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世长:怎样说话,在职场中才有分量

2014-11-25余飞鱼

公务员文萃 2014年11期
关键词:李渊隋炀帝谈话

余飞鱼

职场中,有些员工在领导面前说话,缺乏个人主见,曲意服从,这样的人想在职场中站稳脚,获得领导重视是不容易的。作为企业领导,他所考虑的是公司长远利益,更希望提拔有用之才。因此,当下属和领导谈话时,你要敢于拿出自己的见解,谈话要注意技巧和方法,要会绵里藏针,语带筋骨。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向唐朝大臣苏世长学习一下,看看他是怎么赢得李渊的赏识和重用的。

巧用比喻,毫无柔态

苏世长是李渊的朋友,两人都是武功人,而且是发小。但是他们也是仇人,因为李渊起事时,苏世长站错了队,做了王世充的下属员工。李渊几次派使者劝他投降,他不但不降,还绑了李渊的使者,李渊非常生气。不久,洛阳被攻破,王世充投降,苏世长也投降了。看见苏世长,李渊的眼珠子都气红了,说:“你不是帮王世充和我对抗吗,瞧我怎么收拾你!”

苏世长微微一笑,他觉得李渊心胸太狭窄,太没有帝王气度了。对此,苏世长答道:“自古以来,江山社稷被人比喻为鹿,那些争夺江山的人被比喻为捉鹿人,一个人抓住了鹿,其他人就会收手,难道还有人抓住鹿后,回过头来找其他猎人的麻烦,说他们不该猎鹿吗?”

一句话让李渊红了脸,但仍气呼呼地望着他。苏世长知道,李渊还记恨自己当年不降的罪责,仍不打算放过他,就微微一笑说:“你当年在武功结交的朋友,自发生战乱以来都快死光了,现在只有我一个人能看见你开创的太平盛世。你现在把我杀了,这群人就死光了。”李渊一听,眼圈红了,就饶恕了他。

面对被炒鱿鱼甚至杀头的危险,苏世长没有叩头下跪,而是巧用“捉鹿”这一比喻,对李渊的狭窄心理做一分析,告诉他对待过去的敌人,应该既往不咎。对自己,苏世长也没有委曲求全,而是采用友情回顾,触碰到李渊的情感痛处,语言深情却不柔媚,幽默却不失骨气,终于感动李渊获得了宽恕。在和领导谈话,当自己处于不利位置时,要坚定立场巧于辩解,这样既给领导面子又不失身价,最终赢得领导的信任。

委婉说理,藏筋带骨

获得李渊谅解后,苏世长正式成为李渊手下的员工,两人一下子由敌人变成了上下级关系。有时公事结束,李渊会找到苏世长,相互之间叙叙旧,高兴了也聊一些笑话。

一次,李渊突然问道:“你认为你是个奸猾的人,还是个忠直的人?”苏世长笑着回答:“我当然是一个忠直的人。”李渊等的就是这句话,讥笑道:“你如果忠直,为什么背叛了王世充投降我?”这话很不好回答,因为苏世长当时的处境确实很尴尬,他想了想,说:“洛阳平定,王世充投降之后,我已经智力穷尽,才跟着王世充投奔你的。假如王世充不降,我仍占据着汉南,就是你强大的敌人。”言外之意,我是为天下一统着想,在王世充投降之后才跟着来的,如果他不降,我当然也不会降的,还是你的劲敌。

李渊的机锋被驳倒,却不打算善罢甘休,接着拿苏世长的名字开玩笑:“你名字有个‘长字,为什么意志却短,你嘴里说自己忠直,为什么心中却奸猾啊?”苏世长回应道:“前一句如你所言,在皇帝面前,当然意志相比要短。可后一句你却说错了,汉朝是窦融用河西归附汉朝,数代封侯,我拿着汉南归附你,你给了我一个小小的七品官侍从,我从没说过什么,这难道不是忠直吗?”说得李渊哈哈大笑,也感到确实亏待了苏世长,当天就升了他的官。

在和领导聊天时,很容易出现领导说什么,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奉承话。苏世长则反其道,对领导的嘲笑进行了回击,还为个人的不公待遇讨回了公道。在说话时,苏世长话语中暗藏筋骨,让李渊感觉到了他说话办事的机敏之处。当领导和下属聊天时,是在换一种方式考验员工,这时你要听出领导谈话的深意,从而做出正确的应对,领导由此才会重用你。

软中下套,暗设锋芒

李渊登基不久,就开始奢华了,建造了一座披香殿,找来大臣举行宴会。苏世长也参加了,酒喝到高兴的时候,他站起来醉醺醺地道:“这座宫殿是隋炀帝建的吧?为什么雕刻装饰这么像呢?”李渊以为他真醉了,就说:“你好进谏像个直率的人,但却揣着明白装糊涂。你难道不知道这座宫殿是我建的,为什么要假装不知道而怀疑是隋炀帝建的呢?”

苏世长回答说:“我实在不知道,只是看见倾宫、鹿台、琉璃等如此奢华,不是一位崇尚节约的君王所为。如果真是您建造的,实在不合适呀!您年轻时,在武功住的房子刚能遮挡风雨,却仍然心满意足,从没认为难以居住。从前,隋炀帝因为竭尽奢靡,百姓不堪忍受而造反,您得到了江山,其实是对他竭尽奢靡的惩罚,自己也不要忘节俭呀!现在,您在他的宫殿内又大加装饰,想拨乱反正,难道可能吗?”李渊听了,默默点头,此后彻底改变了铺张浪费的生活。

领导也有办错事、说错话的时候,作为下属应当劝谏,但领导不喜欢听逆耳之言,这时下属就要注意讲话的艺术。苏世长很注重这些,他没有直接说李渊的不对,而是假装喝醉,用隋炀帝的宫室和披香殿作对比,然后以一个老朋友的身份,语重心长地回顾了李渊的旧生活,批评中带警示,李渊最终接受了建议。当领导犯错误时,下属要通过软中下套的方式,及时提醒领导的不当之处,从而获得领导的青睐。

和领导说话是一种艺术,太柔媚了,失去尊严,让领导看不起;太刚硬了,领导又不喜欢听,更不会接受。最好的办法是柔中藏筋,韧中带骨,这样才会一举两得,效果巨佳。

(摘自《演讲与口才》)

猜你喜欢

李渊隋炀帝谈话
只买500匹马
防止“一谈了之”,《干部监督室谈话工作规程》出炉
隋朝末年的“奇人”宇文化及
李渊:3万人起兵,7年平天下
隋朝“江都之变”风云
李渊起义
李渊:江山是哭到手的
教你如何发起谈话
(1)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