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迅——“抛砖引玉”的艺术赞助人

2014-11-26韦萍

北方文学·下旬 2014年8期
关键词:贡献鲁迅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中国新兴版画发展的背景进行概述,解说鲁迅先生作为艺术赞助人的活动以及对木刻版画的赞助,分析其做出的特殊贡献,研究近代新兴版画创作发展之路,让我们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鲁迅,并对其进行不断研究。

关键词:鲁迅;艺术赞助人;贡献

艺术赞助人是其好尚和资助会对艺术创作产生影响者。艺术若想流传,就必须对人类有价值。在现代词典中,“patron”被翻译为“赞助人”、“保护人”或“顾客”。因此,在使用这个术语时,我们定要谨记它在英文中的宽泛涵义,这一点非常重要。

鲁迅先生作为文学家,他的作品广为人知。但是,鲁迅先生另一个身份,我国艺术独立、艺术保留的艺术赞助人却少为人知。本文从鲁迅在精神层面对国人期许,对艺术赞助两个方面论述鲁迅是伟大的艺术赞助人。

1.鲁迅不止为文学家,更在精神层面对国人期许

冯雪峰先生说,鲁迅与中国文学史上壮烈不朽的屈原、陶潜、杜甫等“连成了一个精神上的系统”。这个系统,“是华夏的精神脊梁,一直在影响、塑造着中国和现代中国、中国人与现代中国人的品质。鲁迅并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凝固成某种主义或者学说,他从来不拿某种现成的“新观念”来称量中国的各种“旧传统”,他坚持在自己的文学、思想道路上进行卓绝的文化实践。”[1](p21)在个人层面,鲁迅相信,“人立而后凡事举”。他希望中国人能够生存,继而达到温饱,再而得以发展,过上健康有尊严的生活。在社会层面,鲁迅充满对底层社会的关怀,关注苦难,揭破苦难,做理性的批判,并在苦难批判中形成昂奋、坚韧的战斗传统。在国族层面,鲁迅的“拿来主义”是一种自信的面向古今和世界的开放意识,他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主张“不必问西洋风和中国风”。

2.鲁迅不至于文学家,更是艺术赞助人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将他自己的生命與国家民族的命运主动结合在一起,他也将同国家民族命运的变迁而变迁、随中国社会历史的前进而前进。

鲁迅弃医从文后,写出了许多振聋发聩、警醒国人的文章。使得国人对鲁迅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思想家、文学家的层面上。但根据笔者的研究,鲁迅不止于此,他更是一位艺术赞助人。

鲁迅先生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美术人才,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文艺赞助人。他倾尽全力,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我国艺术的发展。“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动荡的上海诞生了很多文艺组织,它们成为战斗的前沿阵地,在文艺战线发光发热,虽然时间短暂,但却将革命思想和热情传播给了群众。其主力军是左翼美术家联盟,鲁迅先生是其最大赞助者。在他的宣传带动下,上海美术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2](p11)

鲁迅先生曾经援助时代美术社在上海举行的主题是苏联美术作品图片的展览会,这个展览会的会场租金每天需要两元,为了解决资金不足问题,时代美术社发起会场自由募捐,而鲁迅先生就是募捐的带头人,会场开幕之初鲁迅先生就捐助十元解决了会场三天的经费不足问题。

3.以鲁迅对“木刻版画”赞助为例

20世纪30年代,侵华战争的开始,中国炮火连天,人们生活困顿,思想贫瘠,文字表达所呈现的文化宣传和感染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成效。“鲁迅发起新兴木刻版画运动,引导广大文艺青年的革命热情,将艺术作为他们进行战斗的武器,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不停地奔走。中国的文艺之路势必是探索之路,同样也离不开西方文化的宣传借鉴。”[3](p52)鲁迅先生在国内出版了西方木刻作品,向木刻青年宣传介绍木刻创作,如出版了四辑《艺苑朝华》。之后的一年为了介绍苏联作品又编印了第五辑名为《新俄画选》。

鲁迅作为一代文学家,却也不免充当了赞助人的角色。他对木刻版画可谓倾尽全力,曾经多次举办版画展览,以及对其它画展进行投资捐助。其中有“西洋木刻展览会”、“德国作家版画展”、“俄法书籍插画展览会”等。

4.鲁迅为艺术保留、推广的特殊贡献

鲁迅对木刻版画影响深远,在现代美术事业的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对木刻版画可以说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对于木刻版画创作而言,他是位开拓者,所以有人称之为“抛砖引玉”的艺术赞助人。

“艺术和商业之间是存在矛盾的,这些都可以从当时鲁迅和出版社及文学翻译者书信中看出来。有时,艺术家和出版社意见相悖,出版社总是希望花费最低的成本出版好的作品,最后都是艺术家妥协。”[4](p49)商人总是重利的,想要作品畅销大发其财,又不付出成本,就不断压榨作家。

中国现代美术以鲁迅领导的木刻版画运动为发端,之后在美术家联盟组织引导下不断发展壮大,而鲁迅则是最大的推动者和赞助者。在动荡的中国,世人精神迷茫的时候,给予最有力的指引,面对迫害,鲁迅未曾倒下,他对中国现代美术不遗余力的付出,将被一代又一代美术人所铭记,被后人所敬仰。

参考文献:

[1]陈漱渝,鲁迅文本与鲁迅精神[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年02期

[2]王家平,世纪之交西方鲁迅研究的新趋势(下)[J],鲁迅研究月刊,2012年12期

[3]陈漱渝,关于近年来新发现的鲁迅佚文[J],文学评论,2013年05期

[4]王晓初,“原鲁迅”:在双重传承与双重超越中的跨文化对话[A],纪念鲁迅逝世七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作者简介:韦萍(1971—),女,上海人,讲师,硕士,上海大学,研究方向:艺术学。

猜你喜欢

贡献鲁迅
为加快“三个努力建成”作出人大新贡献
2020: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人大力量
鲁迅,好可爱一爹
贡献榜
核能对节能减排做出了哪些贡献
鲁迅《自嘲》句
鲁迅的真诚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俞根初对腹诊的发挥与贡献
为构建“和谐武汉”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