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相雨书》气象预报方法及思想探析

2014-11-25马孝文陈翀

黑龙江史志 2014年5期

马孝文 陈翀

[摘 要]《相雨书》是唐代黄子发编撰的一部主要研究气象预测的书籍。分候气、观云、察日月并星宿、会风详声、推时、相草木虫鱼玉石、候雨止天晴、祷雨、祈晴等9篇。[1]文章运用气象学、大气物理学等现代大气科学原理来窥探该书所蕴含的气象预报方法以及气象预报思想。

[关键词]《相雨书》;气象学原理;气象预报思想

中国古代气象文献形成历史悠久,形式多样,有的以“气象文学”形式散落在各类气象典籍中,烙有中国古代先民的自然观与思维模式的印记。[2]随着社会的发展,先民们对农业气象知识的积累也逐渐增多。唐代黄子发撰写的《相雨书》就是一部以气象预测为主的典籍。《相雨书》根据自然存在的客观气象要素预测风雨,并继承发展了前人阴阳五行及利用干支日推演、干预天气现象的思想,体现了朴素的唯物观思想。《相雨书》受限当时科技发展水平及天人感应思想,存在一些如今看来并不科学的地方。但书中记载的内容对研究唐代及之前气象预报方法和气象预报思想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相雨书》分类及概况

《相雨书》现存主要有三个比较完整的版本:中国基本古籍库元代方回抄录本、明周履靖辑本和古今图书集成收录本。三个版本内容相似,本文研究选用元代方回抄录本。全书原有169条谣谚,现存132条。语言虽没加以韵语化,但作者以简洁明了的句式形象地记录当时人们对天气现象的认识及在此基础上对风雨做出的预测。纵观书中的结构分类可知,“候气”部分是根据晕、虹、雷电、雾等现象预报风雨;“观云”部分是从云的形状、颜色、所处地理位置、云行速度等来预报下雨的时间及雨量大小;“察日月并星宿”部分是根据日出、日落时太阳光辉、伴同的风雨冷暖情况及夜间星月情况等,来预报风雨;“会风详声”部分是根据风及声音推断大雨;“推时”部分是中长期预报经验;“相草木虫鱼玉石”部分是根据物候预报天气;“候雨止天晴”部分是预报天晴的征兆;“祷雨”及“祈晴”部分,夹杂着少数以自然变化对照人事吉凶等表现巫术迷信的内容。

二、《相雨书》气象预报方法

(一)析大气光象的预报方法

“候气篇”中的“候”是在长期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占验之意,此篇名中的“气”对应于现代大气物理学研究的“大气光象”。我国古代对大气物理现象的认识可谓是多方面的,对大气中水汽凝结与降水、雷电等光象、声象都有所记录和解释。[3]在周代,曾设立了专门机构进行天文和云气光象观测。其中有高台(灵台、清台、观台),还建立了冯相、保章、视祲三个专门部门。其中视祲的主要职责是观测十种光象(即祲、象、鑴、监、闇、瞢、弥、叙、隮、想,总称“十辉”)。这十种光象,包括日月蚀、阴云迷雾、虹、“海市蜃楼”等有六种是表示晕的特殊形式。[4]根据《相雨书》记载,可以得出当时人们已经能够根据晕、虹出现的位置、时间来预测天气的变化,并预报风向。

《相雨书》记载“候日晕。午刻前晕者,风起正北方。午刻后晕者,有大风发屋拔木,风从晕门出来”说明了晕是通过日月光线透过卷层云时受冰晶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卷层云是出现在高空的、由冰晶集合构成的、白色丝缕状的云层,它多半与大范围天气系统相联系,预示着天气要有所变化,如果卷层云是在气旋或锋面前面形成,它后面常常有下雨的高层云和雨层云跟着移来。不过高层云的云滴不能产生晕,高层云侵入天空就会使晕圈出现缺口,所以这缺口正好指示高层云移来的方向,对风向有指向性。“日出便有辉,雨在日内”此处的“辉”表示的是日晕,跟前条之理相同,可预测天气将有雨。具有各种奇怪而多样的形状的晕,最吸引人们注目。

关于虹与风雨的预测,《相雨书》中记载有“晚有断虹者,半夜有雨达日中”即光线照射到雨滴后,在雨滴内会发生折射,各种颜色的光发生偏离不同产生彩虹。晚上天空出现虹表示别处正在下雨,半夜或有降雨。

《相雨书》中其他关于大气光象预测的记载有:“电光出西北方,雨注倾壁也”、“西北闻雷者,雨至之候也,此后两日复来”当锋面雷雨接近时,通常闪电出现于西北方,锋面过境,带来大雨,并会持续数日。“日出无风而热者,至日中,则雷雨作,风雨兴也”说明早上日出时分,没有风但天气闷热,表明空气湿度很大,几近饱和,水汽条件满足,但由于夜晚的地面降温,使得对流层的低层温度低,不满足对流不稳定条件,无法触发对流。到中午时分,由于太阳辐射加热使得地面增温,而使大气结构变为下暖上冷,触发对流活动,可以形成很大的积雨云甚至可以伸展到对流层顶,在这个积雨云的中上部会产生雷电现象,不仅带来降雨,有时会带来冰雹。这现象一般多出现在夏秋。“日已射庐,犹有雾者,细雨数日”、“三日有雾蒙蒙者,狂飙大起”说明太阳已经高照,雾还未散,明显为峰前平流雾。平流雾预示着降雨。连日有雾,表明天气将转化为不稳定状态,气旋锋面即将到来,预示着将起风或下雨。

自然界处于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大气层里壮观的风雨雷电、奇光异彩,无不引起古人的注意和探询。随着生产活动的发展,人们对这些自然现象的性质、规律的认识也逐步深入。《相雨书》能够不为奇异光象所误导,运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立足实践观测,总结天气变化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值得后人继续挖掘。

(二)观风云变幻预报方法

云卷云舒,风云变幻和天气变化关系紧密。在古人的典籍中常有记录,《诗经》中记载“上天同云,雨雪霏霏”,也有把“同云”写成“彤云”。意思是说均匀的带有微红的云常带来降雪。殷代甲骨文中,对于风的认识和观测就有丰富的记录,汉代已经发明了相风凤凰和相风铜乌等测风仪器。《相雨书》主要是根据云量、云色、云的运动、云形等来说明天气系统、天气过程来做预报。

“云逆风行者,即雨也”说明上层风和地面风风向相反所造成的现象,表示大气上下有性质不同的气流存在,是锋面附近经常出现之现象,所以常可致雨。“云若鱼鳞,次日风最大”云若鱼鳞,说明是卷积云,常常伴随着风暴天气,所以次日风暴大。“日出红云,申刻有雨”说明日出红云表示朝霞,夜间曾发生对流作用,所以下午时分有雨。“雨随风乱飞,无力者,霎时大雾天暗也”说明风力微弱时,毛毛雨将犹如大雾,所以天色将阴暗。“日没红云现,次日雨”说明日出日落时,阳光穿过大气层的路程最长,沿途波长短的光线几乎都被散射掉,只剩下波长较长的红、橙等光线可以到达地面。日落出现红云了,表示空气中水汽、尘埃等显著增多,散射作用强烈,除红色光外,其他的光几乎全被散射掉。所以预报次日降雨。“凡秋冬以东风南风有雨。春夏以西风北风有雨”说明在季风气候区,冬天多北风。若刮东风或南风时,则是气旋来临,为暖区的风信,将有雨。夏天多南风,若有西风或北风时,则预示台风将来临,所以有雨。“讯头风不长,过后风雨愈毒也”台风将过境时,风雨势不强,台风中心经过后之暴雨远甚于中心经过之威势。

(三)察物候的预报方法

物候观测所使用的是“活的仪器”。它的构造要比一般气象仪器复杂灵敏很多。“物”主要是动物和植物有时候也包括特定物体,“候”是特定物体所表现出的征兆。物候预报是根据湿度、气压等来综合判断。

1.通过湿度来预测风雨

通过物候间接获得空气湿度,来预测风雨的记载较多。如“每夕取通草一茎,以火然之,尽者,次日晴;不尽者雨”、“石上浸润出液,将雨数日”、“璧上自然生水者,将雨数日”“树穴生水,天有雨。雨落井中生泡者,愈下愈大也”是通过燃烧通草,观察其能否完全燃烧知晓空气湿度,进而预测晴雨。石上浸润出水,表示湿润,湿度大,故将变阴雨。树穴生火,表示空气湿度大,非常潮湿,天将雨的征兆。雨落井中能起泡,说明雨势极大。“视鹳鸣乱翔,夸睪飞鸣者雨立至”、“视蚁登壁者,将雨之候也”表明当空气潮湿度大时,蚂蚁就会出穴,鹳鸟飞鸣其上补食,人们经过长期观察积累,看到蚂蚁爬上墙壁,鹳鸟飞于其上,就可以判断天将雨。

2.通过气压来预测风雨

气压跟天气有密切的关系,现代天气预报把气压作为依据之一。《相雨书》收录的“视鱼跃波者天将阴雨”,鱼跃波时,表示气压正在下降,低气压风暴或气旋风暴正在迫近,故天将阴雨。

三、《相雨书》气象预报思想

(一)承阴阳五行学说的预报思想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相雨书》中:“凡有珥者,狂风迅起。在日为风,在月为雨。五纬生珥,大雨滂沛者二十日”,五纬即五星,调金、木、水、火、土。“青白赤黑云在东西南北,各曰四塞之云,见即有雨也”青白赤黑云对应东西南北四个方位上。书中还有诸如“清”“浑”、“晦朔”“弦望”等阴阳相对天气的描述、等类似的记载,虽然不能武断地说作者在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来阐释天气,但全书记录这样的表述达十次以上。因此,有理由判断作者在描述天气现象时受到阴阳五行思想的影响。

(二)用干支记日和关键日预报的思想

《相雨书》“候雨止天晴”部分“候晴六十日,以甲子雨者,二日止;乙丑雨者,二日止……癸亥雨,立止”是利用干支日预测风雨,虽然今日看来并没有科学依据,但其作为一类预报思想不应被忽略。因为这体现了古人尝试寻找气象预报的规律。

古人往往会把某一个关键日,比如“岁始”那天气象状况作为基点来预报天气。“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属于关键日预报。“关键日”观测,是西汉的魏鲜最早提出的。《相雨书》中也存在关键日预报思想如“六甲日四方云皆合者,即雨”、“凡夏旱,甲子日雨者,秋旱四十日。秋甲子雨者,冬旱六十日。冬甲子雨者,春旱四十日。春甲子雨者,夏旱六十日”这种预报比较粗糙,是一种经验推演,其准确性不高,不能概括成一般规律。

(三)作仪式感应的预报的思想

“祷雨”、“祈晴”多记载采取巫师作法的仪式,以求影响改变天气晴雨。不过也有科学的成分在,如“暴之不雨,神山积薪,击鼓焚之”今日气象学家已经证实燃烧产生的热量和烟火能引起上升气流,增强气流的辐合作用,且烟尘等小颗粒可以作为凝结核,以致成云致雨。所以积薪求雨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如“凡少年、妇女仰天大号,泣不语,则雨降”等实为迷信糟粕,是受限于当时的科技认知水平的一种愚昧认知。

我们研究过去,本该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站在古人的角度,书中有这样的记载也属情有可原,当人们设法去“感应上天”的时候,其实体现的是对自然的敬畏和对风调雨顺的向往。

参考文献:

[1]文中所选用《相雨书》为中国古代基本古籍库渐西村舍丛刊版

[2]初清华“气象文学”刍议[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55

[3]张德二.中国古代对大气物理现象的认识[J].气象1978(5):13-15

[4]王鹏飞.中国古代气象上的主要成就[J].南京气象学院院报.1978(1):142

[5]刘昭民.中华气象学史[M].台湾:台湾商务印刷馆,2011:9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