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宣翻译译者素质研究
2014-11-27李雪梅
李雪梅
摘 要:世界经济步伐的加快使我国的国际贸易规模逐渐扩大,外宣翻译成为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对外交流的主要途径,外宣翻译译者的地位也逐渐得到重视,从而对翻译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外宣翻译译者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外宣翻译译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关键词:外宣翻译;译者;素质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特别随着我国国际经济和政治地位的提升,对外翻译工作越来越频繁的应用于社会活动中,翻译译者的主体性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与传统的翻译相比,外宣翻译的材料多通过媒介对外进行传播,实现中外文化的交流。但值得关注的是,在我国,由于外宣翻译人员素质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导致翻译工作出现许多错误,也给对外宣传带来了诸多不便。
1 外宣翻译译者存在的问题
(1)专业功底不足
许多外宣翻译人员在翻译时,没有对原文词义进行详细地考究,就草率的进行翻译。使得翻译的译文不仅质量不高,而且还影响了翻译整体的传播效果。在进行汉译英的翻译时,有的译者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汉语的原意,导致要表达的问题不清楚。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和具有普遍性的,比如许多企业推介广告的英译文就存在这种问题。
(2)中外文化鸿沟
许多外宣翻译译者对待中外文化有着不同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导致他们的文化素质也不同,许多中文里的词句被翻译成英文后不仅会失去原来的意思,甚至会产生误解。例如在中国的运动比赛中,观众为了给运动员鼓舞士气,都会喊"加油",如果"加油"被生硬的翻译成英文,显然会造成歧义,因此外宣翻译译者在进行翻译时,要充分的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的减小中外文化的鸿沟。
(3)缺乏责任心
作为一名外宣翻译人员,仅仅具有高学历、丰富的海外求学经历和较强的英语驾驭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有的外宣翻译人员在翻译的过程中不求甚解,没有对翻译工作认真对待,虽然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也不能很好地完成译文的翻译工作,责任心的缺乏也是译者素质不高的表现。
2 外宣翻译译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外宣资料的翻译工作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命运,甚至会影响国家的形象,因此作为一名外宣翻译译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己的个人素养和综合素养。
(1)培养译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职业忠诚意识
要使翻译工作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翻译工作者就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外宣翻译者的工作不仅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也有利于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外宣翻译者赋予了艰巨的使命,通过大量的外宣资料翻译可以有效地提高中国在国际的影响力。不仅如此,外宣资料翻译也体现了中外文化交流和人文环境建设。坚决杜绝翻译中的低级错误、整顿翻译译员队伍、规范翻译标准,外宣翻译工作者只有具有一丝不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提高外宣材料的翻译质量。
(2)夯实译者专业知识
这是对所有外宣翻译译者提出的要求,作为一名外宣翻译工作者,只有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和娴熟的翻译技巧,才能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外宣翻译资料一般比较注重语言的修辞,翻译工作者要充分地领会到语言中包含的美,通过自己的理解和专业知识将这种美传达出来,因为不同的语言在词汇形式表达和结构上存在着本质的差别,这就要求翻译者具有较高的语言功底,只有驾驭好语言才能翻译的精确,翻译工作者要格外注意资料中出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问题,避免曲解原文的主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对译者的资格认定、级别认定和译者译本的认定
在我国没有对译者进行强迫的资格认定的政策,许多译者没有通过翻译水平的资格考试,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没有对译者进行严格的把关。
译者的级别代表了其专业能力和相应的等级,社会上的翻译错误并没有因为有了相应的资格认定和考核而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我国应该大力地对翻译工作者进行普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规范严格的等级认定制度。
我国的翻译单位层次不齐,翻译资料适用的场合也不同,为了使翻译译本达到规范化和正规化,能够适应于比较重要的场合,就应该建立相应的认定机构,对译本的质量进行严格的认定,只有把好行政关和学术关,才能使我国企业具有良好的世界形象,从而更好的走向为世界服务的道路。
3 总结
在对外开放的形势下,外宣翻译人员要做好翻译工作,就要对各个领域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只有切实提高翻译人员的自身综合素质,才能在翻译时做到准确、规范和地道。只有提升中国外宣翻译的实践水平和理论研究,才能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起到良好的推进对外宣传的目的,让世界充分了解中国。
参考文献:
[1]宋晓思.略谈外宣翻译现状和译者素质培养[J].华章,2013,(3):79-80.
[2]熊英.我国外宣翻译存在的不足及其成因分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2):142-145.
[3]李芸,李珍凤.试析外宣翻译人才的基本素质[J].华章,2013,(13):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