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亲子活动,推动家园共育

2014-11-25张艳春

教师·中 2014年11期
关键词:亲子活动家园合作幼儿教育

张艳春

摘要:随着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认识越来越深刻,家长对于孩子在幼儿阶段的学习和发展也越来越重视。所以幼儿园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积极与家长取得合作,加强亲子教育,多多组织亲子活动,提高家长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的主动性,并做好评价反馈工作,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家园合作;亲子活动;有效性

亲子活动是幼儿园亲子教育的主要实施途径,是幼儿园为幼儿和家长创造的共同活动空间,在幼儿园和家庭之间搭建起了一条相互信任的交流桥梁。

一、发掘更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1园方比赛

由于场地布置的问题,大多数的亲子活动还是以幼儿园为根据地开展的。在园内可开设的活动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形式还是观摩和比赛,如早操观摩、自理能力竞赛、舞蹈演出、趣味运动会、亲子手工竞赛、知识竞赛等,这些活动在加深家长对幼儿在园的表现了解、锻炼幼儿体能、增加幼儿的知识等方面都有不错的效果。而像“亲子时装秀”这样的活动,让家长和幼儿共同设计制作自己的服装饰品,一起站上T台走秀,不仅能强化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其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的胆量,同时也增强了亲子关系,是一个一举多得的活动设计。

2户外活动

幼儿的活动圈子很窄,适当地带他们到户外进行活动有助于开阔他们的视野,挖掘他们身上潜在的能力。如幼儿园可以组织家长和幼儿一起去郊游,大家一起在“农家乐”里做饭、摘草莓、挖地瓜、摘橘子等,让幼儿体验劳动的快乐;亲子一起参观奶牛场、博物馆、美术馆等,增加父母与孩子在精神层面的交流;组织爬山、野炊、山上寻宝等休闲娱乐活动,让孩子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

3常识教育

对幼儿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重点,如安全教育、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都是需要幼师和家长的长期言传身教才能逐步完成的,所以我们在设计亲子活动时也可以将常识教育渗透其中。如围绕“安全用电”的家庭情景剧表演、亲子共同参与消防演习、看动画纠正动画人物的不良行为等,都是帮助幼儿在活动中树立保护自己的意识、规范自身行为的有效途径。

4节日庆祝

幼儿都喜欢过节,所以幼儿园就可以结合节日气氛来安排亲子活动的内容,在进行亲子活动的同时,又可以给幼儿普及了一些节日知识。如重阳节敬老活动、端午节举办包粽子比赛、植树节组织植树、妇女节的“我为妈妈唱首歌”活动,等等。

二、提高家长在活动中的主动性1家长参与亲子活动设计

家长和孩子都是亲子活动的参与者,只有投其所好的活动才能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而家长不仅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知道自己的孩子对什么感兴趣,所以幼儿园要好好利用这一点,在开学之初就先向家长们发放“亲子活动类型调查问卷”,让他们填写自己希望出现的亲子活动形式,并提出一些活动细节方面的建议。同时,让家长为幼儿园的亲子活动出谋划策,不仅能提高家长参与亲子活动的兴致,还能为幼儿园优化活动效果提供智力支持,推动亲子活动的良性发展。

2提供更多家长表现机会

在以往的亲子活动中,大多数家长都只是配合幼儿参与活动,活动往往流于形式,达不到“家长与幼儿共同成长”的活动宗旨。所以幼儿园的设计活动环节时,应多给家长表现的机会,让孩子看到自己父母的言行魅力,从而通过模仿提升自己。如在“变废为宝”的亲子活动中,就可以请每个家庭利用园方所提供的废弃物品共同设计制作手工艺品,家长先在“废品区”挑选自己需要的材料,然后和幼儿协商完成作品设计,制作过程由幼儿自己全权负责,家长只负责口头指导。那么在最后的展示环节就由家长各自介绍家庭工艺作品的设计理念,然后再让幼儿说一说自己在制作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碰到的困难等,让幼儿和家长的活动主体性都得到体现。此外,还可以通过让家长当主持人、表演自备节目等,让家长充分融入到幼儿园的亲子活动中来。

3利用家长资源开展活动

要举办多样、新颖、成功的亲子活动,仅靠幼儿园一方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若能取得家长在资金、人脉、场地、车辆等方面的支持,相信我们的活动能越办越好。幼儿园可以在每个亲子活动策划案敲定之后,将策划方案通过网络发送给家长,让家长在给出修改建议的同时填写自己能提供给幼儿园的资源。如在开展“我爱我牙”亲子教育活动时,我们就了解到一位学生家长从事的是牙医的工作,于是就直接邀请他参与此次活动的策划设计,在活动中向幼儿介绍了牙齿的分类,提供了不同类别的牙齿模型给幼儿观察,教幼儿如何正确地保护牙齿等。幼儿园也与该家长达成了每学期为在园幼儿进行一次牙齿检查的工作协议,实现了幼儿园与家长资源的有效共享。

三、强化活动的后期反馈1记录过程,及时反馈

幼儿园一定要将每次亲子活动的整个过程记录下来,刻录成光盘送给每个家庭。作为纪念礼物,每每拿出来观看都是对过往美好的回味。这样也使得家长有机会察觉到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之间的差距,从而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引起重视。而家长自己也可以单独录制自己家庭的表现,通过观察录像发现自己和孩子在活动中值得发扬和需要改善的地方,以达到亲子活动的教育意义。而那些拍得好的视频资料在征得家长同意之后可以在学校网页上公布出来,不仅能加强对学校亲子活动的宣传力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家庭参与亲子活动的积极性。

2全面评估,合作探讨

教师在每次活动后也应及时对各班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做一个较为全面的评估,主要可以从语言表达是否得体、行为是否规范礼貌、合作意识强不强、能不能很好地遵守游戏规则等方面来进行。然后写出具体的评估分析,通过QQ、微信、电子邮箱等形式发送给家长,让家长及时了解自己孩子的发展水平。同时,与个别表现不尽如人意的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向家长提出孩子的具体发展建议,与家长共同探讨该如何引导孩子向优秀的方向发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师与家长的多平台交流,增强了家园沟通的实时性和频率,这也是幼儿教育的一个新的尝试。

3深化教育,提高质量

幼儿园是提供幼儿专业化教育的场所,其对家长的教育活动应该要起到一个规范作用,所以在开展亲子活动中还应配合进行对家长的教育,提高家长的育儿技能。如在活动间隙,可以召开简短的家长会,告知家长下一环节的活动规则,并提醒他们在该环节中应该注意些什么,以提高家长在亲子活动中对孩子的教育示范作用。平时也应通过开展家长学校中的妈妈学堂、幸福家庭课程以及定期家访、组织家长参与教师的课程研讨等形式来实现对家长的教育,努力提高活动质量。

亲子活动是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载体,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形式。《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强调让幼儿感受到亲情和关爱,能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所以,为了充分调动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有效推动促进家园共育,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各幼儿园一定要优化亲子活动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邓子红.幼儿园亲子活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1(09).

〖=2〗李丹.关于幼儿园亲子活动现状分析及思考〖=J〗.新西部(理论版),2008(04).endprint

猜你喜欢

亲子活动家园合作幼儿教育
论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设置的思考与探索
浅谈开展亲子活动在校外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亲子活动在幼儿园应用中的不足及应对策略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