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特点新趋势及新对策
2014-11-27文聪
文聪
摘要: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的总体思想状况、影响因素、改进对策作了较全面的阐述。以期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新难题、新挑战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路径。
关键词:总体状况 影响因素 新对策
1 当代大学生思想的总体状况
1.1 总体评价 积极向上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普遍认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信任中央,对国家前途充满信心;二是普遍有强烈的成才意识,希望服务于社会。
1.2 思想状况 大学生思想状况表现为五强五弱:一是个性特征强,承受能力弱。他们有较强的独立意识,但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不成熟。二是主体意识强,集体观念弱。他们尊崇自我意识、自我选择,合作意识、集体观念需加强。三是参与意识强,辨别能力弱。他们向往民主,有强烈参与意识,但对复杂社会认识简单、片面。四是认同感强,践行能力弱。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有较好认同,但自我判断、自我评价较欠缺。五是时代感强,责任意识弱。他们渴望变革创新,自我实现,但社会责任感较弱。[1]
1.3 思想新特点 当代大学生最突出的特点是:主体性、独立性、选择性和观点多样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影响大学生思想的因素增多,当代大学生最新特点是:高、大、快、强。所谓高就是指开放程度高;所谓大就是指信息量大;所谓快就是思想变化快;所谓强就是个体意识强。
1.4 思想新趋势 当代大学生思想新趋势是:政治需求更加直接,成功需求更加强烈,文化需求更加多样,社会需求更加广泛。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新趋势密切相关的是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因素,这些心理因素是:生理成熟期前移,心理成熟期却后移;心理矛盾增多,身心发展不同步与不协调比较普遍。这些因素导致了当代大学生思想上出现了新特点和新趋势。
1.5 行为标准 正因为当代大学生思想上出现了以上新特点和新趋势,所以他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上采用以下标准:一是更多采用“与国际接轨”的标准,而不是“中国特色”标准;二是更多采用批判的标准,而不是建设的标准;三是更多采用市场经济的标准,而不是传统道德的标准;四是更多采用具体利益的标准,而不是抽象的政治标准;五是更多采用生产力标准,而不是意识形态的标准。
2 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的因素
2.1 国际大环境的深刻影响 ①多元经济环境。市场经济推崇多元经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大量的教育资源。同时,市场经济诱发了青少年思想混乱和价值观扭曲,我们的教育在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荣辱观和价值观方面显得苍白。②多元文化环境。观念大碰撞、思想大活跃、文化大交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在这个大环境中,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交织,先进文化、有益文化与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并存,增加了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思想的难度。③多元利益环境。伴随着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以及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出现了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化、利益需求多样化、利益主体多元化,大学生家庭贫富差距扩大,为兼顾大学生各方面的利益、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加了难度。
2.2 国内环境的深刻影响 ①家庭环境的影响。独生子女家庭因居住环境的日趋封闭,致使青少年的交往范围也日趋缩小,同伴关系缺失,严重阻碍了青少年正常的社会化发展。单亲式家庭使青少年缺乏父母其中一方的关爱,造成了身心创伤和性格变异,很难和同学们融洽相处。流动式家庭因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常年在外地打工,缺失了父母的亲情,严重影响了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②市场化的社会环境。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的效率、社会财富的积累及挖掘人才的潜力上,具有明显优势。但是,市场经济也给大学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社会上人们不择手段追逐金钱,诚信缺失。反映在国民经济上出现了腐败的增加,反映在党政干部队伍上出现了权钱交易等不良现象。③个性化的学习环境。现行学校进行后勤社会化改革,实现公寓化管理,推行学分制,对现行学生管理机制,产生很多影响。学生组织形态发生了变化:同班不同学,同学不同班。学生学习环境发生了变化:小型化、分散化和个体化。④数字化生活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正在进入以网络为载体,集无线通讯和远程教学于一体的数字化时代。大学生对网络有严重的依赖性,网络极大地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娱乐方式、交往方式以及语言方式,对他们的学习方法、生活态度、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3 改进策略
3.1 高校教师层面 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科观念。很多大学生面对与日俱增的就业压力,认为想在社会上立足,要想使自己有所发展,必须依靠真才实学即“专业知识”。而这种知识使得大学生过多地把注意力和精力投入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很多学生还不断的自我加压,梦想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这样的学生的专业知识算是不错的。高校的扩招,就业压力的膨胀,使得这些本来就过度关心自己前途和将来的大学生,不愿意面对现实,不愿面对当前暂时的困难;便“掩耳盗铃”般生活在“自己的大学真空中”自欺欺人,不求上进。[2]②多了解学生,多研究学生,找到共鸣点。贴得越紧,教育的活力越强,说服力越大。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找准思想教育与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结合点,运用学生的语言,联系学生身边的事例,采取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着眼于“大道理与小道理统一,用大道理管小道理,从小道理升到大道理”。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着眼于在讲究方式上引导,增强实际效果上下功夫。用易于理解、易于接受的生动语言,讲明道理,理顺情绪,增强实效。③要研究重大课题。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教育工作面临以下重大课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回答:第一,如何在国内思想文化多元、多变、多样特点日益明显的形势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思想阵地;第二,如何在高校师生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不断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第三,如何在西方国家凭借经济科技优势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文化扩张的压力下,既坚持借鉴人类的优良文明成果,又有效抵御不良思想文化渗透和西方敌对势力分化、西化的图谋;第四,如何在互联网加速发展的条件下,有效占领网络新阵地,形成网上舆论强势;第五,如何建立健全既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又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高校思想教育的观念、体制和机制。
3.2 当代大学生层面 ①构建高校思想教育网络平台。目前,网络已经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中,如果一味强调互联网的负面影响,禁止学生上网或关闭网站的方法是不足取的,在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也是做不到的。优化网络环境,创建优质校园网站。高校思想教育者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改变观念,以创建优质校园网站为契机,调动电教、网络、人文教师各方面的力量,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养,调节他们的行为有重要意义。建设网上集体社区为核心的虚拟校园,营造集体归宿感。②开展各种社团协会,营造集体凝聚力。2011级畜牧与兽医班,人数不算多,里面有3年制专科生和绝大部分5年制专科生。按道理说,这种班级课不好上,学生也难凝聚。但事实上恰好相反。在该班的墙上,贴出了他们班自己发起的一个倡议:每晚7:30-9:00,在教学楼310室自习。凡是参加学习的同学应遵守约定的纪律,安静、认真地学习。上面附有班上一大部分同学的签名以及学校同意的签章。
3.3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当代大学生 高校思想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实现从理论向观念的转化。高校思想教育应采取课堂教学和校园网络等形式,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社会理论向个人观念的转化,使其内化为大学生群体的普遍价值标准和自觉意识。第二,实现从观念向行为的转化。价值观念决定价值行为,但是不等同于价值行为。通过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平时学习以及就业进一步强化价值观念,引导大学生把价值观念转化为具体的价值行为。第三,实现从规范向自觉的转化。由外在规范促成的行为是被动的、短暂的,而内在的、自觉的行为是持续的、稳定的。高校教育要通过抗震救灾斗争取得重大胜利、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神州七号载人飞船飞行圆满成功等重大事件,引导大学生由外在的遵守向自觉行为转化。
参考文献:
[1]田建国著.当代大学德育走向[M].泰山出版社,2010:107.
[2]靳诺.民办高校学生德育专题研究[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14.
[3]谭秀森主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M].泰山出版社,2010:131.
[4]齐欣,赵田峰著.中国教育调查[M].九州出版社,2005:65-67.
[5]李镇西,焦晓骏著.教师的智慧[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82-83.
[6]冯克诚总主编.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与论著选读[M].人民武警出版社,2011: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