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文词汇的语义对日文词汇加工的影响

2014-11-26李敏

北方文学·下旬 2014年8期
关键词:第二语言语义

李敏

摘 要:本研究考察了中文汉字的语义对日文汉字加工的影响。实验采用语义判断任务。结果表明:被试加工日文义相同类型词时,中文义相同会在反应时上促进判断(是判断),并且错误率也低;加工日文义不相同类型词时,中文义相同会干扰被试的判断(否判断),即被试判断的反应时延长,错误率高。实验说明:母语为汉语的中国学生对日文汉字的加工过程中,中文的语义对日文加工存在影响,这种影响在中文和日文一致时表现为促进,不一致时表现为干扰。

关键词: 日文汉字;第二语言;语义

一、引言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在国外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并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理论思想,提出了中介理论、图式理论、监控理论和ACT模型等。其中中介语理论是较早用认知观点解释第二语言学习的理论模型,对于第二语言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中介语是由 Selinger [1]于 1969 年首次提出,中介语理论认为母语中与目标语相似的语言特征最容易被习得者习得,也就最容易进入中介语,这时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正迁移。母语与目标语相差别或对立的特征,是习得者学起来最困难的地方,要经过学习者不断训练、强化才能进入中介语,这时母语对二语习得产生负迁移[2]。

正负迁移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研究得比较多的问题。行为主义语言习得观认为,语言习得的主要障碍是来自先前语言知识(规则)的干扰,即旧的语言习惯阻止学习新知识的现象,即前摄抑制[3]。这种观点对第二语言习得的解释是,当母语和第二语言规则相同时,学习时就容易把母语的语言规则迁移到第二语言,产生正迁移;当两种语言的规则差别很大时,学习就比较困难,会出现许多错误,发生负迁移[4]。

由于日语词汇与汉语词汇的相似性特点,使日文汉字也成为第二语言词汇研究中有价值的问题。这种相似性产生的原因在于日本人借鉴了汉语造字用字的方法,以汉字为素材创造出了自己的文字。日语不仅借用了中国的汉字,还吸收了大量的汉语词汇[5]。中文对日文的影响表现在语音、词意、文字、字体书写、习语、成语、日文书信语及格式等多个方面,但在语音和语义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6]。本实验采用词汇作为实验材料探讨中文词汇的语义对日文词汇加工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选取L大学日语专业本科学生45名,其中男生22名、女生23名,均为右利手,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平均年龄22岁。所有被试均以汉语为母语,日语学习时间为2-5年。

(二)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对部件数、笔画数、音节数进行了匹配,材料匹配见下表:

所选词汇均为《国际日本语能力测试大纲》中收录的二级以下词汇,并由10名同水平的被试对词汇的熟悉程度进行5点量表评定,选材料时取判断为非常熟悉和比较熟悉的词汇。

(三) 实验设计

采用2(日文义)×2(中文义)的两因素重复测量设计,其中日文义有相同和不同两种水平,中文义也有相同和不同两种水平。

(四) 实验步骤

实验采用E-Prime程序呈现实验材料,采用义判断任务,首先在计算机屏幕中央呈现注视点“+”300ms,注视点消失后有一个300ms的空屏,接着呈现词对中的第一个词,呈现时间为300ms,然后是一个300ms的空屏,接着呈现词对中的另一个词,时间同样为300ms。要求被试认真看每一对词,被试要对每个词对的日文意义是否相同或相似尽快做出判断。超过3000ms被试未反应,单词自动消失。实验前让被试有足够的练习,练习材料同正式实验的材料没有重复。

(五) 结果与分析

删除错误率超过35%和超过平均数±2个标准差的极端数据。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对反应时数据进行方差分析表明,日文义与中文义的主效应被试和项目分析均不显著。中文义和日文义交互作用被试和项目分析均显著F1(1,41)=30.70, p<.05, F2 (1,119)=8.61, p<.05。简单效应分析显示:在日文义相同水平上中文义因素的不同水平对反应时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F1(1,41)=9.46,p<.05, F2(1,59)=5.07, p<.05,S1的反应时小于S3。在日文义不同水平上中文义因素的不同水平对反应时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F1 (1,41)=7.33, p<.05,F2 (1,59)=4.74, p<05,即S2的反应时间要略微长于S4 。

错误率的方差分析表明,日文义的主效应被试和项目分析均显著 F1(1,41)=12.20,p<.05, F2(1,119)=9.31, p<.05,从表4中看出,日文相同的错误率明显低于日文不相同组。中文义的主效应被试和项目分析均显著F1 (1,41)=75.67, p<.05, F2 (1,119)=21.81, p<.05,中文相同的错误率高于中文不相同组。中文义和日文义交互作用被试和项目分析均显著F1(1,41)=275.70, p<.05, F2 (1,119)=76.57, p<.05。简单效应分析显示:在日文义相同水平上中文义因素的不同水平对错误率影响存在显著差异F1(1,41)=102.15, p<.05,F2 (1,59)=14.43, p<.05,S1与S3在错误率上有微小差别,S1错误率低于S3。在日文义不同的水平上中文义因素的不同水平对错误率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F1(1,41)=34.11,p<.05,F2 (1,59)=118.86, p<.05,S2的错误率要高于S4。

实验发现,日文义因素和中文义因素对反应时均没有影响。在错误率上,日文义相同组的错误比义不同组要少,中文义相同组错误比中文义不同组要少。实验发现了日文与中文义因素在反应时和错误率上的交互作用。在日文义相同水平上,中文義相同反应快,错误也少。在日文义不同这个水平上,中文义对反应时和错误率都有影响,中文义相同则反应慢,错误也多,即存在中文的干扰效应。

三、讨论

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建立起一个与母语心理词典不同的第二语言心理词典[7]。总结Markus的观点[8],母语与第二语言两种语言相似情况下,词汇联结模式和多通路模式都可以存在,两种语言不相似的情况下,存在词汇联结模式和语义中介模式。

实验采用语义判断任务,在加工日文义相同组材料时,中文相同水平比中文不同水平反应快;加工日文义不同组材料时,中文相同水平比中文不同水平反应慢。根据以上理论,由于日文与中文的相似性,说明加工日文汉字时,可以通过多通路模式通达到语义,即词汇联结和语义中介都是存在的。通过语义的中介作用,如果日文义相同,中文义也相同,则会促进被试的是判断;如果日文义不同而中文义相同即S2类型的材料,此时,两种语言有不同的语义特征,学习者在加工第二语言时会自动激活第一和第二两种语言的心理词典,两种语言不同的语义信息产生相互竞争,致使反应时间延长和错误率的增加。

中文汉字的语义对日文汉字加工的促进和干扰,是由汉字本身的结构特点决定的。汉字是具有结构机制和转换机制的文字体系,结构机制促成了汉字的能产,即可以不断的创造出新的汉字,这给日本创造汉字提供了基础。而转换机制就是汉字可以被假借,即作为汉字的一种表达方式,它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语音方面。汉字在本质上是表意文字,而日语借汉字音则把汉字变成表音文字,表现了汉字的转换机制[9]。这样日文汉字就可以分为两大部分,没有经过转换和改造的汉字,另一部分是经过转换和改造的汉字。本实验的材料中S1属于第一部分,S2和S3属于第二部分。实验结果表明,日文汉字的义相同时,中文的义相同对加工有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仅仅体现在反应时上,加工的最终结果是相同的。这种促进作用产生的原因前面作了详细解释。S2与S4相比,S2的错误率要显著多于S4,S2属于经过转换和改造的汉字,学习者往往按照原有规则对汉字进行加工,用原有规则加工规则已经转换的汉字,必然造成判断的错误。要注意的一点是,在语义判断任务下,判断日文义相同组时,S1的错误率略小于S3。从表2和表4的S1、S3数据对比发现,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对S3意义判断的错误率高造成的,可以说这也是中文义因素对判断干扰的另外一种表现。

本实验用中文和日文作为实验材料,从学习者的母语规则向目标语渗透这一角度又验证了中介语理论关于迁移的观点。

四、结论

中文语义对日文加工存在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促进和干扰。当母语的某些特征或规则同目标语相类似或完全一致时,出现正迁移;当母语与目标语的某些特点相异时,学习者若借助于母语的一些规则,就会出现负迁移。

参考文献:

[1] Selinker L.Inter language.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972, 10: 209-31.

[2] 郑银芳. 二语习得的中介语[J]. 零陵学院学报, 2003 ,24 (3):121-123.

[3] 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302-306.

[4] 王永德.论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J].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3):64-68.

[5] 刘元满 著.汉字在日本的文化意义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9页.

[6] 张敏伶. 散议汉语对日语语言文化的影响及其对比意义[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2, 增刊(55):62-64.

[7] Channell J. Vocabulary acquisition and the mental lexicon. In J. Tomasczyk & B. Lewandowska Tomasczyk (eds.), Meaning and lexicography . Amsterdam: Benjamins,1990 ,21-31.

[8] Markus , B. Stroop interference in Bilinguals : The Role of Similarity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In Alice F . Healy & Lyle E . Bourne, eds.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ies, 1998.

[9] 何九盈 著. 漢字文化学[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184页.

猜你喜欢

第二语言语义
语言与语义
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误读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需求研究述评
多种现代技术支持的第二语言学习
《第二语言句子加工》述评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范式
双语学习的有效途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启示
“深+N季”组配的认知语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