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履约意识,不疏忽不怠慢不退缩

2014-11-22王进

大学生 2014年22期
关键词:小孟契约研究生

王进

1989年9月进入长沙铁道学院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学习,1993年7月起在铁道部第二勘察设计院地铁处工作,参与广州地铁一号线芳村车站的设计工作。1998年7月获得长沙铁道学院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2006年获得中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现为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工程管理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研究,对高等教育有浓厚兴趣。

研究生必须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因为这是科研过程中各种契约得以良好履行的重要保障。对于书面契约,由于白纸黑字的合同条款对履约者起着“紧箍咒”的作用,要树立真正的当责意识,不可疏忽、怠慢;对于口头契约,承诺过的事情就要努力去兑现,不能轻易退缩;对于心理契约(也称为默示契约),则要与导师增强彼此心领神会的默契度,以提升师生间和谐关系。以下是我指导研究生时经历的印象深刻之三件事,恰好共同聚焦于研究生履约不当导致的责任感缺失。

资料泄露事件

我的中学同学刘某就职于某大型建筑公司,负责公司经营开发工作。公司需要拟定“十二五”企业战略规划,于是他向我寻求协助,并将相关资料发送于我。接到研究任务后,考虑到研究生小张以前参与过类似项目,所以我委派他在熟悉公司资料的基础上,查询同业竞争者在企业发展方向定位和企业资源配置策略这两大问题上的解决之道,以备后续研究之用。

在我看来,这是极为简单之事,作为研究生,似乎无需过多叮嘱。可后续事件令我惊出一身冷汗。三天后,我在研究所思考如何更好地完成此项任务。当我在网上查询公司讯息时,居然发现刘同学提供的资料赫然位列MBA智库查询结果之首,且能随意下载,查看资料上传时间居然是半个小时之前。我不禁深感疑惑。

我立刻把小张叫到办公室,细细询问。原来他在采用迈克尔?波特的“五力竞争模型”进行“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分析时,缺少足够的资料支持后续研究。由于该公司规模大且技术实力较强,长期以来多采取成本领先战略,但小张希望在差异化战略和专一化战略方面提出新的设想,以适应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态势。他发现MBA智库网站上有某知名建筑商“十一五规划”时的类似成果可供参考,但网站需要用户上传资料获取积分才可下载。为此,他将我转发的公司资料加以上传。我乍听之下犹如五雷轰顶,泄露公司机密可是大事,都到了研究生阶段怎能不假思索做出此等蠢事呢?可是焦虑已无用,须得尽量消除负面影响。

谢天谢地,MBA智库上的资料可由上传用户自行删除。于是,在“泄露门”发生后一小时内,我将这枚定时炸弹解除,并消除了电子痕迹。这场惊恐使我突然失去了继续研究的兴趣,我告诉同学事务繁忙无法分身,容后再议。刘同学倒无意见,可电话这头的我却想想都后怕,幸好草签的合同尚未正式生效,否则麻烦大矣。直到现在我也未告诉刘同学曾发生过的极其愚蠢的疏忽,既怕增其忧,更无脸让其发现我门下弟子之不靠谱。

事后,我告诉小张,倘若我未曾发现,将会演变成为“核危机”:一是项目面临被中止的命运;二是项目甲方会对我的专业素养和科研伦理产生怀疑;三是我会被认定为缺少职业诚信;四是依照合同条款,我将面临承担法律责任的风险;五是项目甲方很难给予我改正的机会,更不可能有后续合作;六是令我所在的机构蒙羞;七是令项目甲方对我的同学产生不良印象,导致他在甲方处争取项目的几率大大减小。

因此,对于“书面契约”,任何疏忽怠慢之心都是对订约双方的最大伤害。

知难而退事件

研究生小李向我提交了科研论文的修改稿。由于对相关内容感兴趣,小李告诉我决定研究一下如何从公平感知的视角出发,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各参与方之间建构信任机制,并采用博弈论这一数学工具建模。由于小李未曾真正从事过施工,对工程共同体中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诉求如何均衡难以把握,在公平和信任这两个核心概念的理解上也存在认知偏差,所以建构的模型在真实反映现实状况上尚需改进。对此,我们已经经过几次讨论,且我已告知其解决思路,但结果仍旧不够理想。于是,我找来小李,询问症结所在。

我:“问题出在哪里呢?”

小李:“公平偏好的效用函数,我觉得很难确定。”

我:“各参与主体将公平纳入考量,就会采取非理性决策,博弈双方都要耗费更多时间,来关注对方抉择行为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在项目建设初期整体的决策效率会大大降低,自然比常规的理性假设更加复杂。不要遇到困难就退缩,研究生就应当迎难而上。你的学术能力肯定能解决这个问题。”

小李:“老师,我已试过多次了。特别是多次博弈时,信任机制的建立太复杂了。目前所建的模型比较简单,距离老师期望的结果还很远,我觉得进行不下去了。”

我:“多次博弈的结果在统计意义上比一次博弈的后果要好,符合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但是,多次博弈会使得各主体间的博弈呈现非线性化特征,这种动态性使得博弈双方都会更加关注上一次博弈产生的公平感,对信任能否维系,影响当然更大。这个问题,你有没有问过刘师兄?他一直从事这个方向的研究。”

小李:“没有。昨天我向他讨教,他说最近忙于写硕士论文,抽不出时间。”

我:“那你下一步打算怎么办?”

小李:“我想只能做到这个程度了,我的能力有限。”

我:“你怎么这么容易就放弃了?这个问题并不难啊。”

小李:“老师,我每天晚上都焦虑得睡不安稳啊。”

我:“现在放弃实在太可惜了。再努力一下,好吗?”

小李:“老师,我真的不行,只能甘拜下风。”

我:“那,那……那就这样吧!”

小李:“谢谢老师的理解。”

我反思事件全过程,感触有五:第一,学生从事科研要遵循的第一法则是:永远不要轻言放弃;第二,导师传授的研究方法,未见得就是最佳解决方案。若学生不尝试着持续试错,怎么可能实现学教相长呢?第三,人人皆知众人拾柴火焰高,构建相互提携、互敬互助的学术生态是科研团队的终极理想;第四,但凡有远大志向的研究生,必定要具备强烈的进取心。若只求过得去,不设定高标准,严要求,就会变成胡适笔下的差不多先生;第五,也是最重要一点,许下的承诺要全力以赴去兑现,而不只是尽力而为。不能因为师生之间只订立了“口头契约”,就采用漫不经心的履约态度。

施工现场失窃事件

研究生小孟随我一道去施工现场参与成桥检测试验。小孟成绩优秀,为人乐观,做事积极主动,对于分配之任务多能保质保量提前完成,且立马投入新的工作。小孟属于导师们通常提及的可遇不可求型的学术达人,不仅对科学研究有激情、感兴趣,而且有毅力、学习力强。这使得我认定他细心、勤于思考、能妥善应对风险。

我们一行十来人来到试验所在地。为加快试验准备工作,经过一夜休整,次日清晨,所有人披星戴月从驻扎地出发,直奔桥梁工地。成桥试验的准备工作既繁琐又辛苦,既需攀爬脚手架上到构造物高处放置千分表,又要钻入桥梁箱梁进洞粘贴应变片,还得在炎炎烈日下调试检测设备。小孟虽有少许恐高(他在试验结束后才告诉我),但却克服心理障碍,不声不响地在测试支架上多次来回上下,且使出吃奶的劲把回弹仪打得梆梆响,和他人一道顺利完成了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测试。

经过一整天的辛勤劳动,准备工作的进度令人满意,大家开心地在夕阳余晖中回到住处。所检大桥是铁路新线重点工程,但距离老火车站不远,故我们选择住在火车站附近私人开设的小旅馆,这样既能保证生活便利,又能兼顾试验需求。我和小孟住在最靠近楼梯的房间。

劳累一天,我们洗漱完毕后都只想早点休息。一觉醒来,我发现房间失窃了:我们的手机、外衣外裤、钱包都无影无踪。失窃的原因很简单:小孟没有将球形门锁锁死,而窃贼在凌晨四五点钟一个个房门碰运气,居然有机可乘。我在睡觉前看见小孟去到门前晃悠了一圈,以为他必定将门锁好了,谁知疏漏酿成了恶果。

不幸中的万幸是放在衣帽柜中供试验专用的电脑安然无恙,我俩才长舒一口气。但当我打开电脑包时,却惊愕地发现笔记本电脑外壳上有好几道深深的划痕。原来小孟昨天装包时将电源插座与外壳紧密接触,从工地走回来的一路上,电脑正在屡遭插座“毁容”而背着包的小孟却一无所知。小孟发现又添一错,早已心神不宁,想到他是无心之失,我也无话可说。

返校后,我梳理失窃事件,才明白我的思维误区导致了本不该有的事故。我把小孟在学习上的能干,错误地投射到他处理日常事务之上,以为他的责任意识会同样强大,不会想不到将插座与电脑分隔开放置;而小孟囿于社会经验不足,想当然地认为我一定会检查门锁,谁知“心理契约”和我俩开了个大大的玩笑。

导师制下的师生关系,虽然交往紧密,但不可能事无巨细都照顾到,其中很多都属于心领神会的心理契约范畴。对此,师生都应当时刻保持警觉之心,要以“慎独”的标准来提升责任意识,以持续增强彼此的信任感。

责任编辑:曹晓晨

猜你喜欢

小孟契约研究生
饮食契约
一纸契约保权益
新疆发现契约文书与中古西域的契约实践
烫手的苹果
解放医生与契约精神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儿女懂,才有夕阳红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