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沪港通交易低迷倒逼制度改革

2014-11-26唐伟元

股市动态分析 2014年45期
关键词:港股两地门槛

唐伟元

本周是沪港通开通的第一周,但是,从连续四个交易日交易情况来看,市场远远低于投资者的预期,更远远低于市场专业人士的预期,为什么市场这样低迷来对待沪港通呢?

截止笔者发稿时,已经是连续4个交易日市场出现连续的低迷成交,市场成交量连续缩减,从3300多亿回落到1500多亿元,造成现在的沪港通交易成交量的持续萎缩当然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首先,市场对于沪港通推出的利好预期被提前透支是交易热情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家都知道沪港通是从今年4月就已经开始,两地监管层早早就已经明确筹划该项政策。同时,市场开始几度炒作,提前预支市场热情;

其次,面对新的交易市场和环境,内地与香港两地的投资者根本就没有做好投资互通的准备,到现在,很多内地投资者对于港股的运行情况不是很熟悉,或者说根本不熟悉港股的交易规则;

第三,从今年4月以来,上证综指与恒生指数的区间最大涨幅分别约为18%和12%,而大部分沪港通标的股涨幅也都跑赢两地大盘指数。对于沪港通参与者目前的入市成本相对较高,因而市场的投资者还是相对谨慎的,因为50万以上的投资者毕竟都是投资者当中的老手,不会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

第四,我们内地监管层也没有出实际有效的措施,尽管表面上看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监管层设立了参与港股通50万元的交易门槛,但是,因为目前A股市场平均账户资金是3万-5万元,而且这些投资者大多数是以个人投资者为主,过高的交易门槛就直接把大多数投资者拒之门外。

这样造成了市场连续4个交易日的回抽,市场的短期行情没有什么可以操作的,但是从中长期来看,只要监管层能够充分认识到制度的不合理,客观上倒逼我们A股市场改革,沪港通开通就会逐步引导市场出现好转,甚至带来A股市场出现真正的牛市行情。

作为一项“互联互通”的具体体现和长效机制,沪港通的积极意义是不容置疑的,但沪港通交易表现如果持续低迷也会引发管理层的关注与思考,笔者认为这就会促成市场制度改革措施的推出,而这些利好措施包括:1、积极推进沪市T+0交易制度的改革,这个制度不仅有利于内地投资者,更有利于香港投资者的操作;2、通过不断完善退市制度引导投资者对中小盘股票的主动性回避,回归我们A股市场真正的价值投资渠道;3、降低沪港通交易门槛,如果把50万元的门槛降低到10万元,则将会进一步提高散户投资者的参与港股通的积极性;4、降低交易费用、提出新举措保证汇率更加公平等措施也都将是沪港通潜在的利好预期。

从本周四个交易日盘面交易情况来看,成交量持续萎缩,涨停股数也在持续减少,其中次新股仍占据每日涨停板半数以上,说明A股市场还是停留在次新股炒作的最低级层次上,而通过沪港通可以让两地市场投资者真正做到“互联互通”,选择蓝筹、大蓝筹等价值投资或者真正找到成长股,才是国际市场投资者的王道。

猜你喜欢

港股两地门槛
脚下较量
川渝杂技同献艺 两地联袂创品牌
《富春山居图》为什么会分隔两地?等
网络作家真的“零门槛”?
融岚两地的红色记忆
港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
港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
港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
让乡亲们“零门槛”读书
异地高考岂能不断提高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