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英语阅读教学的探究
2014-11-22王芩华
摘 要:针对英语阅读教学现状,探究了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开放性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和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开放性;英语阅读;探究
在21世纪全球化的国际舞台上,英语已经成为国际交流中的一种重要工具,因此,学好英语非常重要。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初中五级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高中八级应达到30万词以上,要求学生能从多种媒体中获取信息,并能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具有英语阅读能力无疑是获取广阔信息、知晓世界的途径之一。具有开放性阅读能力,学生不仅能获得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技能,还能提升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
一、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英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应对考试,而采取种种强化训练模式,致使学生处于被动阅读的状态。弊病突显:(1)重视程度不够,一些教师偏重讲解词汇和语法,突破知识点,忽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2)阅读题材狭窄,由于缺乏语言环境,大多数学生阅读的素材是课本、试卷和复习资料,这些阅读内容大多囿于教材,时代气息不浓,不利于拓宽学生视野,也不利于拓展学生思维;(3)阅读方法单一,教师训练学生的阅读方式多是评讲试卷和练习,讲解阅读理解题,没有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交流活动;(4)阅读量有限,学生课业负担较重,也抑制了学生想广泛阅读涉猎的愿望,很多学生都没有达到教育部规定的阅读量。
二、探究开放性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为了克服以上弊端,达到新课标提出的综合阅读能力目标,提高阅读速度和能力,增加阅读量和词汇量,必须改革传统的阅读模式,探究开放性阅读的策略。
1.探究阅读内容的开放性
要打破局限于教材的阅读范围,拓宽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得阅读者得天下”,结合教材中各个单元的主题,补充课外阅读材料,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从辅助教材、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和网络上“读”到许多“日新月异”的信息,学生不仅可以领略、欣赏到语言的“千变万化”,还可以在第一时间“阅读”到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变化。
2.探究阅读方法的开放性
阅读方法的开放性就是要“多管齐下”,培养学生掌握多种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和能力。
(1)培养语音意识,识记单词发音,提高阅读效率。语音意识是指学生对由不同的单个音素构成单词的理解能力,也指学生运用音素的能力。英语属拼音文字,学生有了语音意识,就会了解单词音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当单词与音素之间的对应能迅速实现时,阅读的速度就能提高;反之,则会降低。
(2)指导掌握构词法,识记单词意义,提高阅读能力。生单词是英语阅读中的最大障碍,要提高阅读能力,必须不断扩充词汇量,而英语单词成千上万,死记硬背不是根本办法。掌握英语单词的构词法,就能轻松记住很多单词。比如,构词法中的派生法、合成法、转换法、词根、前缀、后缀法等。同时,英语在其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外来语,拉丁语和法语对其影响最大,教师可以讲解一些最基本和最常见的外来语的读音和含义,帮助学生掌握不符合拼读规则的单词。如,vegetable中的vege是拉丁词根“植物”的意思(放在餐桌上的植物就是蔬菜),octopus中的octo是“八”的意思(章鱼有八条腿)。教师在教学中应精心设计教学实践活动,分类集中教学。学生有了足够的词汇量,阅读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多了。
(3)培养阅读策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有的学生阅读方法不当,导致阅读速度缓慢,产生畏难情绪,教师训练学生阅读时应“一目十行”,以一个句子或者一个句群为单位阅读,而不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阅读,同时加强中英文句式在大脑中的切换和理解,而不是逐词逐句对译。在阅读中还要指导学生根据不同体裁和题材的文章灵活运用多种技巧。
3.探究阅读过程的开放性
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和阅读技巧之后,教师可以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英文名著简写本的分级读物,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西方大片的经典视频供学生欣赏。欣赏英语歌曲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学习方式,我经常会给学生看一些当下最流行的歌曲歌词,这也是一种简单、高效的阅读方式。此外,“每日一句”也成为我的固定节目,每天给学生补充一句经典的名人名言,学生非常期待,而且要求他们尽量用在作文里。为促进学生内化语言信息,提高写作水平,要求学生写简短的读后感和观后感,并且相互传阅习作,共同分享阅读的快乐和感悟,提升阅读品味。
综上所述,开放性阅读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学生不仅能从不同渠道、不同方式接触和学习英语,感受和体验语言的丰富多彩,还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候嘉慧.开放性英语阅读教学的新尝试[J].江苏教育,2012(09).
作者简介:王芩华,女,1970年12月出生,本科,就职学校:广元市东城实验学校,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题以及差异化教学课题的主研人员,致力于生本教学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