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
2014-11-26
不同类型苗木
在石质山地造林应用的研究
费淑娟
朝阳县林场,辽宁 朝阳 122000
摘要:在辽西半石质山地,坐水栽植不同类型营养钵或塑料袋包装带土坨大苗,造林两率(成活率和保存率)最高,苗木成活后,林木生长发育良好,郁闭成林快,可称为辽西地区石质山区造林方法最佳选择。
关键词:不同类型;苗木;石质山地;造林
文献标识码:A
朝阳市地处辽宁省西部,气候干旱少雨多风,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8.4℃,平均降水量450mm,≥10℃积温3250~3550℃,年蒸发量≥降水量,全年日照时数2861.7h,辐射总量140kj/(cm2·a),气候特点是光热充足,降水量少。有“十年九旱”之称,本地区只适宜喜光耐旱温带乔、灌木生长。由于受干旱气候影响,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建国60年来,林业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随着造林深入开展,立地条件较好的宜林荒山已基本绿化,剩余的宜林地多属高山、远山、陡山,植被稀疏,土质瘠薄的石质山地;土层厚度仅15~20cm,俗称“硬骨头”造林地。在这种立地条件下造林,不仅造林两率(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以下简称“两率”)极低,即使造林成活的幼树,也多数生长不良,很难郁闭成林。所以,造林难度越来越大。
近年来,通过选择抗逆性和抗旱性强树种造林的同时,采用营养钵或塑料袋包装带土坨大苗坐水造林,不仅获得了很高的造林“两率”,而且造林成活后,林木生长发育状况良好,很快郁闭成林,在辽西石质山地,造林屡屡获得成功。做法值得采用和推广。
1 造林材料和方法
1.1 造林材料
造林地选择在辽宁省朝阳县柳城、东大屯和胜利三个乡镇的石质山地,简称A、B、C造林区组,造林地海拔高度500~700m,土层厚度15~20cm,面积分别为81hm2、48hm2和80hm2,3处造林地2002年前曾多次用1~2a生刺槐、山杏、油松、侧柏等裸根苗造林,均因两率过低或成活后幼树生长不良,未能成林而造林失败。
2003~2009年选择3~5a生侧柏、油松,使用易腐型营养钵大苗或塑料袋包装带土坨大苗造林,苗木标准一律选择“墩实型”苗木,剔出“细高型”或根部受损、失水风干等不健康类型苗木。对比区选择1~2a生侧柏或山杏营养杯或裸根苗。
1.2 造林方法
利用雨季下透雨基层母岩遇水变疏松的有利时机,用人工或机械挖立方形或筒形整地坑,整地坑规格为50cm×50cm×40cm,清除坑底半风化基岩碎石,使坑达到要求深度。根据石质山分布不规则特点,整地坑距无需按标准规格定点挖坑,可选择哪有土层就在哪挖坑,灵活机动的定点挖坑栽植方法,植株密度830株/hm2以上,造林春、雨、秋三季均可施工,栽植时将营养钵(营养杯)或塑料包装袋连同苗木一起放入植苗坑内,先填大半坑土,将苗扶正栽植,再放大水浇足灌透(每坑浇水30kg以上),待水渗透后回土填坑,踩实即可,苗木栽植深度超过原根际土2~3cm。
2 结果与分析
应用上述造林方法,经2009年夏季采取随机抽样设667m2样方调查,结果见表1.
由表1看出,在2009年特大干旱年景(全年降水量仅270mm)C区的C1、C2小区用3a生油松营养钵大苗造林初见成活率分别为92%和91%,经秋季调查造林保存率分别为86%和85%,林木生长状况良好,能郁闭成林,造林获得成功;C3、C4和C5小区用1a生各类树种小苗造林没有成活率,造林失败。通过不同类型苗木在石质山地造林应用对比,结论是选择侧柏、油松营养钵和塑料袋包装带土坨3~6a生大苗造林,造林“两率”最高,造林后,林木生长发育状况良好,很快郁闭成林,造林成功的概率为1.0,而选择1~2a生小苗营养杯或裸根苗造林,造林成功的概率很小,特别是在干旱年景,造林很难成功。经分析,侧柏和油松两类带土坨大苗,抗逆性和抗旱性强,根系发达,特别是4~5a生以上大苗,根系有很强的穿透力,带土坨苗根系由于没遭到破坏和坐水造林,所以,造林后缓苗快,根系很快扎入土壤深处,使林木生长发育进入正常状态,并能很快郁闭成林,所以造林获得成功的概率很大,而1~2年生侧柏、油松小苗则抗逆性和抗旱性差及根系穿透力都远不如大苗。所以,造林后缓苗慢,“两率”低,成活后苗木生长发育缓慢。
3 小 结
在半裸岩石质山地用侧柏、油松营养钵或塑料袋包装带土坨大苗造林,不仅造林“两率”高,而且林木成活后生长发育状况十分良好,很快郁闭成林。所以,可称为石质山区造林最佳选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