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项目学习消除『搭车』现象

2014-11-24简岳源

师道·教研 2014年9期
关键词:分组学困生现象

简岳源

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常用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理由是此方式可以在课堂上能给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

一位教师执教《图像的移动》一课,以“爸爸去哪儿” 学生喜爱的教学情境引入,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以小组(教学情境中的“家庭”)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在探究过程,学习能力强的优等生成为小组内最活跃的一分子,他们的潜能得到了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而相当一部分学困生和中等生缺乏主动参与合作,甚至脱离合作学习的全过程,最后则搭上组内其他成员的学习结果这辆“顺风车”,这种现象在教学中称之为“搭车”现象。

一、“搭车”现象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在合作学习中会出现“搭车”现象,笔者曾在教学实践中作出的调查与分析,找到根源所在。

1. “搭配分组”促使搭车现象出现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在分组时,有意识地安排优等生与学困生搭配,从形式上看,貌似“一帮一”帮扶带教的学习活动,但实施起来,优等生没有顾及学困生,我行我素,高唱“独角”凯歌。而学困生在“集结号”旋律中坐上“顺风车”,最后还可以在胜利荣誉下分得一杯羹。

2. 师生为完成教学任务促使搭车现象出现

完成教学任务是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特别是在各类公开课、示范课,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顾此失彼,出现教师扼杀了学生探究的空间,扼杀了学生畅所欲言的时间。而小组内,为了争当班上的第一,优等生则“以一代组”,几乎不存在合作关系。

3. 课堂评价促使搭车现象出现

在个人交流发言或小组汇报时,学困生往往因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失去勇于发言的信心,即使有个人的想法,也害怕回答不全面或不正确,而不敢表达。

二、“搭车”现象的解决策略

针对小组合作出现的“搭车”现象,笔者参与了课题“项目学习(PBL)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通过“项目”的计划、研究与实施,找到解决合作中“搭车”现象的有效策略:

1. 以兴趣作为分组的依据,让所有学生成为合作学习的主人翁

笔者让学生以“岭南文化”为主题开展项目学习,并把“岭南文化”细分成若干子项目,如:岭南美食、岭南建筑、工艺美术、民族节庆等等。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以他们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组,自由组合,如:对岭南美食感兴趣的学生可以组成一组,对岭南建筑有一定认识的学生也可以组成一组。由于学生有了共同的兴趣和主题,交流逐渐“升温”,一起探究的欲望也随之增强,为合作学习奠定稳固的基础。而且学生都视学习为“美差”、视合作为“乐事”,真正让他们成为合作学习的驾驭者,而不是搭顺风车的“乘客”。

2. 根据项目,设计有目的性、合作性、有梯度的任务,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尝试到“跳起来摘桃”的喜悦

学生自由分组后,存在着小组之间的差异,对此,笔者对每一项目小组预设不同的任务,如:对思维活跃的小组赋予更高的任务,对收集、整理、编辑资料的深度以及广度提出更高要求,并且还要求他们写小组合作学习的体会,为作品注入更多原创资料。而对于思维一般的小组可稍微降低要求,并且在设计小组任务时,为了使小组合作更加融洽,有意识地设计目标明确、合作性强的任务,让学生在合作中感悟、成长,尝试成功的喜悦。

在小组内,同样根据不同差异的学生,赋予不同的学习任务,做到人人有任务,为“搭车”扫清障碍。如:在课堂探究学习中,谁负责上网搜索资料,谁负责资料的分类、整合,谁负责制作作品;在外出实践活动中,谁负责拍照,谁负责记录,谁负责整理资料,做到分工明确。另外笔者为他们建立一套小组合作规则,使每一位学生明确各自的责任与分工,同时也让他们明白合作的意义、感受合作带来的快乐。

3. 建立多种评价机制,重在激励性评价

每个学生,特别是学困生,都渴望得到教师与同伴的尊重与肯定,尤其在学习方法、态度、情感、价值、信心等方面给予激励性评价。笔者在开展项目学习过程中,运用激励性的评价,建立评价机制:营造轻松的评价氛围;多方参与,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多种方式进行,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如:单元评价法、成果星级评价法等。让“搭车”者感受到被尊重、认可、称赞,变被动为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责任编辑 邱 丽endprint

猜你喜欢

分组学困生现象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分组
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