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33”党建融合机制建设的探讨
2014-11-26陈爱萍
文/陈爱萍
关于“133”党建融合机制建设的探讨
文/陈爱萍
“133”党建工作机制,即一个目标(确定一个科学发展的战略目标);三个工程(实施一项核心工程,实施一项堡垒工程,实施一项和谐工程);三个机制(建立责任机制,建立融合机制,建立创新机制)。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有传统、有优势、有作为,在改革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形成了助推企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格局,激发了助推发展的内在动力。这其中,避免党建工作和经营管理“两张皮”或者唱“独脚戏”,始终是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而要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加强融合机制的建设很有必要、至关重要。但在现实的实践中,对于如何完善融合机制,更好地融入中心,尚有一些不太理想的现象,有必要在工作推进中加以改进和完善。本文就此问题作粗浅探讨。
一、当前融合机制建设瓶颈思考
党建融合机制,经过不同企业、不同时段的探索实践,都有不同的体现,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变化,在现实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出现一些瓶颈因素,影响着机制建设的效果。
(一)看法不够确切,呈现有点“片面化”。对于党建融入中心,如何发挥更多更好的功效和作用,总有人认为不太现实,不太可能,毕竟是两码事。有人也认为,党建工作是虚的,经营管理才是实的,党建工作总在面上做事情,没有产生实际的经济效益,是多余的,甚至是可有可无的,这思想根源上存在的片面化倾向问题,都给融合机制建设带来了制约和障碍。
(二)选点不够准确,呈现有点“应景化”。当然,不同的工作,要融合紧密、运行合拍,选择切入点是至关重要的。在融合机制建设中,有的存在着选择的切入点、结合点不够准确,只是认为既然有要求要做点事,那就简单、随意来做做,搞个名堂、排个活动、定个方案就算了事,做给上级看,也好向员工有个交代,其实什么都没干。
(三)运行不够系统,呈现有点“碎片化”。对融合机制建设基本没能形成持之以恒的态势和长远深化的坚持,没有系统的考核和规划,更多情况下是顾及眼前、应景而动,有时是做做停停、停停改改、改改做做,或是东一项、西一项,习惯于“零敲碎打”,无法形成一个较为有序、颇为有效的运行系统或运作体系。
(四)载体不够适用,呈现有点“脱节化”。根据实际情况和形势需要,深入研究和调研探讨做得不够细致,经营特点和员工个性状况把握不准,或是没能跟上形势发展变化的步伐,没有及时创新和改进,导致选取载体时思路不够明晰,设计不够准确,从而出现结合度不够紧密、孤立运转等境况,最终使载体的作用发挥不出来。
二、影响融合机制建设因素剖析
针对上述存在的制约瓶颈,结合在基层企业中感受到的运作过程、实际条件和现实状况,一一对应作个粗浅分析,就可以发现都有其相应的内外部或主客观的原因在产生影响。
(一)传统观念作祟。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有那么一部分人产生一定的定势思维和固化思想,对党建融入中心的做法认识不足、理解不深,对党建工作到底是干什么的,平时在做什么,所产生的效果无法全面认知和认可,没能真正认识到国有管理体制中党建工作的功能和作用,导致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
(二)工作态度影响。对于日常推进党建融合工作,可以做到上有要求、下有呼应,但一些责任人员工作态度影响了工作质量,持有或多或少的应付态度和交差心理,没有精益求精的质量意识,往往是照搬照抄,甚至是生搬硬套,导致“点”找得不准确,也就难以适合真正的实际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效果。
(三)机制因素约束。不可否认,国有企业融合机制建设过程中,依然受到一些无形机制的影响,或是所谓的紧跟形势,时时改变,抓一点做一下,随意性较大、间断性较强。或是没有深入、系统地调研、思考和设计,没有坚持做下去的理念和机制安排。有的也存在不爱前面的传统做法,总想有自己的特色,要能够较快、较容易看得见地展现,如此运行机制,导致难以系统运作的问题。
(四)从业素质制约。受到专业人员来路单一,后续力量接续不足等主客观因素影响,从业人员的素质跟不上实际需要,对于如何加强融合机制建设受到限制,不能准确把握特点与形势,不懂寻找结合点,不懂怎样结合才能更好,不善于适时创新。有时也无法从多方面的内容项目中,设计、确定和用好切合实际、便于操作的配套载体,让其孤立运行,产生不了真正的效果。
三、改进融合机制建设路径探求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外部经营环境变化大,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用工、资金、资源、环保、政策等制约因素更加明显,给国有企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于是党建如何融入中心、发挥优势、起到作用,维护和谐稳定,提供政治保证和人力保障,加强党建融合机制建设显得更为重要。
(一)畅通观念引导之路,为融合机制建设提供“源动力”。观念影响态度和行为。对于转变融合机制建设,要认知党建作用的观念看法,寻求适合的引导路数,畅通渗透转化的路径,坚持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形成加强机制建设的思想动力。
1.着力改变认识。要通过长期的思想意识的引导渗透,以一些发生在企业内部的实际事例、突出经验、特色做法、典型成效等现实教育,以把握方向、服务大局、创建和谐、助推发展等现实体现,以有形的现象,逐步改变非本系统从业人员对于党建的不全面、不确切的认识和认知,让这么一些人认识到党建工作不是没用的、不是虚的,
而是完全可以和企业中心工作紧密融合的。
2.着力转变观念。企业中党建系统的从业人员,要想不让别人产生不正确的认识,必须以自己的实际作为来展现岗位的价值和地位。要带头转变从业的观念,从事党建工作与从事经济工作只是分工不同,只要立足岗位融入中心勤勉务实、主动作为、发挥优势,同样有实绩,完全可以让人转变看法。因此,要经常性开展系统从业人员的职业价值教育和职业生涯引导,形成正确向上的导向。
3.着力促变思想。打铁还得自身硬,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自己思想要过硬,因此思想要蜕变,不要看不起自己的职业,看不起自己的岗位,要有足够的从业底气,理直气壮扎实作为,在思想上要意识到自己做的是崇高的事业,是为企业中心工作服务的,而不是“小媳妇”,更不是常人眼中所谓的“二线”工作,促进传统思想的转化,使思想得到升华,使作为得到认可,树立好工作形象。
(二)遵循密切契合之道,为融合机制建设提供“生命线”。适合之道往往可以事半功倍。紧跟企业的发展形势,加强党建融合机制建设,是有些道道可以摸索的,是有些杠杠可以探索的,要注重项目化、图表化,虚功善做,化虚为实,让实效说话。
1.找准切入之点。要抓好融合机制建设,关键点就是找准、选准切入口和突破口,推进以点带面,以面促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可选的项目很多,可做的事情也很杂,阶段重点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因此,党建融合工作,要善于分析和把握,找准经营重点、管理难点、员工焦点等关键因素作为切入之点,又要紧跟时空变换,与形势紧密结合,而适时、适度调整点位,才能更有作为,也只有在诸多因素中找准了、找对路了,也才易于突破提升。
2.抓准着力之处。要推进融合机制建设,需要抓准用力的地方,得到更多实践和转化,具体来说,要分清主次、厘清轻重,抓准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和难点,抓准思想政治工作的热点和焦点,以此作为融合机制建设的用力处,采取有针对性和倾向性的措施或办法,集中更多的人力和精力,用好的力道,把事情做好做到位,就能更好地体现党建工作实效,以一个个工作亮点,带动工作实现新突破,反映更实在的价值成果。
3.用准平衡之力。明确了用力点,有了重点的着力处,但不是说其他的都不管不顾,毕竟,党建融入中心、契合重心,涉及到方方面面、关系到层层面面,不可顾此失彼,当然也不是平均用力。只要每一件事情做好了、做到位了,都能发挥其联动、关联、触动的内在作用。在融合机制建设中在突出把握主次、分清轻重、掌握先后之时,要兼顾全面性和代表性,懂得用好平衡之力,推动党建融合中心、服务大局实现平稳发展。
(三)应用系统运行之法,为融合机制建设提供“组合拳”。得当之法更能促升质量。作为一个机制,在建设过程中,可以积极探索和应用与本企业实际紧密相关的管理方法,综合运用一系列适用的实施办法,形成比较完善、比较系统的运行格局。
1.善于总结提炼。党建如何融入中心,都有一系列做法和一整套措施,在推进这一项关键性工作中,如何能够把零散的、阶段性的事物,以一定的形式或载体加以系统归纳,形成一个好的运行机制,必然要用到一个常规做法,也就是善于对自己推进的事情、有效的做法进行及时总结和提炼,形成有特色的好经验,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建立各个条块的一些典型样本,经过一时段的坚持、优化和归纳、升华,从而形成本单位的运行机制。
2.精于构建体系。在党建融合过程中,通过一项项工作、一个个制度和一种种方式方法,推动党建助推经营活动。在这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总结归纳方法,要注重往构建条块管理体系这条路上多做探索,要组织有经验的党务政工人员,对良好基础和管理积淀等方面分类、分块整理,理出中心脉络,以一定的线索进行串联,努力构建多方面的运行体系,以此为融合机制建设提供基础素材。
3.勤于考核督促。融合机制建设,离不开日常的良性运作,离不开日常的工作积累。这在平时的工作推进和落实中,就必须勤于应用一些跟踪管理、问责究效、考核评价的做法,督促日常的党建工作主动融入中心,在具体实践中形成新的思路、新的做法、新的制度,懂得更加自觉、更加注重围绕中心开展工作,从而保证不会游离于中心工作之外,这对于机制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四)实施特色载体之策,为融合机制建设提供“承载体”。良好的对策利于推进工作。加强融合机制的建设,有个常规对策,就是依托一定的载体加以推进。在践行中要更加注重讲求一定的策略,把载体选准用实,做成一定的特色品牌,发挥承载的作用。
1.注重选用载体。好的载体能够发挥更好的带动和推动作用。要针对行业特点、基础环境、基本传统和工作性质的不同,从广泛的实践过程中,遵循易于参与、乐于参与的原则,尊重党员和员工的意愿,选取实用适用的载体,并通过一定的教育引导和实施推进,把党员凝聚到载体中,努力做好渗透转化,让党员立足岗位自觉融入特色载体,激发党员在实践中发挥更直接、更有效的作用。
2.注重特色培育。在载体的培育过程中,从一开始就要树立差异化的理念,以“一支部一特色、一单位一品牌”为主导思想,要时时注意摸准和把握本单位的特点,加强日常化的关注和区别性的总结,对于所选取的载体,融入工作实践中推得动、叫得响、用得深,并在推进中及时改进完善,在改善中有选择地加入一些符合单位个性的、形势需要的特色元素,不断丰富载体内涵,避免出现一般化,更不能只是口号化,以此为基础培育出有特色的载体。
3.注重巩固延伸。谁都清楚,加强融合机制建设,不是单体单一的事情,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具体运行实践中,不能以善于创新为名、以追求新奇为趣,时时进行不合时宜的根本性改变,而是要在“选对路”的前提下,不轻易改变,善于坚持巩固,是很关键的影响要素,因此必须善于持之以恒,把正确的事情坚持做下去。当然不是不需要创新,也不是不能改变,更不是不要改变,而是要在巩固的基础上进行适时、适当的延伸拓展、创新完善。
总之,在“133”党建工作机制中的融合机制建设,是一个系统的综合工程,不能只顾及某一方面或某一件事,不能只停留在某一阶段、某一时期,必须围绕企业的经营特点特色和形势趋势,从多方面入手,全方位谋划,宽领域运作,长期坚持做下去,才能真正形成一个机制,才能切实发挥融合功效。
(作者单位:福建省天湖山能源实业有限公司党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