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60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应用

2014-11-26郝峰HAOFeng

价值工程 2014年9期
关键词:砂率减水剂耐久性

郝峰HAO Feng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西安 710043)

(The 2nd Engineering Co.,Ltd.of China Railway 17th Bureau Group,Xi'an 710043,China)

1 工程概况

新建长沙至昆明铁路客运专线湖南段CKTJ-Ⅶ标段正线起讫里程为DK287+747~DK324+218.25,全长34.538km。位于湖南省怀化市。其中沅江大桥全长404.94米。特点是深水、高墩、大跨,地形为典型的V 型深切沟谷,地势陡峭,环境艰险,桥跨组成为88+168+88+40 双线预应力混凝土钢构连续梁,主体结构设计寿命100年,梁跨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60。施工要求高,安全风险较大。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及参数

根据《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101 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和《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 的规定,该悬灌梁C60 高性能混凝土设计寿命100年,碳化环境类别为T2,无氯盐环境、化学侵蚀环境、盐类结晶破坏环境、磨蚀环境、冻融破坏环境的作用。同时根据设计图纸和混凝土施工工艺要求,确定混凝土设计参数如下:①混凝土强度等级:C60;②混凝土电通量:小于1000c;③混凝土抗渗等级:大于P20;④混凝土冻融:200 次快速冻融,相对动弹模量不小于60%,质量损失不大于5%;⑤混凝土施工坍落度:160-200mm。混凝土初凝时间不小于7h,含气量在2%-4%之间。⑥混凝土7 天张拉强度不小于设计强度的95%,即不小于57MPa,7 天张拉弹性模量不小于设计值36.5GPa。

3 配合比设计思路

沅江大桥主体工程设计寿命100年,混凝土最大泵送高度达70 米。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耐久性为主要设计指标,在满足耐久性的前提下在考虑强度,水化热,工作性及体积稳定性。因此,采用“双掺技术+高性能减水剂”的思路,在混凝土中掺加F 类一级粉煤灰、S95 级矿渣粉和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

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是耐久性好,良好的工作性(流动性,和易性)。为了保证耐久性要低水胶比,大流动性和良好的和易性则要较大的浆集比和砂率,减少碎石的用量则会影响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增加混凝土的徐变和干缩。这就要合理选择各项参数,采用优质的原材料。

根据《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 号要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用最大密实度,最小浆集比理论,按照绝对体积法计算。即新拌混凝土有良好的工作性,且浆体刚好包裹住集料,在混凝土内粗骨料之间的空隙由砂填补,砂中的空隙由水泥填补,粉煤灰和矿粉填补水泥留下的空隙。这样形成最密实结构。采用这种方法设计的混凝土更合理,更科学。

4 混凝土用原材料的选择

4.1 水泥:选用强度较高、水化热低、C3A 含量低、标准稠度用水量低的水泥。试配时,采用湖南海螺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雪峰牌P.O52.5 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其物理力学性能见表1。

表1 水泥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4.2 粉煤灰:用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可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减少泌水和离析现象;具有良好的保水性,有利于泵送施工;能有效降低水化热,降低混凝土的绝热升温;可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改善混凝土抗化学腐蚀的能力,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该工程确定使用湖南华天能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金竹山电厂)F 类I 级粉煤灰,各指标中,细度影响用水量,烧失量对减水剂的适应性有较大的影响。检测结果见表2。

表2 粉煤灰检测结果一览表

4.3 矿渣粉:矿粉采用湖南泰基建材有限公司S95级,矿粉比水泥细,可以填充水泥中的空隙,并且可提高混凝土的流动度,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检测结果见表3。

表3 矿粉检测结果

4.4 细骨料:泸溪浦市砂场中砂,细度模数Mx=2.8。砂要严格控制含泥量和0.315 筛上的通过量。砂的性能见表4。

表4

4.5 粗骨料:碎石采用仇家碎石场5~10mm 和10~20mm 两种规格碎石,岩体轴心抗压强度为131MPa。(5~10mm)碎石与(10~20mm)的碎石按2:8 合成5-20mm 的连续级配,粗骨料的堆积密度是1510kg/m3,振实密度为1720kg/m3,在此条件下搭配的粗骨料空隙率最小(38%),振实密度较大,其级配比较理想。其性能指标见表5。

表5 碎石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4.6 外加剂:掺加高性能减水剂后,能在一定的和易性要求下显著降低用水量,使混凝土更加密实,从而提高强度、耐久性等。

与水泥的适应性试验:对两种不同配方的减水剂选用不同掺量,分别测定在3、30、60min 的水泥净浆流动度。通过数据对比,最终选用与水泥适应性较好的山西凯迪建材有限公司KDSP-1 型聚羧酸盐高性能减水剂。并重复流动度试验,确定最佳用量为1.2%。(表6)

4.7 拌合用水:饮用水。

5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5.1 试配强度按下式计算(fcu,0):fcu,0≥1.15fcu,k fcu,0=1.15*60=69.0(MPa)式中fcu,0 为混凝土试配强度,fcu,k 为混凝土设计强度。

5.2 确定砂率。通过筛分试验确定5-10mm 和10-20mm 的碎石的组成比例是2:8;采用四个不同的砂率38%、39%、40%、41%分别和碎石混合后做表观密度试验,经试验对比当砂率为39%时混合表观密度最大为2720kg/m3。取基准砂率为39%试拌,根据混凝土状态进行调整。

表6 聚羧酸减水剂检测结果一览表

5.3 根据原材料试验结果分析,依据配合比设计原则及工程施工的具体要求,结合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相关参数确定如下:混凝土中浆体体积取Vp=0.35,基准水胶比取0.27。混凝土中含气量α=3%。采用体积法计算得到:胶材总量:526kg,水:142kg,聚羧酸减水剂掺量为1.2%,6.31kg。

5.4 选用砂率为39%。水胶比、粉煤灰和矿粉不同的掺量三个因素,每个因素三个不同的水平采用正交试验分析如表7。三个水胶比0.25、0.27、0.29;粉煤灰和矿粉的掺量8%、10%、12%。

表7 正交试验分析方案表

从表8 可以看出:当水胶比是0.25 时,混凝土的强度,弹模均能满足要求,但扩展度有些偏低。在试拌时粘底。水胶比是0.29 时。28 天强度能满足要求,7 天张拉强度有些偏低。考虑到施工要求和经济性最终确定混凝土配比如下:每立方米混凝土材料用量(kg)

表8 试验结果一览表

水泥:粉煤灰:矿渣粉:细骨料:粗骨料:水:减水剂=420:64:42:677:1059:142:6.31

5.5 凝结时间和坍落度损失的测定。对该配合比进行凝结时间的测定,初凝9 小时30 分,终凝13 小时20 分。分别进行30 分钟、60 分钟坍落度损失测定,结果如表9。

表9 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试验结果

5.6 混凝土耐久性能校核。按照《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和《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 的规定对该配比进行耐久性校核,检验结果如表10。

表10

6 工程施工应用情况

从2012年9月份到2013年11月份,沅江大桥完成全部C60 混凝土施工。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控制的较好,混凝土的工作性和硬化后的性能均能满足设计要求。在施工中出机坍落度控制在180-200mm,施工现场坍落度控制在160-180mm,泵送施工比较顺利。混凝土拆模后颜色均匀,有光泽,气泡较少。在现场随机抽取混凝土制作试件,同条件养护,7d 强度在58.5MPa 到62.5MPa 之间,7d 弹性模量在37.2GPa 到42.0GPa 之间。28d 强度在63.0MPa 到72.5MPa 之间。完全满足7d 张拉和设计强度等级要求。

7 存在问题及心得体会

①聚羧酸减水剂减水率高,对材料的适应性比较敏感。每批减水剂进场后要及时进行试拌,看混凝土的状态,及时进行适应性调整。②砂、碎石质量波动比较大,要严格控制砂中含泥量,超5mm 颗粒含量。碎石进场后及时进行筛分,确定最佳比例。和砂混合后的最大表观密度,以便及时对砂率微调,使混凝土达到最佳状态。由于砂、碎石全部水洗,砂、碎石中的含水量每工作班均要测定,以便及时调整混凝土用水量。③砂进场后及时筛分。特别是砂中0.315mm 以下颗粒含量要注意保证。如果砂中0.315 筛上的通过量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则泵送会比较困难。要及时调整砂率,甚至要调整胶材的用量。④严格控制搅拌时间和用水量。搅拌时间120 秒。由于胶材数量较多,要充分搅拌均匀才能使混凝土达到最佳状态。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对用水量非常敏感,用水量稍微增多,就容易发生离析,有的拌和站司机不按要求搅拌,在现场容易导致混凝土坍落度忽大忽小,无法正常施工。⑤矿物掺和料要实行车检制度。检验合格方可卸车。

[1]郭延辉,郭京育.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研究与工程应用[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2]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3]朱红娟,朱文通,罗思欣.C60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J].公路交通技,2009(8).

猜你喜欢

砂率减水剂耐久性
砂率对机制砂混凝土强度及抗滑耐磨性能的影响分析
砂率对C60、C80、C100 混凝土新拌性能与抗压强度的影响
压力容器产品铭牌使用耐久性的思考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砂率对C30~C50混凝土强度及工作性能的影响
大双掺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残余碳对掺萘系减水剂水泥浆体流变性的影响
聚羧酸减水剂与减缩剂的相容性研究
制造工艺对铝气缸盖高周疲劳耐久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