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治动员的新思考

2014-11-25陈君

黑龙江史志 2014年9期
关键词:中国梦中国共产党

陈君

[摘 要]政治动员在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历程中一直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政治优势,是中国共产党成功地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手段和武器,因而重视政治动员也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优良传统。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应继续以史为鉴充分利用好政治动员这一政治优势才能成功的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中国梦”

政治动员是指政治主体,如国家、政党、社会组织或个人为实现特定政治目标而通过一定手段和方式来动员引导组织政治客体认同并接受政治主体的权威进而完成共同的政治目标和任务的能动性过程。政治动员在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历史进程中都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如塞缪尔·亨廷顿所说: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革命的胜利和领导权,关键就在于它成功的政治动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提出了伟大而振奋的“中国梦”,它是关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如此伟大美好的梦想无疑需要动员和激发13亿华夏同胞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因此本文欲在梳理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历史的基础上研究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如何继续发挥好政治动员优势,进而有效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一、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之历史解读

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的中国共产党历来都非常重视政治动员。

党在第一个纲领中就明确提出了“每个地方组织均有权出版地方的通报、日报、周刊、传单和通告。”(1)这表明,党即成立之日起,就已注意通过用各种方式去“唤起民众”。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论持久战》的讲演中,明确指出:“这个政治上动员军民的问题,实在是太重要了。我们之所以不惜反反复复地说到这一点,实在是没有这一点就没有胜利。没有许多别的必要的东西固然也没有胜利,然而这是胜利的最基本的条件。”(2)实践也证明,正是由于共产党广泛动员大众,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而才能把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

进入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由革命党变身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一如既往的重视政治动员工作。在这期间中国共产党也不负众望成功的实践了“三反”、“五反”、抗美援朝、农村土地改革、“一化三改”等历史任务的政治动员工作。

然而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约二十年的时间里,由于党对世情、国情的错误估计和“左”的思想错误指导,迫使党的政治动员工作也走向了机械化、极端化,其中主要表现在:(1)大搞“个人崇拜”、鼓吹“人定胜天”,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忽视对客观规律的尊重。(2)受革命时期阶级斗争惯性作用使然,政治动员成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助推器。(3)把一哄而上的“群众运动”简单地和科学民主的“群众路线”画上了等号。这种“暴风骤雨式”的政治动员显然会给社会带来负效应,就如邓小平所说经常搞运动,实际上就安不下心来搞建设。而且一定程度上也会破坏社会法制、社会秩序的构建。

不能否定极端化、机械化的政治动员工作确实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但只要我们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政治动员并不是罪魁祸首,错误的指导思想才是给我们带来灾难的根源。所以,我们应正视政治动员,政治动员是我党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手段,是我党的一项政治优势,当然前提是政治动员主体必须正确运用它,它才能将优势发挥出来。

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国梦”,并阐释说:“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3)而且他还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2013年3月17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闭幕会上习近平又多次提到“中国梦”,并进一步阐释其内涵,指出“中国梦”是关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

党的政治动员工作促成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一定意义上也促成了中国建设的成功。那么时至今日在深化改革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我们有必要且应坚持做好政治动员工作,用政治动员工作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这是因为:(1)从“中国梦”所包容的整体内涵而言,它是集国梦、族梦、民梦于一体的梦想,如此伟大的梦必然需要动员每一个国人都为其努力方能实现;(2)从“中国梦”目前所面临的国情而言,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我国的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如:贫富差距扩大、生态环境恶化严重、社会腐败等。铲除发展路上的“拦路虎”,实现“中国梦”,必然需要动员13亿华夏同胞携手共进。(3)从“中国梦”目前所面临的世情而言,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经济上处于全球化时代,政治上仍然处于一超多强的局面,中国要想在这样的时代大局面前,掌握话语权,不得不需要人民的支持,而唤起人民的支持当然需要做好政治动员工作。(4)从政治动员能效而言,政治动员能激发个人或群体的潜能,能呼吁和动员个人或群体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奋勇前进,那么实现“中国梦”这一伟大目标,显然需要政治动员的这种激发带动功能。

三、优化“中国梦”视阈下的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

理论和实践证明实现“中国梦”需要党的政治动员工作的助推,当然政治动员是把双刃剑,若利用不当,不仅不能助推“中国梦”的实现,还会发生适得其反的负效应。所以我们需要对“中国梦”视阈下的党的政治动员工作进行一定的优化。具体而言如下所述:

1、以“实事求是”思想优化“中国梦”视阈下党的政治动员

“实事求是”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精髓。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必须吸取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教训,以“实事求是”的思想指导政治动员工作,“中国梦”视阈下的党领导的政治动员要坚持的最大实际就是中国目前处于并还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次中国还处于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国际格局之中。

2、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优化“中国梦”视阈下党的政治动员

改革开放前,迫于形势所需,我国的政治动员多数都带有强制性、阶级性。新时期,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优化政治动员工作,把人文关怀作为政治动员的价值追求之一。这种人文关怀不仅体现在要充分满足人民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等利益,而更应体现在要为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营造氛围。

3、构建党领导下的多元化动员主体优化“中国梦”视阈下党的政治动员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政治动员主体较单一,主要由党和政府主持。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民间组织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公民的自主、权利意识也在不断发育成长,优化“中国梦”视阈下党的政治动员应该顺应时代社会的发展,真正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动员格局,实现由单一政党的政治动员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动员格局转变,以最大限度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整合各种社会资源。(4)

4、坚持以全面、协调的内容优化“中国梦”视阈下党的政治动员

十八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对“中国梦”视阈下党的政治动员工作显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党的政治动员工作不能仅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一中心;而应该在动员人们大搞经济建设的同时,还不要忘了动员和激发人们为国家民主政治建设、文化的繁荣发展、社会的和谐建构和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奋斗的意志和行为。总之,党的政治动员工作在内容方面应坚持全面化、协调化。

5、把握政治动员方式、尺度和范围优化“中国梦”视阈下党的政治动员

毛泽东曾说:“怎样去动员?靠口说,靠传单布告,靠报纸书册,靠戏剧电影,靠学校,靠民众团体,靠干部人员。”(5)“中国梦”视阈下党的政治动员既应利用好传统的政治动员方式,如传单、报纸书册、戏剧电影等,随着时代的进步,还应占领大众媒体视野下网络政治动员模式的新阵地。除此之外,党的政治动员工作还必须掌握好动员的尺度和范围,尽可能地减少社会冲突和舆论压力,避免因极端化的政治动员造成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削弱,甚至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6、把握党的政治动员的国际性优化“中国梦”视阈下党的政治动员

一方面,在全球化趋势下,中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它的命运与全世界人民相连,“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梦,也是世界人民的梦;另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并没有放弃单边主义、世界霸权主义等行径,它时常以人权、民主、等诸多经不起推敲的理由干涉我国主权、领土完整,干涉我国政治、经济发展。所以在此形式下,“中国梦”视阈下党的政治动员还必须具有国际性,即以放眼世界、把握未来的战略眼光,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战术水准,遏制别有用心的西方国家的各种图谋不轨的恶行,从而在国际社会中掌握发展的主动权、话语权,引领和动员世界人民为构建和平美丽的共同家园齐努力。

注释:

(1)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第6页,第478页.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第513页.

(3)习近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N].人民日报,2012-11-30(1).

(4)李建兴:治理视阈下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的优化[J].南华大学学报,2011(10).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中国梦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