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穴位配合四神丸加味治疗五更泻疗效观察
2014-11-25李旭
李 旭
(漯河康利医院,河南 漯河462000)
“五更泻”又称“鸡鸣泻”、“晨泻”、“肾泻”。主要临床特点为五更时分患者腹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大便不成形,呈糊状,夹有不消化之物,无黏液无脓血,大便常规化验无异常。冷天加重,腹部喜暖,常伴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患者常久服抗菌消炎药,止泻药,久治未愈,中医认为此证乃肾阳虚衰,脾胃失于温养。笔者采用灸关元、神阙、足三里配合四神丸加味治疗“五更泻”取得了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纳入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2],患者出现以下症状者均可确诊为“五更泻”:①黎明时分腹痛,肠鸣,泻后好转,大便不成形呈糊状,无黏液无脓血,大便常规(一)。②腹部喜暖喜按,常伴形寒肢冷,腰酸软。③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入选病例均经相关检查排除因阿米巴、肠结核等疾病引起的腹泻,入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纳入研究。
1.2 病例一般材料 入选门诊患者42 例,男30例,女12 例,年龄分布49 ~83 岁,平均(64 ±1.5)岁。病程2 ~3 a 者10 例,3 ~5 a 者6 例,5 ~10 a 者10 例,10 ~15 a 者5 例,15 ~20 a 者6 例,20 a 以上5 例。以上病例按病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1 例。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①艾灸:取穴关元,神阙,足三里隔姜灸,每穴各灸9 壮,中等大小艾炷,灸至穴位皮肤发热,红晕,微痛能耐受为度。上午下午各一次,10 d 为一疗程。②四神丸加味:补骨脂15 g,肉蔻9 g,吴茱萸9 g,五味子6 g,生姜10 g,大枣6枚,加肉桂9 g,木香6 g,炒白术12 g,石榴皮12 g,水煎分早晚2 次温服,10 d 为一疗程。对照组:仅采用四神丸加味治疗,方法同上。
1.4 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①治愈:五更腹痛,腹泻症状消失,大便成形,其他症状消失,大便化验正常。②好转:大便次数减少,其他症状改善。③无效:症状未见改善。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数据采用SPSS 16.0 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2 研究结果
由结果可见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两者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平均疗程4.1 疗程,对照组平均疗程5.07 疗程,治疗组短于对照组,但二者没有统计学差异,提示:灸关元、神阙足三里配合四神丸加味可提高“五更泻”治愈率,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疗程。见表1 -表2。
表1 2组疗效评价[n=21,n(%)]
表2 2组疗程比较[n=21,n(%)]
典型病例:
张XX,男,66 岁,2009年10月9日首诊,每至黎明时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后腹安,病史23 a,纳差消瘦,形寒肢冷,舌胖淡,苔白,脉沉细缓。多处求治,服抗生素多种,未见好转。取关元,神阙,足三里,隔姜灸,每穴灸九壮,每天2 次,10 d 一疗程,四神丸加味,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2 次温服,10 剂为一疗程。二诊,2009年10月20日,腹痛见轻,大便稍成形,食欲增,肢稍暖,舌淡苔薄白,脉沉缓,守原治疗方案,两个疗程再诊。三诊,2009年11月25日,病人自述无腹痛腹泻,大便成形,肢冷消失,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缓,嘱其守原方案治疗,两个疗程,巩固疗效。三个月后随访无复发。
3 讨论
“五更泻”主要是由于脾肾阳虚所致,辩证为命门火衰。命门之火能温煦脾阳,腐熟水谷,有助于饮食的消化及吸收,肾阳衰微后,命门之火不足,以致脾失温煦,运化失常而发生腹泻,黎明之时阳气未振,阴寒较甚,更致温煦不足,而腹痛肠鸣泄泻,常伴有形寒肢冷,不思饮食,疲惫,腰膝酸软等肾阳虚的症状,首选灸关元、神阙,足三里。艾灸具有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温逐寒,回阳救逆等作用[3]。关元为小肠经募穴,及元阴元阳交会之处,有培肾固本,调气回阳的作用。灸神阙可益气升阳,温肾健脾。足三里为胃经合穴,“合治内腑”,是治疗脾胃病的重要穴位,具有强壮健脾作用。温灸三穴温补脾肾阳气,调理脾胃,祛寒除湿,涩肠止泻。药用四神丸加味,方中补骨脂善补命门之火,以温养脾阳,加肉桂温补肾阳,吴茱萸生姜以温中散寒,肉豆蔻暖脾涩肠,白术健脾燥湿,五味子,石榴皮敛酸固涩。木香理气止痛,大枣健脾养胃,诸药合用,温肾暖脾,健脾和胃,止泻固肠[4]。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刘晓琴.艾灸神阙穴为主治疗五更泻32 例[J]. 上海针灸杂志,2008,27(01):32.
[3]张泽仁.温肾健脾汤治疗脾肾阳虚泄泻100 例[J]. 吉林中医药,2006,26(04):23.
[4]朱红霞,肖晓华等. 艾条灸配合四神丸治疗慢性结肠炎46 列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1,3(17):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