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龙:惟机会主义者才可沟通

2014-11-23王晔

博客天下 2014年3期
关键词:以色列政府沙龙以色列

本刊特约撰稿 / 王晔

沙龙:惟机会主义者才可沟通

本刊特约撰稿 / 王晔

沙龙在成为植物人前的最后半年转向了温和派——他不爱和平,只是不抱着疯狂执念,审时度势又现实。

1922年沙龙父母应犹太人涌入巴勒斯坦的移民潮,定居巴勒斯坦。

1928年沙龙出生。

1942年加入以色列建国前的犹太军事组织“哈加纳”。

以色列为前总理阿里埃勒·沙龙举行了国葬。在1月13日,他去世两天后。官方对沙龙的死早有准备,这位曾经强悍的前将军,在病床上已经躺了9年。

自从2006年1月因中风住院后,以色列人就再没见过沙龙的任何真实画面,所有关于沙龙的近况,都来自沙龙儿子和谢巴赫医疗中心医生的描述。

谢巴赫医疗中心是以色列最大的医院。2006年5月,昏迷中的沙龙被转院到这里。除了2010年11月被接回家短暂休养外,沙龙的漫长病床生活都在这里度过。

2014年1月3日,谢巴赫医疗中心宣布不再给沙龙做透析,仅提供抗生素消炎。此前医院对肾衰竭的沙龙进行过长达一周的抢救,最终也无法阻挡血液感染的恶化。

沙龙本人的人生在2006年1月4日戛然而止。当时他因为中风住院,在做脑血栓手术时,用药不当引发脑溢血,最终变成植物人。为了救沙龙,医院先后做了9次大手术,包括心脏修复、胃造瘘和肠切除。

总理拉宾推进巴以和平时遇刺身死。沙龙开始转向温和态度时,中风昏迷。两件事都被视作巴以和平路上偶然但重大的不幸。

很多人都没有准备,这次昏迷让一度显现曙光的巴以和谈陷入僵局。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因此哀叹:“拉宾遇刺和沙龙昏迷,让人开始怀疑上帝到底还要不要巴以和平。”

只要沙龙不曾在医学上死亡,他对家人和以色列政府、以色列前进党仍然意义重大。

沙龙是以色列最大党派利库德集团的创始人之一,他组建的101部队是以色列特种部队的前身,他指挥的4次中东战争奠定了以色列的实际控制边界,他推行的强硬外交态度至今以色列还在坚持着。

中风之前,一向强硬的沙龙曾经有转向温和的苗头。2005年11月21日,时任以色列总理的沙龙脱离右翼利库德,带着14名利库德党员组建新的前进党,主张巴以和谈。沙龙的脱党对利库德是致命打击,当时利库德占议席40人,沙龙就抽走三分之一强。

沙龙没来得及展示他温和的一面。组建前进党不到一个月,沙龙就因为中风住院。不过一贯强悍的沙龙把新党看做最重要的事业,刚出院两天后,不顾医生的劝诫,他居然当众吃了两块牛排做午餐。10天后,沙龙再次住院,再未走下病床。

以色列政府不允许这位战场上的常胜将军,政府中的强硬派风烛残年地出现在公众眼前,生病中的沙龙从未被媒体曝光。曾有人在易趣网拍卖沙龙病床照,说是送花少年用手机偷拍的,以色列电视台立刻出来辟谣,说是绝对伪造。

成为植物人的沙龙有梦想未实现,他脱离亲手创立的利库德,试图从更长远的角度建立大以色列。中风前,沙龙不仅是以色列总理,还身兼12个部长职位。摆脱利库德在民众心中的刻板印象,成立新党,更有利于推进他的暂时中东和平政策。

做军人的时候可以一根筋,只是前进前进,当政客时则必须两头堵,只要需要,连沙龙都可以从强硬派突变为温和派。

中风打断了沙龙可能的转变,他很快淡出谈资,只有在每次政府换届或前进党需要有大动作时,病情才会被提起。

1947年

出任“哈加纳”的教官,开始军人生涯。

1948年至1973年经历4次中东战争,战功卓著。

1973年从国防军退役,参与组建利库德集团。

1975年出任拉宾总理高级安全事务顾问。

1981年

任以色列国防部长。

2006年1月4日突发中风入院,告别政坛。

最近的两次沙龙病情更新都与前进党有关。2013年1月,以色列政府选举在即,沙龙可能有意识的消息放出。谢巴赫医疗中心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采访时说,沙龙能识别家人的声音和图像,很有可能苏醒。

前进党竞选失败后,就再没有沙龙的消息,直到一年后沙龙因肾衰竭病情告急。

昏迷前转向温和的沙龙仍然以强人形象为人们所记忆,他从来不是和平主义者。

沙龙出生于坚定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家庭,他的父母从俄罗斯移民到当时的英属巴勒斯坦,父亲本姓沙因诺曼,给儿子改姓“沙龙”,是为了让儿子记住出生地。沙龙年少好武,经常提着大棒保卫自家果园。因为身体壮实,打起架来又不怕死,周围的巴勒斯坦青年都怕他,私下里叫他“大棒小子”。

儿时练就的好身手很快派上用场,1942年,年仅14岁的沙龙加入犹太青年组织“哈加纳”,和周围的阿拉伯人进行私下武斗。3年后,已经有丰富私下工作经验的沙龙开始接受正规军事训练,负责保护村庄的安全。

1953年,建国4年的以色列面临周围阿拉伯联军的猛烈攻击,正在攻读世界历史学位的沙龙回到军队,临危受命,组建了著名的101部队。据说101之名来自《旧约》,意思是“以血还血”。

“别人听见都要害怕,就不敢在你们中间再行这样的恶了。”

“不可顾惜,要以命偿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

沙龙的队伍由50个敢死队员组成,他带兵的原则就是用力量,对一切针对以色列的袭击实施10倍的报复。

沙龙带队在同年9月和10月分别血洗贝都因人部落和约旦城镇基布雅。

因为奇袭成功,且无一队员受伤,以色列国父本·古里安亲自召见沙龙,并赐名“阿里克”。在希伯来语中,“阿里克”意为光荣神圣。

此后的4次阿拉伯战争,沙龙都是活跃人物,在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中,沙龙一战成名。

1967年5月,埃及总统宣布封闭以色列出海口,以色列派出3个师到以埃边界,沙龙是其中一路的师长。5月22日晚,沙龙在没有通知对手的情况下突袭埃及,一夜歼灭埃及的1个步兵旅、6个炮兵连、数支地空导弹连和160多辆坦克。被俘的埃及军官说沙龙不遵守战争规则,沙龙付之一笑。

此战不仅让沙龙成了国民眼中的战神,更为全世界军人开了眼界。1973年后,沙龙再次披上战袍,打响“赎罪日之战”,并最终迫使埃及全面停战,为以色列带来暂时和平。也是在1973年,沙龙参与组建利库德集团,奠定现今以色列政府的基本执政格局。

以色列历史上还有一位著名的利库德领导人—推进巴以和谈被刺杀的扎伊克·拉宾。在沙龙获得战神美名的第三次阿拉伯战争中,拉宾是主要组织者和指挥者。战场上结下的友谊延续到执政中。1974年,拉宾成为以色列总理,刚从战场退役的沙龙被聘为高级顾问,此后就一直在政府担任要职,直至2001年当选总理。

沙龙是阿拉伯人眼中的“贝鲁特屠夫”。

1973年的贝鲁特难民营之战是沙龙的巅峰之战。用两个月的时间,沙龙将兵力更多、军备更好的黎巴嫩贝鲁特夷为平地。他使用的战术,是声东击西速度战。对此,美国军事评论家叹服地说:“沙龙成功了,美国和法国都在越南用过这一招,却失败了。”

贝鲁特之战,黎巴嫩3000将士丧失生命,由此也为沙龙带来“屠夫”恶名。当然,犹太人因此更加崇拜沙龙。1982年,在沙龙领导的以军默许下,黎巴嫩基督教民兵杀死1500名巴勒斯坦难民,以色列政府和军方的调查显示,沙龙负有间接责任,这是很多阿拉伯人在沙龙死后发糖庆祝的重要理由。

像贝鲁特之战和屠杀难民案一样,即使在以色列内部,沙龙也是毁誉参半。在早年的军事领导中,沙龙多次擅改军令。1956年,他擅自派两个步兵连进入米特山口,遭到埃及军队的伏击,损失了38名战士。而此前,上级明令不许攻占此山口。这次战争失误让沙龙失意7年,被免去旅长职务,远派到英国伦敦金伯利军事学院学习。

成为政客的沙龙仍然突然袭击、制造混乱。2000年9月28日,时任利库德领导人的沙龙突然造访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的耶路撒冷圣殿山清真寺,引发此后巴以长达4年的大规模流血冲突。加沙一直是巴以敏感地带,1967年沙龙就亲自带兵占领过加沙,1990年担任住房部长时,沙龙主张以色列人到加沙定居。

2005年,第二次担任总理的沙龙却亲自下令从加沙撤兵。

对此,沙龙的传记作者本其曼并不惊奇,他说沙龙从来就是一个机会主义者,会审时度势,根据政治局势变换立场,因此从一个党换到另一个党,或者前后立场可以完全对立。

生活中的沙龙也很现实。沙龙在初恋及第一任妻子去世后表现得万念俱灰,第二年很快迎娶了妻妹莉莉。为了展示铁汉柔情的一面,2001年成为总理的沙龙在公众演讲中说到第二任妻子全心全意支持他,“这一刻她虽没能站在我身边,我仍然思念她。”

温和派和强硬派是政客的两张面孔,一如深情的鳏夫和奔向新生活的男人,熟练使用两张面孔的人也许多变、投机,但一定会是审时度势、可以沟通、为利所动的聪明人,这正是优秀政治人的特质。

沙龙死后,和他的第二任妻子葬在一起。■

猜你喜欢

以色列政府沙龙以色列
“双重忠诚”:美国犹太人委员会与以色列政府的交涉及其影响(1948—1950)
以色列家喻户晓的“中国奚”
伊拉克立法反对以色列
MISTY LIGHT美发沙龙
以色列发现前年鸡蛋
MS·CHIC美发沙龙
分享、交流、探讨“CIT2019沙龙”成功举办
Blue Mist美发沙龙
尊重
目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