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研究

2014-11-22马春燕

启迪·教育教学 2014年11期
关键词:实践活动兴趣能力

马春燕

[摘 要]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出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创造型人才。所以在教学时,我们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一个平台,使学生大大提高了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关键词] 实践活动 兴趣 能力

一、案例回顾

上学期4月份接到任务,要我上一节公开课,内容是《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中的一个课题。听到这个消息时,我有点不知所措了:“我该选哪个课题? 该如何设计活动?如何组织教学?”达到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意识呢?经过研究,我选择了《挤三十》。原因是本课题主要体现了逆向思维的解题方法,而逆向思维方法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经常用到。

接着就是活动的设计和开展。通过精心策划,首先给出问题1:“两人按自然数的顺序轮流报数,从1开始每人每次报1~2个数,谁报30,谁即赢。如:甲说:“1、2”,乙说:“3”或“3、4”, ……轮到谁说“30”, 即为赢。两人一组,操作若干次,你有必胜把握吗?”同桌之间立刻就数了起来,毫无规律,自由发挥,赢的同学很开心,输的同学也不气馁,再来一局……过了一会儿,我让几组同桌站起来数给全班同学们听,第一组游戏时,当听到有人数“27”时,同学们就活跃起来,知道谁输谁赢了。此时,我说了句“很好,大家知道数27的人就要赢了哦”,大家表示了赞同。第二组游戏时,我看到有几个同学表情十分专注,其中有平时数学成绩不太好的同学甲,当听到“24”时,这几个同学面部表情放松了下来,并且表示输赢已定,其他同学略带思考的表示了赞同。并且同学甲表示,他有必胜把握。我就让打擂主,让不服的同学向他挑战,几轮下来,他确实做到了全胜,他非常开心,其他同学也从他的游戏中领悟到了一些规律。最后我让他说出必胜原因,他的回答让大家表示赞赏,也让还在思考的同学恍然大悟。最终得出答案,“掌握规律后,先数的人必定会输”。此时,我还不忘告诉大家,这就是数学上的逆向思维方法。 接着给出变式思考:“两人按自然数的顺序轮流报数,从1开始每人每次报1~2个数,谁报30,谁即输。那么你还能取胜吗?试试看?”拿到问题后,大家都不急于数数了,而是在思考,有的还动起了笔,随后同桌都要求自己先数,看来是真的掌握规律了。把这些问题搞透彻之后,接下来的问题顺利解决……

通过这节课,我真正看到了每个同学身上不同的闪光点,切实感受到了他们无比快乐的学习着。真正实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基本理念。

虽然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仍然存在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实践教育,数学教学更侧重于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结论,忽视了数学知识的应用。并且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也不容乐观 。在与同事的交流中,我发现造成现状的主要原因是:第一,数学实践活动受时间、空间、环境等因素的制约;第二,数学实践活动很难得到家庭和社会的帮助;第三,数字实践活动与数学测试的内容联系不大。长此下去,很难使我们的学生在品德、情操、才智、能力等各方面得到良好发展,更难以更好地发展个性特长。既不符合新课标规定“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规定,也会使我们的学生在新时代的浪潮中被社会淘汰。由此,我们数学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数学实践活动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急需进一步的提高。

那么怎样开展有效而又有意义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呢?

二、教学感悟

1.选对课题

现在的初学生,由于一直处在相当比较封闭的环境中学习,见识面比较狭窄,动手能力比较差,又由于家庭和学生个体的差异,数学水平的层次参差不齐,所以老师要着眼于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来确定课题,所选课题的活动内容要比较适合学生的实践领域,能让不同的学生对活动课形式的研究有不同的发展,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并且有符合初中生特点的可操作性。

2.精心设计活动

课题的每一个实践活动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所以对教材的每一个活动都要有一个深加工、再创造的过程。活动内容要尽量贴近当今中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或学生有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去主动参与。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和探索的倾向。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能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对所学知识加以关注和研究。同时也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实践内容和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开展实践活动。让每个学生通过活动都有所发展。

3.巧妙组织活动

每个活动的进行中,都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相结合的原则。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和个性发展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使其成为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模仿者”。要多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的机会,多让学生“做”数学。与此同时,教师的主导地位也不容忽视。教师要成为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缺乏老师的引导,学生可能象一只无头苍蝇嗡嗡乱飞,学生的潜能不会充分挖掘。只有两者结合,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教师客观、正确地评价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激励性。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教师适时的评价和鼓励,是保持学生在活动中激情不减和持续探究的重要环节,充分满足了学生的精神需要。使学生能够尽情的参与活动,敢于实践,勇于竞争。在潜移默化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操作能力和发明创造能力。这也正符合了《综合实践与活动》培养学生三种意识和四种能力的目标。

4.及时评价,理论联系实际

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及时评价。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中交流各种体会,总结经验,升华认识。如果把单一的数学课看作是纯理论的教学,那么综合与实践活动课就是在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搭起的桥梁。它是以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拓宽知识范围,并观察和体会所学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得到运用的一个过程。让学生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切身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数学。

数学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学到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感受到数学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开展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他们的所学知识得以充分展示,个体特长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更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才能,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真正处理好教学与实践的关系,多让学生接触与生活有关的数学问题,势必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真正喜欢数学,享受数学带来的快乐。

猜你喜欢

实践活动兴趣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