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舞伎中的季节感研究

2014-11-25朱琴

黑龙江史志 2014年9期

朱琴

[摘 要]歌舞伎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瑰宝,日益引起了世界的关注。有别于其他国家的传统戏剧,笔者发现传统歌舞伎中处处洋溢着季节的气息。有关歌舞伎中季节感的表现形式,笔者从歌舞伎的剧目题材和舞台布景及服装造型等两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就歌舞伎中季节感的由来,即为什么歌舞伎会有如此浓郁的季节感,笔者从歌舞伎的祭典性和歌舞伎人神共飨的特质等两个方面进行了历史考察和深入分析。通过以上考察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歌舞伎中散发出的浓郁的季节感,不仅是其区别去其他传统戏剧的一个特征,更是其社会生命力的源泉之一,季节感的发掘和再现可作为歌舞伎振兴的一项重要手段。而季节感与歌舞伎、气象与传统艺术之间的密切联系也为歌舞伎、为传统艺术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关键词]歌舞伎;季节感;祭典性;人神共飨

歌舞伎诞生于17世纪,至今约有400年历史,是在学习和吸收了各种民间歌舞曲调与表演艺术精华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日本人为之骄傲的传统戏剧,是日本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瑰宝。与日本传统艺术能和狂言不同,歌舞伎是庶民文化的产物,自诞生那一日起,其表现的就是日本江户庶民阶层的喜怒哀乐,其描述的就是庶民阶层的人生百态和生活情趣,其展示的就是庶民阶层的男女情爱和风流体态。其艺术形式的丰富、舞台造型的精妙、表演技巧的精湛及其无处不在的样式美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对象,而与日本本土其他戏剧以及中外其他戏剧形式不同的是,歌舞伎除了上述艺术特质以外,还处处遵循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更迭,歌舞伎中洋溢的浓郁的季节感更使我们进一步体会到了歌舞伎作为庶民文化产物的新鲜活力。

一、季节感的表现形式

歌舞伎和世界上其他众多戏剧一样,其本身并不具备季节的特质,但是歌舞伎的创作者、表演者们通过剧目题材的选择、舞台的布置、服装的搭配等手段,使得歌舞伎随着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而展现出不同的风情,通过与季节更替融为一体,从而实现了与观众的一体化。江户歌舞伎为了与民众的生活节奏相调和,将歌舞伎演出场次按照时间流逝和季节更替命名为致谢演出(顔見世興行)、新春演出(正月の初春興行)、三月演出(弥生の興行)、夏季演出(夏の興行)、秋季演出(秋の興行或いはお名残興行)。

1.歌舞伎剧目题材的季节感

新春演出的首要代表剧目就是《曾我物语》,该剧讲述了曾我兄弟坚忍十八载终报父仇的故事,对于当时的江户人而言,成功报得父仇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是成功、喜庆的象征。而新春演出正值日本的春节,举国欢庆,人们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祈祷和祝福。作为喜庆象征的曾我物语正好迎合了日们国民的这种心理,因此一经推出,广受好评,从此便成为了歌舞伎新春演出的招牌剧目。

弥生演出时值三月,正是樱花盛开之际,每到此时,日本国民有举国赏樱的习俗,现在如此,数百年前的江户时代亦是如此。为了迎合观众们的审美情趣,此时上演的曲目大多含有赏花的场景,或直接以春日赏花为题材,如《妹背山妇女庭训》、《樱门五三桐》、《新薄雪物语》等。

与降暑降温设施发达的现代社会不同,江户时代既无风扇,也无空调,一到夏天,烈日炎炎,酷暑难耐。在这样的日子里,歌舞伎推出的主打题材就是幽灵鬼怪类,因为恐怖的画面令观众产生丝丝寒意,荒诞的情节使观众暂时忘却了酷暑的难耐。因此《四谷怪谈》、《牡丹灯笼》等幽灵类题材在歌舞伎夏季演出的舞台上经久不衰。在日本自古就有春赏樱、秋看枫、冬踏雪的习俗,而四季之中,夏天最妙的一道风景线莫过于夜空中翩翩起舞、漫天闪烁的萤火虫了,于是夏季演出中总少不了以“猎萤”为题材的《生写朝颜话》。此外,夏季还是日本的祭典盛季,上至日枝神社的山王祭,中至南传马町和小舟町的天王祭、赤坂的冰川祭,下至神田明神祭典和深川八幡祭典,各种祭典接踵而至,而将各种祭祀盛况搬上歌舞伎夏季演出舞台的正是歌舞伎名曲《夏季浪花鉴》。

2.舞台布景及服装造型的季节感

除了上述歌舞伎题材因时而异,与自然的交替融为一体以外,歌舞伎在舞台布景的设置和演员服装造型上也充分采纳了季节元素,春夏秋冬的四季风光与戏剧人物的内心感情相交相融,舞台布景的设置又充分映衬了戏剧人物的内心情感,使得题材、舞台布景以及剧中人物应景应时,与四季交融为一体,从而引起了观众强烈的共鸣。

《妹背山妇女庭训》中“吉野川之场”,无论是舞台布景还是人物的服装造型设计,都堪称一绝。舞台上满台的樱花竞相开放,一片片、一团团、一簇簇,盛开着樱花的树枝从远处的深山延伸至舞台的双边花道,进而伸向观众席,似乎整个剧场都笼罩在一片粉色的云雾中,舞台正中的吉野川河自高山之山激流而下,清清河水湍流不息。逼真应时的舞台布景使得观众早已忘了自己只是剧场中的一名看客,仿佛自己身处此情此景此境,从踏入剧场的那一刻边不只是一名看客听客,而是自己也参与到演出当中,与演出溶为一体。

另一歌舞伎名作《夏祭浪花鉴》也在服装和道具上充分融入了季节性元素。这场戏的第一个看点是男主人公团七的华丽变身。刚被从牢房释放出来的团七蓬头垢发、满身污秽,前往服装铺购置衣物,转眼间变成了一个衣服整洁、神清气爽的小伙。为了给观众眼前一亮、舒适清爽的感觉,演出者精心琢磨了服装造型。首先为了加强前后对比的视觉效果,在造型设置上特地将变身前的邋遢和污秽夸张到极致;其次为了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对变身后服装的款式和颜色做了精心设置,团七的新服装为白底褐色宽条纹的单层和服,一亮相即给人清爽怡人的感觉,拂去了夏日的些许闷热。而该剧三名主人公团七、德兵卫和三妇同台亮相时,团七身着白底褐色宽条纹的单层和服,德兵卫身着白底蓝色宽条纹的单层和服,而三妇身着云龙图案的单层和服,三者的单层和服让观众倍感清爽,同时三人和服的颜色交相辉映,颜色的组合让观众不由产生丝丝清凉,这正是在炎热夏季将观众吸引至歌舞伎剧场的一个重要诀窍。

公元一八○四年七月于河原崎座上演的《天竺德兵卫韩话》更是因其舞台布景的季节感而获得了观众的广泛认可。当主人公天竺德兵卫冒充座头德市被拆穿时,无奈之下一头跳进了院中的水池。在这场歌舞伎表演中,由于演出时间的不佳,再加上没有知名叫座的演员,只是新人们的一场实践表演,本来是没有什么观众的,但是由于在舞台设置上巧妙将真水取代了原来的布景,于是在天竺德兵卫投入池中的一刹那,坐在前排的观众也被贱了一身水花,这溅起的水花不仅给剧场带来了阵阵清爽,更将其舞台设置的匠心独运和歌舞伎的写实逼真深深烙进了观众的内心。这一幕立刻引起了轰动,一时间观者如潮,《天竺德兵卫韩话》成为了歌舞伎舞台上的一朵奇葩,而该剧表演者们也积聚了极高的人气。歌舞伎这种力求自然逼真、充分考虑观众各季节诉求的的舞台设置,为歌舞伎的传播、兴盛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歌舞伎季节感的由来

通过上文论述,我们可以发现歌舞伎从剧目题材的选择到舞台布景以及演员服装款式、色彩的设定都充分吸收了季节元素,观众坐在剧场看歌舞伎时会不由感受到歌舞伎散发出来的浓郁的季节感,从而将歌舞伎视为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笔者不禁产生疑问:为什么作为传统戏剧的歌舞伎会如此重视季节因素呢?为什么歌舞伎要将季节元素充分融入剧目题材的选择和戏剧的表演过程中呢?以下,我们将从歌舞伎的祭典性和人神共飨两个方面进行考察和分析。

1.季节感与歌舞伎的祭典性

祭典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而言祭典又分为秘密祭典和公开祭典,所谓秘密祭典是指在隐蔽的神殿内部由高层神官和重要的官员进行的庄重而神秘的祈祷仪式,如女王卑弥呼的祈祷;而公开祭典则是指民众抬神轿巡回村落、神人共享美食、众人演绎民俗艺能等活动的供神、奉神的活动,如日本历史较为久远的祈年祭、新尝祭等。而歌舞伎则属于后者,即供神、奉神、娱神的一项艺能活动,其根本目的就是娱神,通过艺能表演使神高兴,以达到人与神共游共陶醉的效果。庄严的祭典、优雅的祭典、绚丽的祭典……随着季节的变迁,日本的祭典活动也不断交替。春有祈年祭、夏有盂兰盆、秋有新尝祭、冬有正月,此外民间还盛行着三月的樱花踊、七月的祇园节、十月的高山节、十二月的春日神社节。正是由于日本的祭典活动随季节而变,起源于公开祭典即奉神艺能的歌舞伎,从其剧目的选择到各场演出主题的设置,无不契合祭典活动的主题变化,即无不契合季节的变化。因此作为奉神艺能的歌舞伎,自起源之初,就呈现出因时因季而变的独特魅力,散发着浓郁的季节气息。

2.季节感与歌舞伎的人神共飨

在日本的祭典活动中,由于人的情绪高低能够影响神的兴致,所以在祭典活动中艺能表演占据了重要地位。人们通过艺能表演促使整个祭典团体气氛活跃、情绪高涨,从而达到了娱神的效果,同时也促进了人神的交融,使得从事艺能表演的人、参与祭典的人都暂时忘却了俗世的烦恼、摆脱了日常生活的忧郁,沉浸至人神同乐、共享共游的氛围中。因此,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奉神艺能的不断成长、成熟,艺能的祭典性即娱神性逐渐减弱,而其娱人性不断膨胀,及至江户时代达到了烂熟的阶段。即人的诉求逐渐成为艺能表演活动的首要考虑因素,能否娱乐大众成为艺能表演能否拥有社会生命力的重要准绳。即适应人的需求、满足人的需求的艺能得到了滋养、逐步生存下来并且在人类社会历史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如歌舞伎;而不适应人的需求、不能满足人的需求的艺能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如净琉璃等。

歌舞伎发展、成熟于江户时代,是在庶民阶层慰乐情感过程中滋生的戏剧宠儿,其娱神娱人的本质决定了自诞生起,歌舞伎就不是抽象的舞台艺术,它充分展示的是人性开放的特质,是具有庶民阶层丰富而细腻的情感知觉的戏剧,它产生并成熟于庶民阶层,讴歌的是庶民阶层的精神世界、表现的是庶民阶层的生活乐趣,展示的是庶民阶层的情姿体态。而江户时代的庶民生活又是怎样的呢?没有各式家电、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没有种种抵御自然灾害的设备,人们靠天而生,物资丰富、水草肥美、四季变化缓慢而有规律,平和丰饶的自然环境培育了江户人亲和自然的感情,而偶尔发生的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被江户人视为自己有错激怒了神或是神“充满慈爱”的考验。此外,万物有灵的宗教观,使得日本人产生了很强的季节感,对四季循环变化有着极其纤细而敏锐的感受。在日本人的审美意识中,四季之美占有突出的位置。自古以来,日本的文学家们就以自然为友,了解自然的灵性,敏感地掌握四季时令变化的脉搏,季节感在最早的和歌集《万叶集》中就明显地表现了出来,并影响到整个日本文学界的发展。此后,季节感又延伸至房屋建筑、园林设计、服装色彩纹路、艺术创作等各个领域。而以庶民为观众群体的歌舞伎,为了能够契合庶民的审美观,为了最大限度地扩大观众群,也不得不以庶民的审美观为准绳,在歌舞伎创作过程中充分采用季节性元素,包括从歌舞伎剧目题材以及演出时间设置上契合季节的变化,从舞台设计、服装道具上让观众一走进歌舞伎的表演会场就感受到浓厚的季节韵律,并在充分考虑观众季节感受和季节需求的基础上,使得歌舞伎与庶民生活溶为一体,使本身作为娱乐项目的歌舞伎成为了江户庶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精神食粮,甚至在江户时期出现了“可三日不吃饭、不可三日不看歌舞伎”的盛况。因此,歌舞伎的“人神共飨”的本质特征决定了人的诉求在歌舞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即江户庶民的审美意识、情感诉求决定了歌舞伎发展过程中季节性元素的综合运用,而歌舞伎同样通过演出过程中所洋溢的季节感吸引了观众的眼球,扩大了观众群体,增强了自身的生命力,最终使得歌舞伎在江户时代从艺术形式到社会生命力,都达到了一个顶峰。

三、结语

歌舞伎诞生17世纪,在江户时代呈现如火如荼发展之势,在其数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其艺术形式日臻完善,形成了一门集音乐、舞蹈、对白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成为日本乃至世界的文化瑰宝。而其社会生命力却经历了一个近似相反的历程,江户时代歌舞伎是庶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娱乐项目,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而今歌舞伎在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下,已经丧失了吸引力,被很多人认为是古旧过时、无关当代的东西,逐渐丧失了其鲜活的生命力,成为了一架古朴华丽的屏风。而在歌舞伎社会生命力衰竭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曾经的歌舞伎从剧本的编写、演出时间的筛选到舞台布景的设置、服装道具的设计都充满了季节的气息,紧紧追随当时庶民们的生活节奏,与之同呼吸、共命运,因此歌舞伎在江户时代不仅仅是一道风景,不仅仅是一项娱乐,而是完全融入了庶民的日常生活,成为庶民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而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广泛运用,反季节水果、蔬菜占据了人们的餐桌,严寒着薄衫、酷暑穿皮草也变成了可能,换言之人们的季节感已发生了颠覆性变化,人们对季节气息的捕捉能力也日趋衰退。与此同时,歌舞伎中的季节气息也在日趋淡薄,歌舞伎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从不可或缺变成了可有可无。因此,在传统价值与现代生活冲突日益加剧的今天,当各方专家讨论如何通过体制革新、政策性扶植来挽救、保护、振兴歌舞伎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我们不应当忽略歌舞伎本身的社会适应性,歌舞伎的本质是庶民的文化产物,当其脱离了庶民生活、丧失了庶民诉求时,其生命力就走向了衰竭,而歌舞伎散发出来的浓郁的季节感正是其反映庶民诉求的重要表征,正是其融入庶民生活的重要标志。因此,歌舞伎所散发出来的季节感不仅仅是歌舞伎区别于其他传统戏剧的特征,更是歌舞伎生命力鲜活的标志,在有关挽救、保护、振兴歌舞伎的讨论中,除了体制革新和政策扶植外,我们是否也该重视歌舞伎本身的社会适应性呢?即歌舞伎的创作者、表演者们应当重视并努力恢复甚至强化歌舞伎所散发出来的季节气息。

参考文献:

[1]李颖著《日本歌舞伎芸術》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

[2]滕军马晓云著《论歌舞伎舞台的祭典特征》.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戏剧》2010年

[3]王瑞林著《歌舞伎的主要特点及代表曲目》《日语知识》2004年

[4](日本)河竹登志夫著『歌舞伎美論』東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5](日本)津田類著 『歌舞伎と江戸文化』ペリカン社 2002年

[6](日本)郡司正勝著『歌舞伎と文楽の本質』岩波書店1997年

[7](日本)西山松之助著『近世風俗と社会』吉川弘文館1985年

[8](日本)諏訪春雄著『近世芸能史論』笠間書院1985年

[9](日本)諏訪春雄著『歌舞伎の源流』吉川弘文館2000

[10](日本)渡辺守章渡辺保著『現代における伝統演劇』放送大学教育振興会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