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诊断价值

2014-11-27彭赛蛟陶锡东浙江省台州市中医院台州318000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4年6期
关键词:特异性阳性率抗体

彭赛蛟 陶锡东 王 敏(浙江省台州市中医院,台州 318000)

SLE是多因素引起的一种累及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自身抗体出现为特征,该病起病缓慢,疾病初期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对本病的诊断除了依据临床症状,结合实验室自身抗体的检查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多数研究者认为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可减少漏诊和误诊,但由于实验方法的局限性,不同检测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有所不同,目前很少有关于不同检测模式对SLE的诊断评估,本文从抗核抗体谱(Antinuclear antibodies,ANAs)中筛选出6个与SLE相关性好的指标,以期评估不同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对SLE的诊断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68例SLE组和56例其他AID患者,均来自2010年9月~2012年9月我院风湿科就诊及住院患者。SLE组均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SLE诊断标准,共68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62例,年龄12~51岁,病程3~77个月;其他AID组共56例,包括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23例,干燥综合征(SS)患者30例,系统性硬化症(SSc)患者3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52例,年龄18~55岁;50例健康对照组为同期我院体检者,排除合并全身感染、急慢性肾炎、急慢性肾盂肾炎或免疫性疾病等。

1.2 研究方法与试剂 分别用IIF和定量ELISA检测抗dsDNA抗体,用IIF检测ANA,线性免疫印迹法检测15种特异性IgG类自身抗体(ANA谱3),以上试剂均购于德国欧盟公司。把6个与SLE患者相关性好的自身抗体分成5种模式,分别为ANA、dsDNA、Nucleosome模式;ANA、dsDNA、Sm 模式;ANA、dsDNA、Histone模式;ANA、dsDNA、ARPA模式和Sm、dsDNA的经典模式。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组阳性率间的比较采用四格表χ2检验公式,两种方法检测抗dsDNA抗体相关性分析采用配对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SLE组不同自身抗体模式联合检测之间联合阳性率比较采用多样本率比较的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SLE组与其他AID组及正常对照组各检测指标阳性率的比较 见表1,SLE组和其他AID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各指标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LE组与其他 AID组相比较,抗dsDNA 抗体(IIF、定量 ELISA)、nRNP/Sm、Sm、Nucleosome、Histone、ARPA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 ANA、SS-A、Ro-52、SS-B、Scl-70、PM-Scl、Jo-1、CENP B、PCNA、AMA-M2 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同抗体联合检测模式阳性率的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SLE组各联合检测模式阳性率均高于其他 AID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a、3e联合模式的阳性率高于2a经典联合模式(P<0.05),也高于 3b、3c、3d、3f、3g、3h 联合检测模式。ANA、dsDNA、Sm、Nucleosome、Histone、ARPA 联合检测可以明显提高SLE的检出率。

2.3 两种方法检测抗dsDNA抗体的比较 如表3所示,定量ELISA检测抗dsDNA抗体与IIF检测抗dsDNA抗体结果相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SLE组和其他AID组与正常对照组各检测指标阳性率的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positive rate of detection index between normal control group and SLE & AID groups

表2 SLE患者不同自身抗体联合检测模式阳性率的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autoantibody positive rate in combined detection on SLE patients

表3 ELISA与IIF检测抗dsDNA的比较Tab.3 Comparison of anti-dsDNA detection in ELISA and IIF methods

3 讨论

SLE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该病症状初期不典型,常可累计多器官,疾病早期容易误诊,如早期诊断及治疗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对SLE患者的诊治有重要意义。该病的诊断及评价其活动性常需要寻找标志性的血清抗体[1]。

本研究显示,SLE组与其他AID组ANA的阳性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但SLE组ANA阳性率与其他AID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说明IIF检测ANA只能是筛查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指标,不能作为诊断SLE的特异性指标。有文献表明,ANA阴性的SLE患者存在自身特异性抗体,检测时会有特异性自身抗体阳性表现[2]。本研究显示,6例IIF检测ANA阴性的SLE患者出现特异性自身抗体,其中4例为SS-A阳性,1例Ro-52阳性,1例SS-B阳性。分析原因可能与HEP-2细胞SS-A抗原表达丰度低,或者由于患者体内的SS-A抗体不易与HEP-2细胞SS-A抗原结合等导致免疫荧光染色较弱表现阴性有关。5例特异性自身抗体阴性的SLE患者,IIF检测ANA为阳性,可能和HEP-2细胞包含抗原位点比较多(100~150个),而本实验仅能检测其中的15种特异性抗原,该5例SLE患者可能含有其他抗原有关。

本研究经统计学分析,SLE组与其他AID组相比较,抗dsDNA抗体(IIF、定量 ELISA)、nRNP/Sm、Sm、Histone、ARPA、Nucleosome两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其中抗dsDNA抗体是SLE患者血清中一种能与天然DNA结合的成分,该抗体与SLE高度相关,且阳性率较高,因而是诊断 SLE的标准之一[3,4]。抗Sm抗体在淋巴细胞内与靶抗原结合后可诱导细胞凋亡。抗dsDNA抗体和抗 Sm抗体作为SLE的实验室诊断标准已被确认[5],本文将两种指标作为联合检测的比较标准。

有文献证实联合检测自身抗体可降低SLE的漏诊率[5,6]。但方法较单一,由于特异性与敏感性的不同,少有关于不同联合模式比较的报道,本研究筛选出了6种与SLE相关性好的指标,包括ANA、dsDNA、Sm、Nucleosome、Histone、ARPA。本研究显示,SLE各联合检测模式联合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其他AID组,且各联合检测模式与单项指标检测相比,可明显提高SLE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最大限度减少SLE的漏检率,从而对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最佳时机。从表2可以看出,3a和3e联合检测模式(dsDNA+ANA+Nucleosome)联合阳性率高于其他联合检测阳性率,而在其他AID组的阳性率较低,因此,ANA、dsDNA、Nucleosome联合检测对SLE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抗dsDNA抗体含量会随着病情的恢复而降低,因此定量ELISA检测该抗体更有利于监测患者的治疗效果。本研究比较了两种方法检测抗dsDNA抗体,定量ELISA检测抗dsDNA抗体的阳性检测率与IIF相同,与过去的文献报道不一致[7],与近年来报道比较相近[8,9],可能是现在的 ELISA 试剂质量在不断提高,假阳性率逐渐降低的缘故,特别是欧蒙试剂。

综上所述,不同抗体联合检测有助于SLE的临床诊断,该方法值得肯定与临床推广。

[1]顾有守.系统性红斑狼疮分类标准的改进[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1,18(4):225-246.

[2]Reichlin M.ANA negative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era revisited serologically[J].Lupus,2000,9:116-119.

[3]Kavanangh A ,Tomar R,Reveille J,et al.G uidelines for clinical use of the antinuclear antibody test and tests for specific auto antibodies to nuclear antigens[J].Arch Pathol Med,2000,124(1):132-133.

[4]Hochberg MC.Updating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revised criteria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Arthritis Rheum,1997,40(9):1725.

[5]王兰兰,许化溪.临床免疫学检验[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74-297.

[6]李 俊,罗 娇,徐 巍,等.多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价值及意义[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9(4):390-393.

[7]张 玲,李慧源,黄 新,等.酶联免疫吸附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dsDNA抗体方法的比较[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9,24(5):80-81.

[8]史晓敏,阎振林,隋宝环,等.两种检测抗双链DNA抗体方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价值比较[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2,35(8):742-745.

[9]汪光蓉,王媛鑫,王 强,等.四种方法检测抗dsDNA抗体的对比分析[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2,27(3):113-118.

猜你喜欢

特异性阳性率抗体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不同类型标本不同时间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分析
抗BP5-KLH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BOPIM-dma作为BSA Site Ⅰ特异性探针的研究及其应用
重复周围磁刺激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效果
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肝病相关抗体阳性率调查及其临床意义
密切接触者PPD强阳性率在学校结核病暴发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儿童非特异性ST-T改变
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中的诊断阳性率与鉴别诊断
乙肝抗体从哪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