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墨香深处党旗红

2014-11-24王越邱亚男

关键词:电视频道典型人物专题片

王越 邱亚男

仿佛耳畔还在回响历史车轮那隆隆作响的古音,即墨大夫、田单、田横等历史人物正在即墨传承着一个个脍炙人口的古老故事;似乎指尖还能触摸那地域特色厚重的乡韵,即墨柳腔、即墨老酒、即墨镶边等闪烁着耀眼光环的地域产品正在让即墨蜚声海内外。

在古老文明的鞭策下,即墨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也加快了发展步伐,在即墨党建电视频道的诸多栏目中,人物专题类栏目《先锋》以独特的视角将先锋党员群体的典型事迹传播到千家万户,取得了生动的教育效果。那么,这些令观众喜闻乐见的人物专题类节目是如何诞生的呢?

“众里寻他千百度”

——如何选取典型人物?

什么是先锋,什么是典型,在即墨党建频道《先锋》栏目都会找到答案:他们当中有引领墨城某一领域发展的文化名家、商界才俊、创业先锋,有来自工作一线爱岗敬业的普通工人,有传统美德的坚定践行者,有用爱心温暖整座城市的草根慈善家……每一个故事里,都涌动着对社会的暖意关怀,传递着对真善美的积极倡导。

作为即墨党建电视频道精心打造的一档人物专题类栏目,《先锋》自开播以来,始终以平实的风格、细腻的笔触记录着在即墨社会发展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事迹。栏目播出的每一个人物选题都要经过仔细筛选与斟酌。

根据需求“重点选”。在基层推荐的由全市各行各业涌现出的先进事迹材料中,《先锋》栏目秉承新时期精神文化建设的宗旨要求,对这些典型事迹进行分类统计,用镜头逐一记录下来,并根据群众的收看需求适时播放。例如,我们会在每年3月5日推出“好人好事”学雷锋典型,三八妇女节宣传优秀妇女典型,五一劳动节评选出劳模典型,七一党的生日推送群众信赖的优秀共产党员典型……

善于发现“随时选”。《先锋》栏目的部分人物典型,是在深入群众采访和调研的过程中挖掘到的。鲜活感人的典型事迹往往活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制作人物专题类节目就要善于从生活中汲取营养,时刻带着“敏感心”和“发现眼”,挖掘具有闪光精神品质的优秀人物。在一次新闻采访中,我们无意间发现了一位数十年如一日自愿清扫村庄的村民赵崇修。这个平凡的“小人物”虽然腿脚不便、家境贫困,却甘愿自掏腰包购买工具,用空闲时间默默地修剪花草、修路、打扫街道……三十多年坚守着这份又脏又累又没有报酬的活儿。于是,我们对他进行跟踪采访,摄制出一部题为《好人赵崇修》的人物专题片,在学雷锋日期间播出,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群众推荐“个性选”。看到即墨党建电视频道播出的都是优秀党员干部的感人事迹,群众也踊跃把自己身边信得过、“响当当”的人物推荐给《先锋》栏目。《先锋》栏目组从中甄选出事迹突出、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进行策划拍摄,制作出多部广受群众喜爱的人物专题片。在一次市区广场舞大赛中,群众向我们推荐了即墨市七级中心社区的毛云杰老人。她退休后自愿当上了“编外”村干部,尽心尽力地帮村里做着种种琐事。看到村里文化活动缺失,她自告奋勇带头成立了老年舞蹈队,把舞蹈活动搞得红红火火,还经常参加市里的比赛。据此,我们制作了专题片《情暖桑榆霞满天》,将毛云杰老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乐观精神传递出去,获得了很多老年朋友的喜欢。

“浓绿万枝红一点”

——如何塑造好典型人物?

“寻找身边的楷模,展现先锋的风采”是《先锋》栏目的开栏语。作为一档党建人物专栏,就是要充分发挥教育党员干部群众的作用。我们在拍摄先锋人物时,其事迹素材往往比较丰富,而我们人物专题片又有时长限制。如何在有限时长内找准切入点,塑造出先锋人物与众不同的特点,便显得尤为重要。

深入挖掘精神“闪光点”。典型人物能否真正打动人心,关键在于能否深入挖掘出人物值得佩服、值得学习的精神内蕴。面对众多素材,我们必须要反复思考、比较,找出人物最具“闪光点”的人格魅力作为主题指向,并围绕这条主线有针对性地取舍素材,表现出人物与众不同的先进性。专题片《挚爱无声》的主人公是特教学校年轻女教师逄文品,因为热爱特教工作,她特意从普通学校转来,而转来以后她才真正明白教育特教孩子和普通孩子有着多么大的不同——不仅要教孩子们学习文化知识,还要培养他们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拍摄时我们并没有选择面面俱到地去表现这位老师如何辛苦,而是将镜头对准了她和孩子们在一起时那种自然的感情流露。片中她本性的善良以及对孩子们无私的爱让观众看后感动不已。

充分重视“细节”的作用。要塑造出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必须要善于运用细节。因此,我们在创作《先锋》栏目时,无论是前期策划阶段还是具体摄制过程都时刻留意能够凸显典型人物特质的细节,包括语言、动作、环境、物件等,争取用引人入胜的细节将人物形象生动鲜活地勾勒出来。还以专题片《挚爱无声》为例,制作时我们没有运用常规的画面加解说词的方法,而是用镜头记录下诸多生活细节来突出智障孩子的纯真和特教老师的不易。比如,老师让孩子用手触摸自己的嘴唇来感受发音,有时一个词语要不厌其烦地说上数十遍孩子才能学会。这些看似“自然而然”的细节如同涓涓细流,潜移默化地牵引着观众的情感走向,从而对主人公留下深刻的印象。

变换多种表现手法。有时候,我们拟定的拍摄对象事迹较多,或者已经接受过其他拍摄和采访,那么我们再次拍摄时就要尽力变换角度去构思,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去挖掘人物事迹。即使拟定拍摄对象是第一次“出镜”,我们在考虑如何塑造好这一人物形象时,也要尽可能地打破常规,用最适合人物特点的表现形式拍摄出人物的个性魅力。表现手法的不同,可以从画面表现、解说词处理、音效匹配等多方面做出尝试,但无论怎样变化,前提都是要符合党建栏目的定位宗旨,能够真实准确地报道出典型人物的“闪光点”。《先锋》栏目在摄制人物专题片时,不断探索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力求在节目中突出个性与新意,全面发挥出人物深度报道的优势。

“化作春泥更护花”

——如何深化典型人物的教育效果?

党员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持续性工作,作为党建电视频道的人物专题类栏目,《先锋》也同样遵循这个服务宗旨,重视节目的教育意义,在节目制作中不断深化典型人物的教育效果。

人物访谈,“空间对话”。为使典型人物的教育效果更加深入人心,《先锋》栏目在节目播出后定期以“先锋人物访谈”“党员干部群众座谈”等生动灵活的形式举办互动交流活动。2014年以来,为了进一步深化党建电视频道在开展党员教育工作上的积极引导作用,配合纪念建党93周年、建国65周年等重大活动的开展,即墨党建电视频道拍摄了《红色即墨》电视系列专题片在《先锋》栏目播出。该片分为《风雨砥砺》《热血春秋》《峥嵘岁月》三个部分,采取老党员、党史专家等人物访谈为主,记者寻访旧址和播放历史影像资料为辅的创作手法,为在全市开展系列红色主题教育活动提供了生动的教材。

注重反馈,扬长避短。《先锋》栏目注重对群众反馈意见、建议的搜集,对群众反映良好的节目适时重播,对群众提出的建议与意见积极采纳,及时调整工作做法,扬长避短。栏目针对党员干部群众的实际需求安排制播计划,将群众的收看需求融入到频道节目的制作中。即墨党建电视频道在运行四年多的时间里,累计制作播出节目二百余期,在青岛党建频道播出专题片60部,获国家及省市级奖励十余项。党员干部群众的认可和鼓励赋予了栏目长足进步的动力,即墨党建电视频道将更加奋力开拓、辛勤耕耘,为党员教育工作注入不竭的活力与魅力。

(作者王越单位:山东省即墨市广播电视台党建频道;邱亚男单位:山东省即墨市委组织部)

猜你喜欢

电视频道典型人物专题片
新时代新闻媒体如何做好典型人物报道
中国梦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插曲)
做好典型人物报道的若干思考
梦想阳光(大型专题片《必由之路》主题歌)
浅析对电视专题片节奏的把握
服务与节目的深度融合——少儿电视频道的一点思考
探索典型人物报道的融媒体采编创新手法
少儿电视频道现状与融合发展途径
电视频道形象宣传片探析
融媒体时代地面电视频道推广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