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真人电影赋予原画设计的正能量
2014-11-27周致欣顾杰
周致欣+顾杰
[摘 要] 本文以真人电影演员的刻苦、敬业、精益求精的精神,独特个人表演风格,细腻表演及地域文化特征等方面,探索对原画设计正能量的思考,即怎样体会原画师是优秀的演员与出色的画家完美结合体;我们在套用表演模式的同时,怎样重点关注特定环境和特定人物来设计,在追求共性的同时别丧失了个性;怎样正确理解原画设计的夸张与变形及原画设计与地域文化结合方面;力图以笔者自己的视角解读原画设计。
[关键词] 真人电影表演;原画设计;正能量;表演风格;地域文化特征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天津市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动漫艺术与天津地域文化的发展与共赢”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D12029);2012年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科研发展基金一般项目“动画产业建立产学结合实训基地的研究与实践”最终成果(项目编号:sk12-16)。
无论是对于电影专业,或是动画专业的学生,表演课都是必修的一门课程,近年来随着各大高校对动画表演课的课程体系、授课手段等方面都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与改革,所以动画表演课程体系也日臻完善,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很多动画表演课还是沿袭电影表演的话剧与舞台艺术等进行教学,而与动画制作中最重要的原画设计环节联系较少,抑或是对表演在原画设计的重要性方面认识不够,所以本文结合真人电影表演谈谈对原画设计的几点想法。
本文探讨的原画设计是一个泛指的概念,而非具体指代实际表现在纸上或者数字化的形象,它是一种思维过程,是画家在进行动画创作时所表现事物行为过程并反映其行为特征的一种构想。
一、真人电影演员的刻苦、敬业、
精益求精的精神带给原画设计人员的正能量 一部优秀的影片必然成就一个或几个出色的演员,反过来,演员表演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影片的票房与质量。86版的《西游记》之所以成为几代人的经典之作,与“唐僧师徒”四人的精彩表演密不可分,杨洁导演曾经对章金莱说过:“西游记不是我个人的,留芳扬名的不是我,而是你们,等西游记成功了,你们也火了。”的确,章金莱的刻苦敬业表演给后人塑造了经典的孙悟空形象,也正是《西游记》助推了章金莱事业的巅峰。
导演与演员是伯乐识千里马,是彼此能带来正能量的关系,记得笔者在上高中时观看赵本山、董洁主演的《幸福时光》,当时全班同学看的热泪盈眶,佩服董洁饰演的盲女形象传神到位,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人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认识董洁,喜欢上董洁。
我们知道原画师是优秀的演员与出色的画家完美结合体。这里并非要求原画师具有真人电影演员那样表演到位传神、那么能打、那么有技巧,但至少具有指导好那种能力的潜质,做到给动画制作人员示范时能传情达意,拿捏好角色的性格特征。同样,这里的画家并非指大师,而是如真人演员那样刻苦敬业,苦练绘画基本功。我们看到优秀的演员都是靠实力征服观众的,原画设计人员在具体勾画设计稿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不是形画不准就是动态结构不舒服,反复修改仍然达不到理想的程度,只好改变初衷或者草率处理,这都反映出绘画水平不扎实以及造型能力的欠缺,好比真人演员一样掌握的基本技能不全面一样,表演就会有瑕疵。笔者的学校就有幸请来了章金莱老师,在跟学生们讲解拍摄西游记的艰辛历程中,使学生们自觉不自觉联想到自己的专业,在创作时要坚持再坚持,意识到任何事都没有人随随便便成功的,必须树立刻苦、敬业、精益求精的原画创作激情与态度。
在一部动画片的制作中,原画师是每个角色的主要动作的创作者,相当于真人电影的演员,是导演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部动画片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一个怎样的镜头画面,又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都是原画师的主观感受问题,同时也是艺术再创作。
但原画师还是与真实的演员不同的,他们不是以自身的形象和动作与观众直接见面,而是用自己的智慧和画笔,去塑造动画片里的各类角色,赋予静止的角色形象以生命和性格,使他们栩栩如生地生活在荧屏、银幕上。这就要求原画师既是优秀的演员,又是善于揣摩角色的画家。
伴随着动画片的商业化,在表现形式上也更加贴近真人电影,同时由于动画电影能弥补真人电影表演的不足,可以运用夸张的动作和表情来满足观众的想象力,因此这也就要求原画师的职责更加的富有表演性。在经典动画片《猫和老鼠》中没有什么对白,基本都是靠表演来展现故事情节,还有早些年梦工厂的动画片《小马王》也是如此,这些都说明了表演在一部动画片的重要性,势必影响到原画设计这一环节。
作为一名原画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角色动作分析,好比优秀的演员会饰演不同的角色一样,这些都需要借鉴优秀演员的正能量,才使得作品取悦于观众,让观众有一种美的享受。
二、真人电影演员的独特个人表演风格
带给原画设计的正能量 真人电影演员的独特个人表演风格是演员在长期的表演中而形成的,其他人所不具备的,包括演员的气质、外形、声音、幽默感等。
演员的气质是一种内在的与生俱来的情感传递,比如影帝陈道明就适合饰演霸气的帝王,著名演员王刚很适合演绎和珅等反面角色,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适合,并不是不能演其他角色。影院热播的国产片中黄渤出演的占了很大一部分,如《人再囧途之泰囧》《西游·降魔篇》《101次求婚》,其还是延续了《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等疯狂系列的语言声音特色——浓厚的山东方言特色,闻其声知其人。美国著名喜剧大师卓别林,也因其相貌和形体动作的特征,使他成为国际驰名的富有喜剧表演才华的巨星。喜剧演员陈佩斯也以其独特的相貌和特有的形体动作成为观众喜爱的喜剧演员。日本动画大师手冢治虫在其动画影片《森林大帝》中,通过黑白素描和水彩的绘制手法,表现了森林被破坏的情景,揭示了对自然生态被毁灭的反思。另一位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动画影片之所以被称为“个人风格”影片,不仅在于他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清新脱俗的题材,更在于他那深沉的画风及创作思想,为日本动画开创出全新的风格。在动画影片《千与千寻》中,宫崎骏以其富有想象力与表现力的环境设计,赋予影片独特的色彩和格调,他将传统与现代作为影片叙事环境的舞台,通过环境造型在影片中成功导入了从古代到现代的日本文化,并使其具有崭新的视觉形象。我们在套用表演模式的同时,更要在原画设计时重点关注特定环境和特点人物来设计,在追求共性的同时不能丧失如真人电影表演一样的个性。
三、真人电影演员的细腻表演
带给原画夸张设计的正能量
一部优秀电影往往使人印象深刻与感人的是演员的细腻的真实的表演与内心活动,并非全是大场面、大制作,恢弘的大场面特效制作,更多的是带给观众视觉上的冲击与震撼,并不能真正打动人心。
而初学原画设计的人员盲目套用书里的动作和表演套路,往往忽略角色的细节设计,认为只要按照运动规律和力学原理“走好路”,该有的动作有了就行。尤其在处理“夸张”与“变形”的时候,总是在整段表演中加入很多的弹性变化,忽而大,忽而小,忽而拉长,忽而缩短,甚至总是飞快地运动。这样做非但不能起到夸张的效果,甚至可能会让观众觉得厌烦:“怎么老是一会儿大一会儿小的呀,它正常长什么样我都看不见。”真正的所谓夸张其实是求“变化”!正如真人演员那样把细节、情绪、内心活动等表演出来,做到惟妙惟肖,符合角色特征,有阴才有阳,有静才有动。假如一味地注重角色的“动”,而忽略了“静”的表现,则丝毫无法突出夸张的特点。如《人再囧途之泰囧》电梯偶遇“人妖”一事,并没有太多的对白与镜头去展现,就女子打电话用普通话说了一句:我在电梯遇见两个2B,就因为这句话把大家都逗乐了,原来遇见同胞了,也并不是在泰国所有的漂亮女子都是人妖。使影片达到了更囧的目的。我们在原画设计时可以这样一反常态的设计,切记理解夸张与变形就是挤压拉伸。
我们设计角色的活动,目的当然不是为了在场景内进行模型展示,更不只是为了亮相、摆功架、走台步,或者来一两个舞蹈姿势的镜头,而是为了使其灵活,具有变化,富于表现力,能展现情绪,能说明心理活动,以备我们按照角色之需要去设计并完成其形象之用。同时,这种形象的创造,必须是服从人物性格,并与心理活动紧密相结合的。
四、真人电影演员地域文化特征方面的
表演带给原画设计的正能量 赵本山的影视剧《乡村爱情》系列,尽管被一些专家批为“媚俗”,但不得不承认的确火了东北的二人转与方言,冯巩的《别拿村长不当干部》也展现了天津的地方方言与生活习俗。当然这和演员的精彩表演是分不开的,但是就是因为他们融合了自己家乡的地域文化特征才使观众更加喜欢他们。黄渤在电影中一口的山东味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犹如大家喜欢听郭德纲的相声一样,其实听的是其“卫嘴子”味。还有杨仪导演的《杨光快乐的日子》系列电视剧尽管没有如人期待的登陆央视播映,没能火遍全国,但在天津卫视的收视率还是极高的,整个剧情,包括演员都是满腔调的天津话,还有天津人的动嘴不动口的习惯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些都是值得原画设计人员思考的,我们在创作时是否也考虑增加进去,不仅丰富了动画片的多样性,更传承了地域文化,笔者参与研究的天津市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动漫艺术与天津地域文化的发展与共赢,也在以天津地域文化为切入点探讨动漫艺术传承与发展本土文化,使其达到两者的发展与共赢。
动画电影《兔侠传奇》中主角的原型“兔儿爷”就是一个在津京地区具有神话色彩的玩偶形象。影片并没有克隆“兔儿爷”的传统形象,在继承传统美感的同时,为这个憨厚举止的形象增添了更多亲和力,突出“兔儿爷”吉祥和平的主题。另外,场景中庙会集市、炸糕、传统戏剧、抖空竹等都充满了浓郁的地域特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炸糕是天津的传统美食,而抖空竹是天津民间行香走会中必耍的杂技,这些都能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我们可以多尝试一下在原画设计时多增加一下反映地域文化的元素,最终使影片展现出一种正能量的文化传统精神,我想这也是关注本土化最应该要做的,而绝非仅从外壳方面添加中国元素。我们要借助地域特色、风俗习惯、造型概念等中国元素的民族特色中来表达中国特有的民族风格及文化精髓。诸如飞叉、中幡、杠箱、抬阁、背阁、舞狮、爬高杆、抖空竹、耍花坛、攀杠子、转盘子、口捻子和练皮条等都是老百姓喜爱的杂技节目,这些多运用到动画影片中,势必会引起大家的共鸣。
天津民谣 “杨柳青,抖空钟;杨柳死,踢毽子”就是杨柳青年画抖空竹和踢毽子年画作品的真实写照。
我们可以借助天津的杨柳青年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构图饱满、寓意吉祥、雅俗共赏、色彩绚丽等方面为原画设计人员提供素材与思路,还有泥人张泥塑惟妙惟肖的各阶层的人物造型,我们是否在设计动画形象时也参照一下。
总之,动画艺术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我们在套用日臻成熟的表演模式的同时,期许挖掘更多的表演艺术或者表演细节,来给从事原画设计的人员点滴帮助与启迪,在原画设计人员痛并快乐创作的同时,带给我们无穷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 肖路.国产动画电影传统美学特征及其文化探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 胡青,艾彬.沽上百戏——辉煌的天津杂技[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3] 卢斌,郑玉明,牛兴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11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周致欣(1981— ),女,河北张家口人,硕士,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艺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美术学与动画理论。顾杰(1982— ),男,河南周口人,硕士,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艺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三维动画技术与影视后期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