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甜十里可闻香
2014-11-26孙玉林
孙玉林
吉林省扶余市弓棚子镇充分利用区位、环境、交通等优势,强化引导与帮扶,打出“特色牌”,打破种植业增收“瓶颈”,大力发展葡萄、香瓜等特色产业,帮助农民找到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井泉堡葡萄”甜
从弓棚子镇街里出发,沿着中线公路一路向西不到三分钟的车程,只见路两旁摆着卖葡萄的小摊,小摊旁边挂着写有“新摘的大棚葡萄”字样的条幅。下了车,可以随意走进一个葡萄园,一架架葡萄组成了一条条“长龙”,随着目光一直向前,在阳光下闪着翠绿的光芒,一串串葡萄羞涩地藏在“口袋”里。女主人王桂芹正在整理着白色的“纸袋”。“这个纸袋就相当于葡萄的‘育儿袋。有了它,不但可以防止害虫和鸟类对果实的危害,而且能够保证果实的外形美观,防止果裂,促进糖分聚集,让葡萄更甘甜。”她一边说着,一边将一串葡萄剪下来。
“嗯,还真甜,科学的方法确实管用。”买葡萄的顾客吃在嘴里,夸在嘴上。
“我栽葡萄可有年头了,5年了。去年,在镇里的帮助下,我在原来0.1公顷地基础上,通过和其他村民置换土地再次扩建了0.3公顷葡萄地。”王桂芹满脸笑容,“今年的产量,保守估计的话应该在6万斤以上,纯收入可达5万元左右。其实,只要掌握好技术,种葡萄也没啥难的。”她打算来年继续扩大规模。
瓜香不怕巷子深
9月15日,弓棚子镇东胜村,到处都是商贩的收瓜车,一辆、两辆、七八辆不均匀分布。当地的瓜农用自家的四轮车等把从瓜地新摘下来的香瓜拉到商贩的收购点,把又大又甜的香瓜装箱、上秤、装车。
种植大户王福今年种了1公顷香瓜。纯收入能达到近8万元。“我家的香瓜都是零售的,没批发,更没往超市送。一般情况下,早上摘下的瓜,一上午就卖没了。”他自豪地说,“我家的香瓜价格是市场上普通香瓜的1.5倍,但还是供不应求。人家是‘酒香不怕巷子深,我家是‘瓜香不怕巷子深。”
东胜村香瓜种植历史悠久,有“瓜甜十里可闻香”的美誉。弓棚子镇不断在发展瓜菜业上下功夫,引导农民大力发展香瓜产业,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效益逐步提高。今年全镇地膜覆盖甜瓜300多公顷,产品销售到十几个省市自治区。
东胜村村委会主任介绍说:“现在我们村每年大约要种30多公顷早甜瓜、20多公顷晚瓜。瓜农们少则种0.3公顷、多则种2公顷,仅此一项,瓜农人均增收近万元。”
“我们将一直把‘特色种植这张牌打下去。”弓棚子镇主管农业的副镇长李常富说,“下一步,我们除了要将葡萄、香瓜产业做大做强外,还要大力打造小杂粮基地,拓宽农民的种植思维,让农业增效、农民致富。”
五言律诗
扶余市弓棚子镇秋赋寄语王维书记
爽气同秋至,弓棚垄上金。
肖家早有余,多数赞人心。
虽未先君面,话中早已亲。
秋起扶余日,遍地稻粮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