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等数学课程设置改革

2014-11-27于河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课程设置高等数学改革

于河

摘要:本文通过对经管类院校高等数学课程设置现状的分析,结合21世纪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经管类高等院校及相关专业高等数学课程设置改革的设想。

关键词:高等数学 课程设置 改革

伴随着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被分为研究型和职业型两大类。在职业型教育中,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革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其关键环节是课程结构体系的调整,课程设置正是课程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数学课程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高等数学课程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数学在经济领域的应用日益深入。经管类院校以培养高等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为主要目的,高等数学是经管类院校的一门十分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对人才培养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成为处理经济技术领域专业问题的关键。

目前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焦点主要有两个:第一是观念的改变,中心内容是在大学中高等数学教育处在什么位置上;第二是课程本身的改革,突出的是高等数学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的改革。我国高校扩招以来的十几年间,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教育对象发生了变化,专业也进行了很大的调整,高等数学课程的内容体系和教学方式,特别是教学理念都需及时转变以更好的适应这个转型。只有从教育思想到教育内容上进行彻底的改革才能更好的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

课程设置改革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课程内容的改革。先看看我国目前高校高等数学课程设置的现状,并提出课程设置改革的一些看法。

1 经管类院校高等数学课程设置的现状

长期以来,经管类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的设置向理工科院校看齐,强调数学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理论性,重视数学基础,忽视了知识的应用;重视理论推导,忽视了数值计算,重视系统的完整,忽视了整体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老教材内容上重视理论推导、证明,轻视计算演练,导致学生不知道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运算中,进而形成数学无用的观点。新编教材吸取了以前的经验教训,大量删除了理论证明,加入计算或某些结论,这又让很多结论失去了扎根的土壤,学生感觉一头雾水,尤其对想考研究生的同学更是百害无一利。②老教材知识体系完整,理论性强却忽略了实际应用,也没有将现代的数学思想、数学观念和数学方法融入其中。新编的各类经济数学教材虽然注重了应用,加入很多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的内容,但很多是为了应用而应用,使得学科体系尤其是应用部分前后联系不够密切,很难对学生专业课的学习起到辅助作用。③不同专业数学课程配备不合理。最初是所有的经管类专业全部开设一年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各开半年。随着应用型大学的定位逐渐明朗,各专业带头人为了增加专业课的实践课时大肆删减数学课学时和教学内容。还删掉了一些重要的高等数学课程,使得一些专业课(如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统计学等)教师无法正常顺利地进行教学。④数学教学与计算机教学脱节,堵住了学生应用现代教学手段的大门。比如线性代数中求行列式的运算或微积分中的复杂积分运算,单纯数学方法非常麻烦,需要很多技巧,而应用计算软件计算非常便利。⑤数学三大门基础课顺序安排不当,使得数学基础课的部分教学内容衔接不畅。比如概率论往往安排在线性代数后面而不是微积分后面,而概率论的好多内容需要微积分知识解释,在经过半年时间后,微积分遗忘了,概率中用到时,老师就会花大量时间复习微积分知识。

现在的经管类专业中,还在学高等数学课程的,教材基本都换成了经济数学教材;为了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也大量削减了高等数学内容。但正是这种浅薄的实用主义观念,使得教材水平参差不齐,不仅降低了这门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还影响了学生对后继课程的学习,影响了学生严密逻辑思维的形成,影响了学生处理问题科学方法的形成。

2 经管类院校高等数学课程设置的原则

基于高等教育改革中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国家教委提出了“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高等数学课程设置也应该贯彻这一原则,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来设置学习课程、安排教学内容、优化知识结构、运用信息手段,努力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

高等数学课程设置应当突出实际应用,突出为专业课服务,这才符合数学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在改革中既要注重理论的基础性、思辨性,也要增强理论的说服性,摒弃繁杂的理论推导,加强数学在实际当中的应用。但在实践中我们既不能片面理解“适度够用”原则,认为仅仅满足专业课学习的需要就够了,削弱数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能无限夸大数学的地位和作用,脱离人才培养目标的实际。毕竟数学就是基础应用学科。

高等数学课程设置改革不仅是教学内容的改革,也是课程的构建问题。数学课程应该以数学过程为基础,同时兼顾专业课的需要。我们如何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讲解方式让数学课不再抽象难懂呢?我们希望学生通过高等数学的学习学到什么呢?重要的是知识结论还是得出知识的过程?数学既然是基础课,如何在专业课方面起到基础作用呢?如何提高其应用地位呢?学校的任务不应该仅仅决定哪些数学课程对于学生是必不可少的,更重要的是去选择哪些过程可能会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以及怎样实现这些过程。

在经管类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高等数学教育不仅要注重数学在专业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更要注重在人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中数学知识和素养的基础性地位;不仅要注重数学基础概念、基本方法和数学思想的教学,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经济问题的基本技能。因此高等数学课程设置改革的根本主要可归纳为两点:加强学生数学修养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3 经管类院校高等数学课程设置的改革内容

首先,加强数学教研室和专业教研室的沟通与联系,提高数学教师对专业课内容的了解程度,根据专业需要改革数学课程内容,合理安排课程开设时间。

如果数学教师不知道专业课的哪些部分用到数学哪些知识,就无法确定数学知识讲解重点、难易程度,也不能确定用到哪些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同时,数学知识作为应用基础应该先于相应的专业课开设,有利于学生将两者结合。因此积极开展数学课与专业课教学教研室的合作很有必要。

其次,合理设置不同数学课程的教学顺序以及数学课和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顺序。

不同的数学课程应该注重知识前后的连贯性,并遵从由浅入深的原则。比如一般院校都会按照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的顺序开设这三门课程,但线性代数和微积分知识的联系几乎没有,而概率论用到很多微积分知识,所以我们应该把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的顺序调换一下。另外在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涉及到大量的复杂运算。如果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就上算法语言课,并在计算机基础课中加入一些软件的应用,就可以在高等数学中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或数学实验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计算机结合的重要性,解决的复杂计算问题,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兴趣和能力。

第三,要合理设置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

在前面大致内容和上课顺序确定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根据课程设置原则和要求具体确定高等数学授课内容了。这内容包括讲授的学科,学科中的具体内容、思想方法、内容深度等。

经管类专业高等数学的课程设置主要以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主修课,部分专业会开设数学建模等课程。根据不同的专业需要选择不同的学科,必修还是选修;同一门课程要求掌握的不同程度;教材中设定不同深度的内容供学生根据需要自主选择自学;化抽象理论为实际应用;注重简单计算练习以利掌握方法,并结合信息技术辅助复杂计算。

仅仅设置了合理的课程体系和结构,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程改革只是走了形式上的改革,成效不会明显的。只有将合理的课程体系和结构与崭新的、恰当的教学内容相配套,与优秀的教师讲解相结合,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参考文献:

[1]王爱云,张燕.高等数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数学教育学报,2002,11(2).

[2]曹广福,叶瑞芬.谈谈高等数学教材内容与体系的改革[J].大学数学,2008,24(1).

[3]马宝艳,胡淑娟.论民办高校文科高数教学改革[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9).

[4]范自强,陈满乾.论高等数学教材改革的必要性[J].中国电力教育,2010(15).

[5]于涛.工科数学教材创新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8).

[6]赵华新.从教材改革入手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1(3).

猜你喜欢

课程设置高等数学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