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院校文化导引创新就业教育模式实践与探索
2014-11-27陈勇
陈勇
摘要:国际航运业发展对航海院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航海院校在学生就业教育中,以文化导引创新就业教育模式,融“航海文化、军事文化、企业文化”于一起,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就业教育文化氛围,不仅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而且能有力地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提升学生国际人才市场竞争力,促进了航海院校毕业生就业。
关键词:文化引导 就业教育 探索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航运业发展对高素质船员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同时也对航海院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满足航运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也成为了航海院校就业教育创新的动力和源泉。航海院校在学生就业教育中,以文化导引创新就业教育模式,融“航海文化、军事文化、企业文化”于一起,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就业教育文化氛围,不仅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而且能有力地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提升学生国际人才市场竞争力,促进了航海院校毕业生就业。
以航海文化导引就业教育资源“共同体”
航海类专业按照国际海事组织(IMO)颁布的《STCW公约》的要求,确立了职业能力和就业岗位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标准。为了履行国际公约要求,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突出航海文化在就业教育中的核心地位,高度审视航海文化在培养符合国际海事公约、具有国际竞争力、胜任远洋船舶操作和管理岗位的航海专业人才工作中的重要性,以航海文化导引就业教育国际化资源,不仅形成了就业教育的文化特色,而且确保了航海类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国际化,让更多的毕业生进入国内外知名航运企业就业。
1、航海文化交流,丰富就业教育资源
为适应国际航运市场的需求,引导师生学习和借鉴海外航海教育的办学理念、培养模式,促进人才培养更好地走向国际化,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与新加坡海员联合会、森海海事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中新(南通)国际海事培训中心”。“中新国际”的建成,是学院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一项重要成果。学院充分利用这一平台,与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等海外航海院校进行了互访和交流。应邀出席亚洲航海高级论坛,与马来西亚海事学院签署了建立跨国合作院校伙伴关系备忘录,与新加坡海事学院建立了师生互访意向。此外还邀请“中新国际”的海外培训师为学生开展拓展训练。近年来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已有近千名毕业生,在海外100多家国际知名航运企业(如:马士基、OCEANTANKES、新加坡丽星邮轮、台湾长荣海运等公司)工作,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毕业生在国际海员市场的竞争力和知名度。
2、航海文化搭桥,形成就业教育“共同体”
充分利用江苏省航海学会“落户”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的有利资源,联合举办了“航海人才需求与培养工作研讨会暨南通航院2012届航海类毕业生双选会”。成功开启了“航海文化搭桥,政、企、校搭建就业教育‘共同体”的先河。
3、航海文化节,催熟就业教育成果
融“技能竞赛与展示、科普宣传、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于一体的航海文化节,是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文化导引就业教育模式创新”的又一载体。通过校内成功举办航海文化节的深厚积淀,催生了一批就业教育成果。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在首届全国海员技能大比武活动中被江苏海事局授予优秀组织奖,20名参赛选手获得优秀学生荣誉称号,在第二届全国海员技能大比武活动中荣获团体总分第二名。航海文化节还催生了招聘会模式创新。在航海类的招聘会上采用了“情景”招聘新模式,以技能展示的形式,让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有直观的第一印象,从情景招聘会的效果来看,受到用人单位好评,90%的航海类学生当场被企业签约录用。
以军事文化导引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新机制
半军事管理是参照军事管理结合培养高等航海人才的需要,逐步创造出来的一套适合于培养航海人才的制度、方法,以达到学生既有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也具有海上防御军事知识的目的。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以军事文化为导引,努力营造航海类专业的职场氛围,培养学生冷静、机智、果敢和沉着等航海类专业行为特质,在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机制创新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1、确立学生职业素养的半军事管理理念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在半军事管理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基本目标的确立上,遵循航海院校的文化传统、高等教育的规律和学生的时代特点,突出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中心,服务于航海专业学生培养目标,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和职业期待,把半军事管理与培养强烈的爱国热情、高度的组织纪律性相结合,与培养良好的军政素质和坚毅果敢、勇于挑战的意志品质相结合,与引导职业取向和职业素养的形成相结合,与锻炼和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水平相结合,促进优良校风和学风的形成,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海人才。
2、建立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组织文化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以科学理性的精神,推进制度文化建设。以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大条例”为依据,结合船员的职业环境特点和要求,修订了《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半军事管理实施办法》,将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当中的一日生活制度、内务卫生制度、军容风纪制度、军事训练制度、请销假制度、值勤检查制度、例会制度、公告制度等进行细化,形成了具有航海院校特色的制度、标准。
3、以半军事管理营造专业特色的职场氛围
半军事管理的持续推进,成为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就业教育和锤炼学生职业素养的有力抓手和有效形式。2012年2月,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的《半军事管理--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教育管理的有力抓手》,获得了江苏省高等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创新奖”。对此,江苏远洋、厦门海隆、上海中船等航运企业给予了高度认同和赞许,并在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长期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学生的“订单”比例达到53.8%。
以企业文化导引就业教育的评价体系endprint
校企合作已经成为航海教育的主流培养模式。引入企业文化,形成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合作评价的良好氛围,不仅有利于培养航海类专业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有利于航海教育服务企业科技进步,有利于毕业生“零距离”就业,更有利于构建航海院校就业教育的评价体系。
1、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学生专业技能是就业能力的核心内容,航海类专业学生在校除了要取得三副、三管轮适任证书外,还要通过适任评估和考试,取得国际海事组织(IMO)认可的专项培训证书和适任证书。这些证书都是由国家海事局主考,真正实现了教考分离。证书的取得,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就业和就业质量。为此,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政校企于一体的理事会,下设了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遵循国际公约和国家海事局颁布的《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评估大纲》的要求,结合航运企业提供的专业人才市场调查统计分析、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规格要求等。在评审环节,邀请有海上资历的高级船员(大副以上)参加,对培养目标、培养规模、课程设置、课程教学时数和学分、实践教学以及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等进行审核。保证了人才培养适时对路,确保航海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模均衡的发展。
2、企业高管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一方面,航运企业通过专业建设委员会、建立订单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安排船东到校面试学生、派员住校管理等形式,全程参与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过程、监督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评价人才培养的效果。另一方面,学院重视并采纳企业的评价,根据企业的专家们提出的意见,适时调整理论与实践教学计划,尽力满足企业对人才培养的特殊需求。目前,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委员的成员中有50%来自江苏远洋、南京远洋、厦门海隆等多家企业的高管和高级船员,他们在人才培养和评价上与学院的专家一样具有话语权,他们的评价直接影响所在企业对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数量和质量的需求。
3、企业全程评价学生就业能力的满足度
校企的紧密合作,建立了稳固的供需关系,不仅为教育资源共享带来了便利,为校企文化的结合提供了平台,而且为企业度身打造航海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航运企业纷纷利用校企合作的有利契机,从新生入学开始,采取多种方式,推介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让学生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的标准,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满足度。江苏远洋等多家企业在学生中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和班费,每年为学生发放奖助学金在26万元以上,企业通过建立奖助学金制度,考核学生专业知识、英语学习的能力和水平;厦门海隆等企业为订单学生制作有“海隆”特色的准员工制服,以此考核学生对订单企业的认同度、忠诚度;上海森海、厦门海隆、北京中海等企业,安排海外船东到校培训和测试学生,分层次、分批次挑选学生派往欧洲、新加坡、日本等船公司实习和任职。现在,“海隆班”、“南远班”、“森海班”等名称在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内已经叫得很响,不仅成为航运企业的在学生中推销自己的“名片”,而且也是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能力满足度高的有力例证。企业全程跟踪和评价学生就业能力满足度,这对提高航海人才的市场竞争力十分有益,也为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就业教育、构建就业教育的评价体系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作者单位: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