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花生覆膜滴灌种植技术要点

2014-11-28吕宏靖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4年7期
关键词:苗期管理播种花生

吕宏靖

摘要:针对现有花生覆膜播种机械化种植的农艺环节及花生生长各阶段的特点,结合昌图县花生生产经验,探讨花生从播种到收获各个环节的技术要点,为辽宁省花生覆膜滴灌农业工程项目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覆膜滴灌;花生;播种;生长特点;苗期管理

中图分类号:S5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4)07-0070-02

花生既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优质蛋白质资源,也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及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发展方向。由于东北大豆已经被国际种业集团的转基因大豆攻陷,花生作为油料作物将成为我国油料安全的最后保障。播种是花生生产种植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花生种植机械化不仅可以提高生产率、解放劳动力,而且能提高生产效益、促进增产增收。覆膜种植具有保温、保墒、促进花生早熟、增产等作用,是我国花生生产的一大特色,己在我国各大花生主产区广泛推广。近年来,昌图县开展了节水滴灌农业工程项目,但花生覆膜滴灌种植技术能否增产增收,主要取决于农机与农艺的结合程度。

1 机械播种技术要求

花生机械化播种属于精量播种,播种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1 选择地块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耕层松软、土壤肥力较高、保水保肥能力较强的沙壤土或轻沙壤土地块。应在冬前深耕整地,早春顶凌耙地。同时,在清明前施足基肥。墒情不足应开沟浇水,待水渗下后覆土整平。

1.2 播种时间

根据品种特性、栽培制度和自然条件确定播种时间。通常中晚熟品种在15~18 ℃时播种,早熟品种在12~15 ℃时播种,地膜覆盖播种可提前10 d左右。

1.3 播种深度

一般播深为5 cm,误差应小于规定播深的20%。当地温较低或土壤湿度大时,可以浅播,但不小于3 cm;反之播种深度可加大,但不超过6 cm。墒情较差且沙性较大的地块,播后需及时镇压。

1.4 播种密度

一般穴距为13.5~15.5 cm,误差值小于规定穴距的15%。土壤肥力好的地块种植密度可大些,肥力差的地块种植密度可相应小些。

1.5 喷洒除草剂

利用播种机的喷药功能喷洒除草剂。每667 m2用45 mL 90%乙草胺兑水60 kg均匀喷雾。

2 种子处理

用于覆膜栽培的花生品种应为适于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品种。种子剥好后应剔除霉烂颗粒,并进行播前催芽。用400 ℃温水浸种2 h后,利水、透气、保温放一晚。催芽时可在温水中掺入多菌灵,起到药剂拌种杀菌作用。

3 适量施肥

锦州市农科所郭锦明连续3 a跟踪6种花生种植模式的生产情况(见表1),在施肥方面得到如下结论:在3个肥量处理中,多肥的平均产量最高,但对开花数量和根瘤生长发育有一定抑制作用;少肥的2个处理虽然平均产量比多肥处理少5.2 kg/667 m2,但对花生的生长发育、开花及根瘤发育一直起促进作用,并且投资少、成本低。从经济效益角度看,少肥处理(N 7.5 kg/667 m2、P2O5 5.0 kg/667 m2,K2O 7.5 kg/667 m2)较为合适。不同地区的土壤结构不同,营养成分也不同,因此最适施肥量应根据当地土壤实际情况和种植经验确定。

4 苗期管理

在花生顶土时,及时在其上方开一个直径40~50 mm的圆孔,随即在膜孔上盖40~50 mm厚的土堆,以保温保湿。当幼苗再次顶破土堆时,将苗株周围多余的土撤至垄沟;采用膜上覆土引苗栽培或采用先覆膜后打孔的模式时,当幼苗顶裂土堆现绿后,将播种行上方的土(堆)撤至垄沟。

齐苗后每隔一周左右检查并抠出压埋在膜下的枝叶,连续进行3~4次。未施盖种农药的地块应注意防治蚜虫和蓟马。

5 中期管理

5.1 防治叶斑病

一般田植株叶斑病的病叶率达5%~10%(7月上、中旬)、高产田(>6 t/hm2)自始花开始叶面喷施多菌灵+代森锰锌混合液,连喷2~3次(高产田3~5次),间隔10~15 d。在盛花期前后结合防病,叶面喷施稀土豆粒宝(1 130 mL/hm2)或钛微肥。

5.2 防治虫害

7—8月份注意防治棉铃虫危害。结荚后注意防治蛴螬、金针虫。

5.3 适时防徒长

当花生主茎高400~450 mm时,及时叶面喷施壮饱安(300 g)或多效唑(100 mg/mL)药液,防止植株徒长倒伏。徒长较轻的地块,亦可喷施烯叶醇(2 000倍)+多菌灵(800倍)复配液,既可防病又可防徒长。

6 后期管理

6.1 叶片施肥

花生应长期进行叶片施肥。7月初左右为结果期,每667 m2用磷酸二氢钾50 g、锌肥50 g兑水15 kg,叶面喷施2~3次;7月下旬以后为荚果成形期,每667 m2用过磷酸钙1 kg、尿素50 g兑水15 kg,喷施2~3次。这样施肥可促进花生早熟,提高成熟度。

6.2 浇饱果水

遇到秋旱及时轻浇润灌饱果水,以养根保叶,增加荚果饱满度;遇涝及时排水,以防烂果。

7 适时收获

清除田间残膜。覆膜花生一般比露地栽培提早10 d左右收获。一般情况下,地上部分茎叶生长停止,顶部2~3片复叶明显变小,茎叶转黄,中部叶片逐渐枯萎脱落;多数荚果果壳变硬,网纹明显,内果皮海绵组织干缩变薄,中果皮由黄褐色转黑褐色;颗粒饱满,呈现品种固有色泽时,即可收获。

8 结语

目前,昌图的花生覆膜种植方式已经被当地农户广泛采用,将节水滴灌农业项目的覆膜滴灌技术与现有的种植方式结合起来,是确保花生产量的关键。滴灌在解决作物缺水问题的同时,还能及时施肥。在花生不同生长阶段提供相应的水分和肥力,能够提高花生产量。花生后期管理时的施肥可采用滴灌方式,但精量施肥等诸多问题有待研究探讨。只有客观严谨的实践和总结,覆膜滴灌种植技术才能在辽宁省花生生产中起到稳产、增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智猛,胡文广,许婷婷,等.中国花生生产的发展与优势分析[J].花生学报,2005,34(3):6-10.

[2] 付国琪,杨貌亮.花生覆膜播种机械化技术要点[J].山东农机化,2009(4):27.

[3] 黄晓群.推广花生覆膜栽培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南安市美林街道办事处农业服务中心[J].福建农业,2011(1):18-19.

[4] 彭贵喜,孙亚文,刘刚.花生覆膜大垄双行机械化栽培技术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9(3):122-123.

[5] 吕小莲,刘敏基,王海鸥,等.花生膜上播种技术及其设备研发进展[J].中国农机化,2012(1):89-92.

[6] 陈捍军,刘金波,李红梅.花生覆膜高产高效规范化栽培新技术[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20(6):116.

摘要:针对现有花生覆膜播种机械化种植的农艺环节及花生生长各阶段的特点,结合昌图县花生生产经验,探讨花生从播种到收获各个环节的技术要点,为辽宁省花生覆膜滴灌农业工程项目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覆膜滴灌;花生;播种;生长特点;苗期管理

中图分类号:S5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4)07-0070-02

花生既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优质蛋白质资源,也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及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发展方向。由于东北大豆已经被国际种业集团的转基因大豆攻陷,花生作为油料作物将成为我国油料安全的最后保障。播种是花生生产种植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花生种植机械化不仅可以提高生产率、解放劳动力,而且能提高生产效益、促进增产增收。覆膜种植具有保温、保墒、促进花生早熟、增产等作用,是我国花生生产的一大特色,己在我国各大花生主产区广泛推广。近年来,昌图县开展了节水滴灌农业工程项目,但花生覆膜滴灌种植技术能否增产增收,主要取决于农机与农艺的结合程度。

1 机械播种技术要求

花生机械化播种属于精量播种,播种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1 选择地块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耕层松软、土壤肥力较高、保水保肥能力较强的沙壤土或轻沙壤土地块。应在冬前深耕整地,早春顶凌耙地。同时,在清明前施足基肥。墒情不足应开沟浇水,待水渗下后覆土整平。

1.2 播种时间

根据品种特性、栽培制度和自然条件确定播种时间。通常中晚熟品种在15~18 ℃时播种,早熟品种在12~15 ℃时播种,地膜覆盖播种可提前10 d左右。

1.3 播种深度

一般播深为5 cm,误差应小于规定播深的20%。当地温较低或土壤湿度大时,可以浅播,但不小于3 cm;反之播种深度可加大,但不超过6 cm。墒情较差且沙性较大的地块,播后需及时镇压。

1.4 播种密度

一般穴距为13.5~15.5 cm,误差值小于规定穴距的15%。土壤肥力好的地块种植密度可大些,肥力差的地块种植密度可相应小些。

1.5 喷洒除草剂

利用播种机的喷药功能喷洒除草剂。每667 m2用45 mL 90%乙草胺兑水60 kg均匀喷雾。

2 种子处理

用于覆膜栽培的花生品种应为适于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品种。种子剥好后应剔除霉烂颗粒,并进行播前催芽。用400 ℃温水浸种2 h后,利水、透气、保温放一晚。催芽时可在温水中掺入多菌灵,起到药剂拌种杀菌作用。

3 适量施肥

锦州市农科所郭锦明连续3 a跟踪6种花生种植模式的生产情况(见表1),在施肥方面得到如下结论:在3个肥量处理中,多肥的平均产量最高,但对开花数量和根瘤生长发育有一定抑制作用;少肥的2个处理虽然平均产量比多肥处理少5.2 kg/667 m2,但对花生的生长发育、开花及根瘤发育一直起促进作用,并且投资少、成本低。从经济效益角度看,少肥处理(N 7.5 kg/667 m2、P2O5 5.0 kg/667 m2,K2O 7.5 kg/667 m2)较为合适。不同地区的土壤结构不同,营养成分也不同,因此最适施肥量应根据当地土壤实际情况和种植经验确定。

4 苗期管理

在花生顶土时,及时在其上方开一个直径40~50 mm的圆孔,随即在膜孔上盖40~50 mm厚的土堆,以保温保湿。当幼苗再次顶破土堆时,将苗株周围多余的土撤至垄沟;采用膜上覆土引苗栽培或采用先覆膜后打孔的模式时,当幼苗顶裂土堆现绿后,将播种行上方的土(堆)撤至垄沟。

齐苗后每隔一周左右检查并抠出压埋在膜下的枝叶,连续进行3~4次。未施盖种农药的地块应注意防治蚜虫和蓟马。

5 中期管理

5.1 防治叶斑病

一般田植株叶斑病的病叶率达5%~10%(7月上、中旬)、高产田(>6 t/hm2)自始花开始叶面喷施多菌灵+代森锰锌混合液,连喷2~3次(高产田3~5次),间隔10~15 d。在盛花期前后结合防病,叶面喷施稀土豆粒宝(1 130 mL/hm2)或钛微肥。

5.2 防治虫害

7—8月份注意防治棉铃虫危害。结荚后注意防治蛴螬、金针虫。

5.3 适时防徒长

当花生主茎高400~450 mm时,及时叶面喷施壮饱安(300 g)或多效唑(100 mg/mL)药液,防止植株徒长倒伏。徒长较轻的地块,亦可喷施烯叶醇(2 000倍)+多菌灵(800倍)复配液,既可防病又可防徒长。

6 后期管理

6.1 叶片施肥

花生应长期进行叶片施肥。7月初左右为结果期,每667 m2用磷酸二氢钾50 g、锌肥50 g兑水15 kg,叶面喷施2~3次;7月下旬以后为荚果成形期,每667 m2用过磷酸钙1 kg、尿素50 g兑水15 kg,喷施2~3次。这样施肥可促进花生早熟,提高成熟度。

6.2 浇饱果水

遇到秋旱及时轻浇润灌饱果水,以养根保叶,增加荚果饱满度;遇涝及时排水,以防烂果。

7 适时收获

清除田间残膜。覆膜花生一般比露地栽培提早10 d左右收获。一般情况下,地上部分茎叶生长停止,顶部2~3片复叶明显变小,茎叶转黄,中部叶片逐渐枯萎脱落;多数荚果果壳变硬,网纹明显,内果皮海绵组织干缩变薄,中果皮由黄褐色转黑褐色;颗粒饱满,呈现品种固有色泽时,即可收获。

8 结语

目前,昌图的花生覆膜种植方式已经被当地农户广泛采用,将节水滴灌农业项目的覆膜滴灌技术与现有的种植方式结合起来,是确保花生产量的关键。滴灌在解决作物缺水问题的同时,还能及时施肥。在花生不同生长阶段提供相应的水分和肥力,能够提高花生产量。花生后期管理时的施肥可采用滴灌方式,但精量施肥等诸多问题有待研究探讨。只有客观严谨的实践和总结,覆膜滴灌种植技术才能在辽宁省花生生产中起到稳产、增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智猛,胡文广,许婷婷,等.中国花生生产的发展与优势分析[J].花生学报,2005,34(3):6-10.

[2] 付国琪,杨貌亮.花生覆膜播种机械化技术要点[J].山东农机化,2009(4):27.

[3] 黄晓群.推广花生覆膜栽培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南安市美林街道办事处农业服务中心[J].福建农业,2011(1):18-19.

[4] 彭贵喜,孙亚文,刘刚.花生覆膜大垄双行机械化栽培技术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9(3):122-123.

[5] 吕小莲,刘敏基,王海鸥,等.花生膜上播种技术及其设备研发进展[J].中国农机化,2012(1):89-92.

[6] 陈捍军,刘金波,李红梅.花生覆膜高产高效规范化栽培新技术[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20(6):116.

摘要:针对现有花生覆膜播种机械化种植的农艺环节及花生生长各阶段的特点,结合昌图县花生生产经验,探讨花生从播种到收获各个环节的技术要点,为辽宁省花生覆膜滴灌农业工程项目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覆膜滴灌;花生;播种;生长特点;苗期管理

中图分类号:S5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4)07-0070-02

花生既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优质蛋白质资源,也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及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发展方向。由于东北大豆已经被国际种业集团的转基因大豆攻陷,花生作为油料作物将成为我国油料安全的最后保障。播种是花生生产种植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花生种植机械化不仅可以提高生产率、解放劳动力,而且能提高生产效益、促进增产增收。覆膜种植具有保温、保墒、促进花生早熟、增产等作用,是我国花生生产的一大特色,己在我国各大花生主产区广泛推广。近年来,昌图县开展了节水滴灌农业工程项目,但花生覆膜滴灌种植技术能否增产增收,主要取决于农机与农艺的结合程度。

1 机械播种技术要求

花生机械化播种属于精量播种,播种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1 选择地块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耕层松软、土壤肥力较高、保水保肥能力较强的沙壤土或轻沙壤土地块。应在冬前深耕整地,早春顶凌耙地。同时,在清明前施足基肥。墒情不足应开沟浇水,待水渗下后覆土整平。

1.2 播种时间

根据品种特性、栽培制度和自然条件确定播种时间。通常中晚熟品种在15~18 ℃时播种,早熟品种在12~15 ℃时播种,地膜覆盖播种可提前10 d左右。

1.3 播种深度

一般播深为5 cm,误差应小于规定播深的20%。当地温较低或土壤湿度大时,可以浅播,但不小于3 cm;反之播种深度可加大,但不超过6 cm。墒情较差且沙性较大的地块,播后需及时镇压。

1.4 播种密度

一般穴距为13.5~15.5 cm,误差值小于规定穴距的15%。土壤肥力好的地块种植密度可大些,肥力差的地块种植密度可相应小些。

1.5 喷洒除草剂

利用播种机的喷药功能喷洒除草剂。每667 m2用45 mL 90%乙草胺兑水60 kg均匀喷雾。

2 种子处理

用于覆膜栽培的花生品种应为适于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品种。种子剥好后应剔除霉烂颗粒,并进行播前催芽。用400 ℃温水浸种2 h后,利水、透气、保温放一晚。催芽时可在温水中掺入多菌灵,起到药剂拌种杀菌作用。

3 适量施肥

锦州市农科所郭锦明连续3 a跟踪6种花生种植模式的生产情况(见表1),在施肥方面得到如下结论:在3个肥量处理中,多肥的平均产量最高,但对开花数量和根瘤生长发育有一定抑制作用;少肥的2个处理虽然平均产量比多肥处理少5.2 kg/667 m2,但对花生的生长发育、开花及根瘤发育一直起促进作用,并且投资少、成本低。从经济效益角度看,少肥处理(N 7.5 kg/667 m2、P2O5 5.0 kg/667 m2,K2O 7.5 kg/667 m2)较为合适。不同地区的土壤结构不同,营养成分也不同,因此最适施肥量应根据当地土壤实际情况和种植经验确定。

4 苗期管理

在花生顶土时,及时在其上方开一个直径40~50 mm的圆孔,随即在膜孔上盖40~50 mm厚的土堆,以保温保湿。当幼苗再次顶破土堆时,将苗株周围多余的土撤至垄沟;采用膜上覆土引苗栽培或采用先覆膜后打孔的模式时,当幼苗顶裂土堆现绿后,将播种行上方的土(堆)撤至垄沟。

齐苗后每隔一周左右检查并抠出压埋在膜下的枝叶,连续进行3~4次。未施盖种农药的地块应注意防治蚜虫和蓟马。

5 中期管理

5.1 防治叶斑病

一般田植株叶斑病的病叶率达5%~10%(7月上、中旬)、高产田(>6 t/hm2)自始花开始叶面喷施多菌灵+代森锰锌混合液,连喷2~3次(高产田3~5次),间隔10~15 d。在盛花期前后结合防病,叶面喷施稀土豆粒宝(1 130 mL/hm2)或钛微肥。

5.2 防治虫害

7—8月份注意防治棉铃虫危害。结荚后注意防治蛴螬、金针虫。

5.3 适时防徒长

当花生主茎高400~450 mm时,及时叶面喷施壮饱安(300 g)或多效唑(100 mg/mL)药液,防止植株徒长倒伏。徒长较轻的地块,亦可喷施烯叶醇(2 000倍)+多菌灵(800倍)复配液,既可防病又可防徒长。

6 后期管理

6.1 叶片施肥

花生应长期进行叶片施肥。7月初左右为结果期,每667 m2用磷酸二氢钾50 g、锌肥50 g兑水15 kg,叶面喷施2~3次;7月下旬以后为荚果成形期,每667 m2用过磷酸钙1 kg、尿素50 g兑水15 kg,喷施2~3次。这样施肥可促进花生早熟,提高成熟度。

6.2 浇饱果水

遇到秋旱及时轻浇润灌饱果水,以养根保叶,增加荚果饱满度;遇涝及时排水,以防烂果。

7 适时收获

清除田间残膜。覆膜花生一般比露地栽培提早10 d左右收获。一般情况下,地上部分茎叶生长停止,顶部2~3片复叶明显变小,茎叶转黄,中部叶片逐渐枯萎脱落;多数荚果果壳变硬,网纹明显,内果皮海绵组织干缩变薄,中果皮由黄褐色转黑褐色;颗粒饱满,呈现品种固有色泽时,即可收获。

8 结语

目前,昌图的花生覆膜种植方式已经被当地农户广泛采用,将节水滴灌农业项目的覆膜滴灌技术与现有的种植方式结合起来,是确保花生产量的关键。滴灌在解决作物缺水问题的同时,还能及时施肥。在花生不同生长阶段提供相应的水分和肥力,能够提高花生产量。花生后期管理时的施肥可采用滴灌方式,但精量施肥等诸多问题有待研究探讨。只有客观严谨的实践和总结,覆膜滴灌种植技术才能在辽宁省花生生产中起到稳产、增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智猛,胡文广,许婷婷,等.中国花生生产的发展与优势分析[J].花生学报,2005,34(3):6-10.

[2] 付国琪,杨貌亮.花生覆膜播种机械化技术要点[J].山东农机化,2009(4):27.

[3] 黄晓群.推广花生覆膜栽培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南安市美林街道办事处农业服务中心[J].福建农业,2011(1):18-19.

[4] 彭贵喜,孙亚文,刘刚.花生覆膜大垄双行机械化栽培技术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9(3):122-123.

[5] 吕小莲,刘敏基,王海鸥,等.花生膜上播种技术及其设备研发进展[J].中国农机化,2012(1):89-92.

[6] 陈捍军,刘金波,李红梅.花生覆膜高产高效规范化栽培新技术[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20(6):116.

猜你喜欢

苗期管理播种花生
多少堆花生
蔬菜栽培常见灾害及预防措施之研究
浅析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舒玛栎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初探
栾树种子育苗技术探析
塑料大棚番茄早熟栽培技术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去哪儿了
林业育苗与苗期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