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经济下就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带来的几点思考

2014-11-26沈炫吟

商业文化 2014年10期
关键词:教育管理高职院校

沈炫吟

摘 要: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在学习、生活、心理、思想等多个层面表现出自身的特点,影响着在职研究生的教育管理。高校要客观正视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现状:教育管理理念落后、教育管理模式陈旧、忽略德育后勤保障、教学管理机制不完善、理论成果转化有待提升等;与时俱进,转变教育管理理念,积极探索,丰富教育管理模式,强化德育,重视后勤服务保障,立足教学,提升院校教育质量,拓展平台,提升教育管理效率等,切实提升教育管理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

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在职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时代意义,它不仅是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也是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高职院校必须要根据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的特点,深入分析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现状,不断思考与探索,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质量。

一、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特点

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与一般院校全日制研究生相比在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制约着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效率。

(一)学习层面

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学习与普通高校全日制研究生存在很大差异。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学习受已有职业与家庭生活等诸多因素制约,表现出自己独特的特点。普通院校研究生以学校学习为主要模式,师从导师学习或者进行自主学习,师生交互性强,学习时间充裕,学习系统性较强,生生合作充分。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学习时间较紧凑,学生在处理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进行学习,时间利用较为充分,将时间成本最大化;虽然也有导师指导,但师生交互性不如普通院校研究生充分;在受职业制约的同时,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学习时间相对自由,不受时间段和场合影响。总之,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学习上具有更大的开放性、自由性、自主性等,有助于在职研究生进行再创造。

(二)生活层面

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是完全的“社会人”,因此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受生活因素影响较大。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基本组建了家庭,他们在承担家庭、社会责任同时进行着学历提升。因此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受家庭社会等因素影响,学习功利性与目的性较强,思考问题的角度既经济又现实,不像普通院校全日制研究生过分依赖家庭完成学业。他们将学业纳入家庭支出,纳入家庭年度计划。总之,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生活上表现出较强的功利性、责任感、独立性等,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更强。

(三)心理层面

受年龄与生活经历等因素影响,大多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心理较成熟,他们独立性强,心理个性化特点显著。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集中时间相对较少,缺乏较强凝聚力,人员相对分散,彼此之间的交流机会少,集体意识相对薄弱,对外界具有一定的排斥性,心理上表现出较强的封闭性。加之学习生活工作等多重因素,往往表现出一定的情绪化。总之,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心理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自我型、排斥性、情绪化等,影响着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的教育管理。

(四)思想层面

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大多生活在社会转型期,大的社会环境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等,他们思想开放并压抑,积极间杂着消极,新旧兼容,体现出极大的包容性,形成了多元思想。总的来说表现出较强的功利主义,自我意识强,思想物化等。

以上几个层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对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的教育管理策略调整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现状

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给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带来新的挑战,高职院校要认真分析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现状,为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一)教育管理理念落后

教育管理的根本宗旨在于服务于人,以服务学生为根本。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的教育管理理念落后,仍然受传统教育管理思想影响,以管理者自居,居高临下,一切唯上,忽视在职研究生的需求,缺乏服务意识;缺乏人文关怀,不能“以生为本”,着力于人,从根本上寻找提升教育管理的着力点。

(二)教育管理模式陈旧

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模式陈旧,大多采用传统的垂直教育管理模式,自上而下,教育管理唯上,教育管理者平时以上级领导的要求为工作中心,一切教育管理工作以领导的意志为出发点,疲于应付,教育管理缺乏主动性,管理效率低;教育管理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教育管理信息化程度低,管理模式落后、陈旧。

(三)忽略德育后勤保障

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他们与学校直接接触的时间较少,相对集中时间短,因此不少高职院校对于在职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忽视德育与后勤保障工作。院校与在职研究生互动不够,不能适时对在职研究生开展德育活动,院校后勤工作滞后或者缺失,导致在职研究生集体意识淡薄,院校的有关精神得不到落实,很多活动不能富有成效地开展起来,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效率。

(四)教学管理机制不完善

实施教育管理是为了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因此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教学管理。在职研究生的特殊性提升了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难度,不少高职院校不能根据在职研究生特点构建具有在职研究生特点的教学管理体系,制定适应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导致在职研究生因为工作原因学习时间得不到保障,在具体考评中存在不同的评价尺度,考核不严格,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质量。

(五)理论成果转化有待提升

在职研究生培养是较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它与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不是向社会输送一线技术人员。在职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高低在于在职研究生将理论转化为实际成果的能力,主要体现为论文与实践成果。目前在职研究生论文质量不高,实践成果更是寥寥,迫切需要高职院校提升教育管理水平,提升在职研究生理论成果转化意识与能力。

三、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对策

(一)与时俱进,转变教育管理理念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代的高校学生个性张扬,性格鲜明,使得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应与时俱进,以人为本。”[1]教育的本质致力于人的发展,培养人、引导人、完善人等,现代教育理论表明只有将教育管理着力于人,体现人文关怀才能真正提升教育管理的实效性。

首先,树立服务意识。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要从管理人向服务人的理念转变,从在职研究生的实际出发制定相关的制度规定等,改变传统冷制度的教育管理现状,让学生感受到教育管理的亲和力,从而使在职研究生乐于接受教育管理,在全院营造宽松、和谐、自由的学习氛围。

其次,倡导自我管理。“在新形势下,必须对传统教育管理模式进行革新,给学生创作自主的管理平台,以此来完善高职院校的校园管理工作。”[2]在职研究生具有丰富的生活阅历,掌握了一定的管理经验,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要倡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化被动为主动,激发在职研究生的管理意识与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有效消除垂直管理带来的反感、对立消极等情绪,这也是“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客观需要。

第三,理念国际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剧,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必须要提升教育管理理念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也愈发显得重要,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新的人才需求,给职业教育发展带来诸多挑战与机遇,职业技术教育也必然走国际化之路。”[3]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必须要走出自我小圈子,不断与国内外同类学校加强交流,丰富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理念,提升教育管理方式,在国际化交流与碰撞中形成自身独特的教育管理理念,提升教育管理效率。

(二)积极探索,丰富教育管理模式

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的分散性与社会性需要我们加强探索,不断丰富教育管理模式,建立具有在职研究生特色的教育管理模式。

导师契约模式。导师契约管理模式就是在院校、导师、学生三者之间签订契约,通过制度逐层实施教育管理、落实教育目标的一种管理模式。在职研究生的分散性消弱了传统班级管理模式作用,院校对学生的管理最直接的交互点是导师,尝试构建导师契约教育管理模式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发挥导师的作用。“在高职院校中全面推行导师制,即是完善学生教育管理方式的一种很好的途径。”[4]导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将得到有效加强,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将更加和谐、密切,导师的导学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得到空前提升。

自我管理模式。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管理的一个难点是如何解决院校教育管理资源的有限性与学生分散性的矛盾,采取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将有效缓解这一矛盾,引入学生管理将进一步丰富院校教育管理资源。在职研究生大多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与管理能力,他们可以借助构建现代化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网络式管理,将分散的学生通过互联网络等平台交织成一张教育管理网络,实现无缝管理。

(三)强化德育,重视后勤服务保障

德育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是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彰显校园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集体凝聚力意义重大,高职院校对于在职研究生的教育管理不能忽略德育与后勤服务保障。

首先,将教育管理融于生活管理。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的重要特点是分散性与社会性,如何将分散的学生凝聚在一起,构建立体的生活管理体系是关键,高职院校要深入在职研究生的生活,借助现代信息平台,例如微博、微信、QQ群等了解学生生活、思想等动态,与学生所在单位建立定期交流机制,深入学生生活,服务于学生生活,将教育管理落到实处。

其次,将教育管理融于活动。在职研究生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他们思想活跃,积极向上,是企业的中坚力量,如何对这一类精英实施教育管理,实施德育,将教育管理融于活动是有效措施。高职院校要根据在职研究生的特点因地制宜、适时开展活动,通过活动实施德育,增强学生集体凝聚力,使他们乐于接受教育管理。

第三,关注特殊群体。无论是怎样的群体,总存在一部分特殊的对象,他们的特殊性直接影响着教育管理的整体质量。例如在职研究生中不乏经济贫困、情感困顿、婚恋遭挫等特殊群体,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要将管理的触角伸向这一部分特殊的群体,解决因群体短板带来的教育管理问题。

(四)立足教学,提升院校教育质量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应该立足于教学,借助教育管理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与办学水平。

首先,建立多元激励机制。实践证明激励是激发学生潜能的有效手段,高职院校要建立多元激励机制,激发每一位在职研究生的潜能,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除了平时的考核机制,要积极开展各项争先评优活动,例如评选“研究生标兵”“学术之星”“优秀管理之星”“党员研究生双星”,设立奖学金制度等,鼓励学生将学术理论积极转化为实际成果,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

其次,深化教育改革。教育管理要配合教务部门,积极推进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建立更为开放的在职研究生课程体系,更大程度体现出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培养的应用性;不断更新与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推进在职研究生教材资源开发与建设,努力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不断完善导师制度,积极引入社会评价元素等,为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培养注入新的活力。

(五)拓展平台,提升教育管理效率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要发挥党建平台与信息化平台作用,保障在职研究生培养的价值取向与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

首先,加强党建,发挥党组织管理平台作用。高职院校不少在职研究生是党员,他们思想上要求上进,是在职研究生中的榜样与引领者。高职院校要加强在职研究生党建工作,落实党组织关系,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形成以党员和先进分子为龙头的在职研究生队伍,通过党的先进性推动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

其次,与时俱进,提升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也给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注入新的活力。“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深入发展,传统固化的教学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高校自身改革与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基本需求,而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便成为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5]高职院校要积极转变思想,提升教育管理信息水平与能力,抢占教育管理新阵地,充分发挥网络管理的积极作用,建立数字化教育管理网络,构建立体的教育管理体系,开拓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魏芬,基于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J],科技创业月刊,2011(05):100

[2]陈琨,高职院校学生自主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职工教育,2014(10):108

[3]李雪莲,高职院校如何走国际化发展之路[J],文教资料,2011(22):228-229

[4]陈树茂,高职院校推行导师制的实践探索[J],理论观察,2013(12):140-141

[5]黄炎磊 ,叶青,谈实现高校教育管理的信息化[J],中国成人教育,2013(20):38-40

猜你喜欢

教育管理高职院校
论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中的赏识教育
ERP系统在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