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创新
2014-11-24徐晓莲
徐晓莲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趋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凌驾于社会生活之上,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缺失。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必须把教育主体置于生活之中,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贴近生活,实现教育目标的现实化;使教育内容源于生活,实现教育内容的具体化;使教育方法融入生活,实现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地方性知识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与社会生活相脱节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倾向,以至于在个性解放的今天,许多大学生一谈到思想政治教育,就会产生一定的疏离感甚至逆反情绪。改进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创新显得尤为总要。
“地方性”在地理疆域的范畴上是一个同“全国性”对立统一的概念。“地方性知识”包含了诸多的事项,这些事项承接传统,却立足现在、面向未来,大致有这样几种形态:观念形态,即一个地方的人们的关于客观世界的总的看法、惯常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比如信仰、价值、审美、思维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不是抽象的、笼统的大学生对象,而是在一定的地域文化熏陶下耳濡目染的、受到特定地域文化载体影响下的大学生个体。
一、以“地方性知识”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创新的必要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实效,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主阵地,同时又不能局限于课堂,不能脱离实际,远离生活,拒斥社会,要紧密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实际。而通过合理地使用“地方性知识”,能够有效实现这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取得教育教学的效果。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环境和条件、类别和层次、遗产和传统、优势和特点。依据于此开展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具有生命力。没有学校差异、地区差异,就没有一个有活力的机制。而这个机制,正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命活力的外在社会源泉。从大方面来看,尊重各地的差异性,从小的方面来看,尊重学校的差异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不可能是雷同划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也应该是多样的、富有个性的。
以“地方性知识”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不失为一条可选之路。也只有把“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辩证统一起来,才能有效协调高度统一的国家意志与各地各高校和各个教育对象发展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之间的关系,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大的实效。我们知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帮助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这个角度来看,信仰、价值观形态的“地方性知识”首当其冲应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资借鉴的内容。但这只是一个部分,而且是看不见、摸不着、观念形态的“地方性知识”,所占的比例非常有限,所以我们应该在发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过程中,对于非观念形态的“地方性知识”,也进行充分利用、灵活利用。特别是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具有具体物象的“地方性知识”,在国家的教育方针的指引下,透过其物质表象,挖掘其内在的深刻的、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的教育意涵,使其摆脱“器”的表层规定而升华为观念上的认识论及方法论原则,共同服务于高校的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实现。总之,用活“地方性知识”,就是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语境下对“地方性知识”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灵活运用。
对于古往今来不同时空中的社会而言,其主导价值观念的形成均受到当时当地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在贯彻实施国家意志和教育方针时,要注意把地方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的、具有生命力的“地方性知识”融入其中,只有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更贴近当地高校的实际,贴近大学生的实际,保证教育的效果。
二、用“地方性知识”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创新的现实路径
1.在课程建设中融入“地方性知识”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高校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方式。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特性和国家意识形态要求的同时,对于各地的地域文化、学校特点和学生素养等各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有所关注,但重视程度不够,还需做进一步的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思想实际,就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国家要求与地方特色等诸方面结合起来,通过合力的作用提高教育效果。选择“地方性知识”建构生活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当充分考量地方社会生活的现实。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任何“地方”都是相对意义上的“地方”,任何地方的生活世界都是更大范围的生活世界的一部分。不从这个角度加以考虑,地方就成为被孤立出来而成为僵化、静止的东西。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创新中科学运用“地方性知识”,就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充分考虑到“学校”本身的特点,在将“地方性知识”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建设时,要从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要求出发,选择那些具有生命力的、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的“地方性知识”,并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通过“地方性知识”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要求与地方性丰富的现实社会的统一。比如,辽宁的大连就是一个特色突出的地方,大连在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激发学生的强烈文化自豪和自信为目标,注重将大连传统文化渗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取得了不错效果。大连传统文化与中原文化一脉相承,与国内其他地方相比,保留了较多传统文化的特质。直至今天,大连传统文化中的“亲”、“和”仍是发挥着强大吸引力的磁场。“亲”是大连传统文化中浓郁的人情味。将大连人的这些宝贵优良传统佐以实例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教学中,用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2.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关注“地方性知识”
在开展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可使参与者自觉置身于重构的历史时空之下,通过传承的历史记忆,激发集体共通的情感,发展出对于人生、历史、世界、宇宙的观念看法,产生价值取向上的趋同和情感共鸣,从而达到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化效果。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时,应该充分关注“地方性知识”,以增强其渗透性,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3.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学习“地方性知识”体验思想政治教育
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大学生的生活是其生命活动的展开与充实。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与学生的生活过程是相一致的。家庭和社区生活是学生完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代替家庭、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它们各自独特的价值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全部。我们不能将他们的生活分割成知、情、意、行等各方面生活的碎片。认知、体验、理解、感悟、实践共同构成学生生活的完整形式。而当前不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用“知”一个方面的内容包揽“情”、“意”、“行”等各个方面的教育,仅传授给学生有关的知识,因而很难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所以,关注学生生活的完整形式,就应重视体验、感悟、交往、实践等形式在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改进、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强调潜移默化、个体觉悟、生活实践的作用。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纳入整个社会大系统之中,空间向校外扩展,时间向课外推移,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家庭、社会,融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一体,形成教育合力。比如,我们通常认为,“家长会”是中小学主要运用的一种家校合作教育方式,但是在有条件的地方,由高校将这种方式借鉴过来并加以创造性的运用,也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将地方特色和差异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创新的内容,很容易造成只关注地方差异或特色性事物而忽略地方社会的整体实际和地方社会发展的真实需求,从而将其引上一条为特色而特色、“喜新猎奇”的道路,从而背离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本意。对所谓“地方性知识”的盲目追求,造成某些落后的或者已经失去生命力和保护价值的“地方性知识”进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会使“地方性知识”的运用沦为一种缺乏实际效用的点缀,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高没有多少益处甚至还有消极作用。也就是说,只有根本上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这种“地方性知识”才可以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否则,无论它多么具有特色,即便是本地传统、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也不应该选择。我们应该在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这条路上继续前进,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实现自我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2]刘书林,陈立思.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53- 54.
[3]孙喜亭. 教育问题的理论思考[M]. 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80.
[4]北京:商务印书馆,1 996:1 61 6.
[5]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
(作者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