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放下软硬之争
2014-11-24吴磊
吴磊
去年,惠普总裁兼CEO梅格·惠特曼(Meg Whitman)在“惠普世界之旅”北京站的主题演讲中确立了“为IT新型态提供解决方案”的战略。
在演讲中,“金发一姐”对惠普的用户表示出最大的诚意,她说,“你们每天都在关心着惠普的成长和一举一动。我们致力于成为您的最佳科技合作伙伴。我们所说的和所作的一切,推出的每一台服务器、PC或者打印机,召开的每一个会议,投入的每一份研发,都围绕你们的需求展开。”
聚焦用户
在中国惠普有限公司企业集团工业标准服务器产品部产品市场总监温洁看来,客户正变得越来越理性。
“传统的IT是基于摩尔定律周期性升级换代,比如CPU、内存、硬盘等。”温洁说,但是现在,IT变成一种服务,大家越来越理性,开始从业务和应用的角度看IT,不再把主要精力放在底层技术,转而更加重视业务体验,以及TCO(Total cost of ownership,总体拥有成本)。
温洁认为发生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变化和手机类似,“普通消费者买iPhone会关心iPhone的芯片、内存么?”她反问,“消费者最关心的是应用,所以手机厂商应该针对应用做硬件的优化和升级。”
惠普对全球数百家企业的CTO和CIO进行了调研。企业的IT主管们向惠普抱怨“需要标准和简单的,而不是定制的,复杂的”、“需要构建模块,可以自动化”、“某项目需要接触太多的人”、“能不能给我们一个真正有效的融合系统”等等,而他们的烦恼正是“IT新型态”的来源。
融合与软件定义
惠普于2009年首先提出“融合基础设施”的理念,并将其作为惠普企业级解决方案的基石,同时还推出了以刀片架构为基础的第一代惠普融合基础架构平台。从那之后的几乎每一年,惠普都会在融合方面推陈出新,包括融合存储、融合云、融合管理、融合服务等。
无论是IDC还是Gartner的报告,都认为“融合”将是未来5-10年IT基础设施领域最重要的趋势。
简而言之,融合基础设施以最合理的方式将服务器、存储、网络以及管理融汇贯通,借助基于通用平台的资源池实现互操作。
但是,要完全发挥融合的优势,工作远不止简单地集成现有“系统孤岛”。大部分CIO会说,他们希望供应商合作伙伴提供具有下列特点的基础设施:更快速、更简单,且保证端到端无缝体验。同时,他们还需要保护现有投资,避免推倒重建。
以惠普的存储业务为例,该产品线的发展经历了从软件定义到融合架构的过程。
惠普在2008年10月收购了存储公司Lefthand,惠普公司企业集团存储架构师张楠介绍,收购Lefthand能够帮助惠普完善虚拟化技术,LeftHand软件能够兼容大部分业内的标准硬件。
“当时我们就有了软件定义的思路,只不过没有对外宣称叫‘软件定义这四个字。”张楠透露。
目前,惠普的企业业务产品线已齐刷刷推出了全部软件定义的产品——网络、服务器、存储、数据中心——虽然业界对于“软件定义”依然存在诸多理念之争,但张楠认为,惠普眼里的软件定义并不神秘,就是根据客户的业务和应用,反身定制差异化硬件平台,提供系统级的解决方案。显然,惠普的思路抛开了繁复的技术探讨,从商业角度出发聚焦客户,另辟蹊径。
而融合的着眼点依然是业务和应用,只不过从底层系统入手,与软件定义互相支持。2011年,惠普推出融合存储,这是一套构建于现代存储架构之上的解决方案,意在克服传统单一式存储的限制,消除存储孤岛。基于x86的通用、模块化的硬件,消除了服务器、存储器和网络之间的界线。
温洁强调,融合系统一定是针对某些应用的深度优化,譬如针对桌面虚拟化、大数据、云等等。她举例,在大数据领域惠普和SAP HANA进行合作,同时也具备微软PDW的解决方案。。
融合系统的难点在哪里?温洁给出的答案是统一管理平台,提供自动化无人值守功能。“管理平台有很多种,小到电源管理,向上有OS管理、中间件管理,再到应用管理,技术难点在于跨平台的统一管理界面,这是惠普独具的优势。”她还特别提到了去年推出的HP Oneview——业界首个面向惠普融合基础设施的管理平台。值得一提的是该平台以消费级IT产品为设计灵感,开启了“以人为本”的数据中心管理模式。
不可偏废的硬件
给传统的硬件盒子植入“软实力”,提供打包的解决方案,这几乎是所有企业级厂商一致的思路。只不过,有的厂商把大部分资源投入了“软”的部分,但惠普则坚持硬件不可偏废,软硬件两条腿同步。
惠普登月系统(Moonshot)在温洁看来就是“硬件的革命”。 在官方宣传中,Moonshot被称为“世界上第一台软件定义的服务器”,“专为特定工作负载设计并量身定制”。
梅格·惠特曼的中国之旅也不忘替Moonshot背书:“惠普已经将hp.com的全部服务放到Moonshot上,hp.com每天有3亿访问量,而迁移到Moonshot之后每天所消耗的能量只有12个60瓦左右灯泡所耗费的电量。”
“Moonshot借鉴了芯片设计中SoC(System on Chip)的理念,将其引入服务器设计。”温洁说,“软件的背后,其实是硬件的同步创新。”
哪怕是在低成本服务器领域,惠普依然无法割舍,这点与IBM取向不同。就在IBM把x86服务器甩手卖给联想之际,惠普和富士康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面向互联网公司提供规模定制的x86服务器。温洁强调,与富士康的合资公司会针对大型互联网客户如BAT提供量身定制的产品。
温洁说,从客户应用角度看,“软实力”最终落地回避不了硬件。IT服务作为一种新的交付模式,服务能力的背后是整体的软硬件的管理和实施经验的整合,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