科学——社科普及之窗专刊,2012.

[责任编辑:胡 悦]

猜你喜欢

中国梦马克思主义
浅析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发展状况
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