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发展性读书治疗的回顾与展望

2014-11-22应通张萌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年19期
关键词:综述儿童

应通?张萌

〔摘要〕在儿童的成长历程中,书籍是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理想媒介。通过读书治疗对儿童实施心理辅导和心理救助,有其特点和优势,包括具有发展性和实践性,更适合自然环境下使用以及间接易接受性。通过对国外读书治疗的回顾,对比我国近20年来刚刚起步的儿童发展性读书治疗,提出未来发展的一些可行建议。

〔关键词〕发展性读书治疗;儿童;综述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4)19-0009-04

中国古言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西方,培根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书籍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发展性读书治疗(developmental bibliotherapy)是读书治疗的一个方向,在读书治疗理论和操作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以促进心理健康和自我实现为目标[1]。近年来,发展性读书治疗以其预防性、易操作性和有效性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在以学龄儿童为对象的学校心理学领域。一直以来书籍被认为是引导儿童思考、塑造良好品格和行为的理想媒介,近几十年来还被扩展到帮助解决儿童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逐渐形成了一套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治疗/辅导手段——在学校情境中面对学龄儿童的发展性读书治疗。

一、读书治疗概要

(一)读书治疗的由来

书籍用于促进个体发展有很长的过去,但读书治疗提出至今却只有短短不足百年历史。西方早在1272年就有用《可兰经》抚慰患者心灵的记录[1],在我国更是早在春秋前就有用“箴”治疗心疾的历史。书籍能安抚心灵的观点在很早就被人们所广泛接受,但把书用在咨询中,治疗或辅助治疗心理疾病却是在18世纪之后才出现,预防性观点更是在20世纪后期才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1916年,Rev. Samuel McChord Crothers在《大西洋月刊》发表了一篇题为《读书治疗进程》的文章,文中首次创造了“bibliotherapy”一词,biblio-源自希腊语,指图书,即用书来治疗[1]。

(二)读书治疗的含义和原理

读书治疗是一种以文学作品为媒介的心理治疗与辅导的方式,它的内容指向人的行为和态度,生活中遭遇的特殊事件,以及成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读书治疗通过特定的引导问题,使得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的感受外化出来,使读者与作品产生联结,产生一系列心理体验,进而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产生新的领悟[2]。

读书治疗的原理有很多种解释,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基于精神分析理论的解释和基于认知行为理论的解释。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们通过阅读文学作品,经历认同、净化、领悟三个心理历程。认同指读者与书中人物、情节等建立特有关系,产生共鸣;净化指读者投入到故事情节中,被压抑的情绪情感随着情节的起伏得到宣泄和外化;领悟指通过书籍间接呈现的新信息和思路会引导读者思考,寻求解决自己问题的方法,产生顿悟。读书治疗的整个过程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更强调心灵的洗涤[3]。从认知行为理论角度来看,读书产生的共鸣和思考会促进读者认知上产生变化,书中的人物起到榜样作用,随后的讨论和分享等活动进一步把认知变化联系到日常生活中,促使读者产生行为上的改变。除此,当前读书治疗从早先的以书为本,渐渐转向以人为本[4],强调一种人文关怀,体现了促进自我实现的人本理念。

(三)读书治疗的实践与分类

实践中,为深化对读书治疗的分析,美国读书治疗研究的集大成者Rhea Joyce Rubin[5]尝试从环境、指导者、参与者、技巧和目的等方面来解构读书治疗,将其分为三类:(1)教养院读书治疗:指运用具有教化内容的文献教育正在接受教养的读者,亦包括患有心理疾病的病人。(2)临床读书治疗:治疗的对象是情感上或行为上遇到问题的读者,治疗的方式是医师与图书馆员密切配合,精选能够激发想象力的阅读资料,进行团体治疗。(3)发展性读书治疗:主要应用对象是“正常的个人”,具体做法是采用教化与富有想象力的资料,在相关专业人员的协助下,由图书馆员、教师等以团体治疗的方式提升正常人的人格发展与自我实现,或维护心理健康。

这三类读书治疗虽对象和侧重点不同,但都强调精心为来访者选择适合的书籍,阅读后由咨询师引导来访者进行深度讨论、思考。这样才能强化读书的疗效。

二、国外儿童发展性读书治疗

儿童发展性读书治疗多在学校教育环境中进行,指向个体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预防性,接下来将从读书治疗演变、特点等方面论述。

(一)儿童读书治疗的演变趋势

儿童读书治疗的发展经历了从说教性向现实性的转变[6],即转向关注具体问题。

一般来说,说教性读书治疗旨在利用书籍改变儿童行为,这一趋势随后逐渐向儿童中心化转变。到1940年人们开始关注青少年本身的需求而不是其父母的要求,这一转变体现在当时盛行的“以感性眼光看待青少年”。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孩子们除了关注外表和受他人欢迎外,还会受到诸如父母离异、自杀、堕胎、强奸、艾滋病等冲击性问题的困扰。这大大超出了感性读书治疗的范畴,所以20世纪70年代后,心理学家、医生、教育工作者等慢慢把儿童读书治疗的重心转向现实主义,以帮助他们应对各种生活困境和心理困扰[6]。

儿童读书治疗是在不断演变的社会大背景和需求中调整和完善起来的,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特色。这是我们在进行儿童读书治疗辅导中不能忽视的一点:每个时代背景下孩子的问题和需求是不同的,我们的治疗要更具预见性。

(二)儿童读书治疗的原则——发展性与实践性

从读书治疗可以适用于儿童这一建议提出来看,儿童读书治疗兼具临床性治疗性和发展预防性,且以后者为主。在1936年,Bradley和Bosquet首先建议医生对儿童使用读书治疗时应针对有行为和人格障碍的儿童,但同时他们认为读书治疗可以有以下作用:帮助儿童克服阻抗,比如拒绝上学;发展特殊兴趣和爱好;提供非正式教学,比如在生病休学期间;干预性活动,如咨询面谈。由此可见,读书治疗对儿童的作用兼具临床性,但更突出发展性。

Kircher是当时积极推广读书治疗的一名图书管理员。她为不同年龄段和不同需要的儿童编制了书目。在《书造品格:读书治疗》中她着重分析了阅读过程的动力特征和读书对儿童情绪调节的指导作用,并认为读书治疗的效果不仅仅是即时的,更是长久的,读书对儿童的影响是持续的。这种发展性的观点对后人研究有很大影响。

1946年,读书治疗首次被申请使用于儿童。在读书治疗帮助儿童的发展历程上,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步,它标志着人们开始真正从实践角度来探讨读书治疗怎样帮助儿童。同年,玛丽·安修女(Mary Agnes)以患有社会适应障碍的儿童为研究对象,证明了使用读书治疗帮助孩子的可行性,公布了证明读书治疗适用于儿童的第一份案例研究报告,并在随后进行了一系列针对儿童的读书治疗实证研究。此后,研究进入了一个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并行的发展阶段,研究的议题也更广泛化多样化。

Henry Olsen认为读书治疗非常适合现代儿童,因为“读书治疗让儿童以一种可控的方式对自己意识到的问题进行认同、补偿和重现”。而且书本会帮助儿童发展自我概念,使儿童在未来面对类似情景时能较好适应。

四十年后,面对当今纷繁的媒体传播形式和各方面引起的种种压力,读书治疗已不仅仅依靠书本,还可以采用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可以融合故事疗法、写作疗法、游戏疗法、园艺疗法等多种艺术疗法形式,相比其他形式的疗法,更具多样性和可操作性,也是孩子们比较容易接受的心理辅导方式。

(三)儿童发展性读书治疗特点

发展性读书治疗通常指在更自然的环境下进行有指导的阅读,比如在学校环境中。通过阅读,学生把自己的现实生活与所读内容联系起来。发展性读书治疗主要关注学校环境中的孩子们,特别是小学生和初中生,针对儿童不同阶段的发展需要和可能出现的危机,进行预防性辅导,为孩子提供危机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读书治疗并不等于阅读,对儿童来说尤其如此。阅读过程中的引导和讨论分享是产生认知和行为改变的重要催化剂。引导指咨询员给予读者的治疗性支持。Bryan指出必须从完整人格角度来理解来访者,根据其个人需要、目标、面临的挫折和冲突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读书方案。这与Menninger所强调的读书治疗必须由医师指导进行的原则相吻合。除此,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强调读书治疗的专业技巧性,认为读后的讨论是读书治疗产生作用的必要条件[1]。儿童注意力、认知、情绪调控等能力有限,这就对学校心理咨询员等面对儿童实施读书治疗的相关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问题的儿童需要选择最适合的图书表现形式和内容。Kramar和Smith认为,为儿童选书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书本的主人公和情境要有真实可信性。故事书的主角可以采取动物拟人,但故事本身要能引起孩子的共鸣和认同。(2)书本内容应该是积极向上的,要能给孩子带来思考和希望。

(3)选书可以让孩子参与,他们自己选的书也就更容易投入。孩子们本身知道什么样的故事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活动的组织也要具有挑战性。激发儿童的阅读的兴趣,让活泼好动的孩子安静下来投入到读书活动中,除了靠书本自身的吸引力还要靠带领者的组织和引导,比如暖身活动环节中游戏的选择,讨论分享环节问题的引导和启发,这些要在编写教案时认真考虑。

由上可见,发展性读书治疗运用于日常生活情境,如学校情境中,是儿童容易接受且疗效较好的一种辅导方式。同时,咨询师或教师也要具备实施读书治疗的特殊素养。

三、国内近年来研究成果

在我国,读书治疗日益受到图书馆学、医学和心理学等领域的关注。图书馆学研究者最先将读书治疗引入我国,并对其推广作出了重要贡献。2001~2003年,以宫梅玲等为代表的30位医学院图书馆工作者,以王波为代表的13位非医学院高校图书馆工作者,以及其他中小学图书馆工作者和公共图书馆工作者,形成了以高校和医院图书馆为主,中小学图书馆共同参与的读书治疗的第一个高潮。

卢胜利、雎密太[7]回顾了1991~2005年间我国心理障碍阅读干预研究的历程,并将其划分为理论引进、理论建构开始、理论建构完善与实证研究开始、理论建构初步完成与实证研究发展四个阶段。他们总结了我国研究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研究起步晚,方法少,以理论探讨为主;研究队伍以图书馆学者为主,力量薄弱,学科结构不合理;干预对象以大学生和医院患者为主,干预功能受局限。展望未来,读书干预研究将进入实证研究和实践推广的新阶段,研究方法将向多元化趋势发展,学科交叉将会加强。

就儿童发展性读书治疗而言,国内实证研究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诸佳男[8]对小学四年的学生实施了绘本阅读干预,结果显示,绘本读书治疗对提高儿童的情绪智力是有效的。万宇[9]基于三年来在南京市秦淮区钓鱼台小学的阅读治疗实践,提出了“游戏+阅读+反馈”的阅读治疗模式,具有创新意义与范本价值。黄欣雯老师在上海成立的“故事妈妈工作坊”也受到了广大儿童和家长的欢迎。祝振媛[10]通过对儿童阅读治疗理论和儿童应激后创伤理论等基本概念的阐述,探讨了阅读治疗在儿童创伤治疗中的积极影响和可行性,并提出了治疗的实施手段和方法。

相比大陆,我国台湾儿童读书治疗的实证研究已有较长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2]、[11-16]。近年来儿童心理读物方面也有大量引进和推广,如陈书梅《儿童情绪疗愈绘本解题书目》[17]。台湾专家也多次来大陆推行儿童读书治疗,比如吴凤大学生命教育专家纪洁芳教师就在汶川地震时和随后几年中多次来大陆推广儿童生命教育,其中重要的教学内容就是运用读书治疗解决儿童心理困扰。

四、总结与展望

就读书治疗本身而言,系统在我国开展不足20年时间,尚有很多需要发展完善的地方,如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过渡、多学科间的合作等。针对儿童发展性读书治疗而言,学校情境中的推广、教师的培训、父母的合作都是应该继续加强之处,具体分析如下。

(1) 国内的研究内容集中于基础理论的探讨、国外实证情况的介绍以及国内实证研究的探索,前两项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比例,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后者的比例将会有所提升,继而通过实证的支持来丰富理论建设,从而实现均衡发展,这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2)从学科门类来看,在国外,面向儿童的发展性读书治疗已经是综合了医学、图书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性研究课题,国内目前仅有医学和图书馆学的携手研究以及教育学的初展头角,有理由期待进一步的发展。

(3)应更加关注留守儿童、灾区儿童等对读书治疗的需求。西部自身发展的落后,对于儿童身心健康的关注,远远不及中部以及沿海地区。而这些区域的儿童却有着地域性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最突出的便是大量人口外出务工所产生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带来的灾后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等等。

(4)发展性读书治疗在儿童教育界的关注还不够高。目前只有少部分研究者在从事着把读书治疗引入学校的工作。这项工作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带来微小的改变。在与中小学教师、教学的培训与合作上,与父母的交流沟通上,学生同辈间读书风气的养成上,以及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上,推进发展性读书治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5)发展性读书治疗自身信息资源需要不断丰富。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网络资源是非常好的读书治疗资料库,善于利用多媒体资源,融合多样活动形式,是未来儿童读书治疗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参考文献:

[1]Jack S J & Ronan K R. Bibliotherapy:Practice and Research [J].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2008,29(2),161.

[2]王万清.读书治疗[M].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

[3]范文田,王旸. 心理干预之阅读疗法研究进展[J]. 山东图书馆季刊,2006,101(3).

[4]陈淑雯.亲子共读团体辅导对健康家庭、亲子关系和家庭气氛辅导效果之研究[D]. 屏东师范学院硕士论文,2003.

[5]Rubin R J. Using bibliotherapy:A guide to theory and practice[M]. Oryx Press,Phoenix,Ariz.1978.

[6]Myracle L. Molding the minds of the young:The history of bibliotherapy as applied to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 The Alan Review,1995,22(2),36-42.

[7]卢胜利.雎密太.我国15年来心理障碍阅读干预研究述评[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7,2,51-55.

[8]诸佳男.基于读书治疗的绘本阅读对儿童情绪智力的影响研究——以小学四年级为例[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10.

[9]万宇. 阅读治疗在小学阶段的探索性实践——南京市钓鱼台小学的应用实例[J].图书馆杂志,2010,29(10),37-40.

[10]祝振媛. 阅读疗法在儿童创伤心理治疗的应用初探[J].晋图学刊,2010,116(1).36-39.

[11]徐惠钰.绘本运用在身体病弱儿童指生命教育研究[D].台湾:屏东教育大学,2011.

[12]梁慧珍.绘本团体方案之实施对增进儿童情绪能力之研究[D].台湾:屏东教育大学,2009.

[13]陈凯婷.绘本团体运用于国小丧亲儿童之研究[D].台湾:屏东教育大学,2007.

[14]梁慧珍.绘本团体方案之实施对增进儿童情绪能力之研究[D].台湾:屏东教育大学,2009.

[15]郭家华.国小低年级师生对图画故事书不同结局类型之反应[D].台湾:嘉义大学,2007.

[16]陈怡伶.读书治疗对增进幼儿人际关系辅导效果之研究[D].台湾:屏东教育大学,2006.

[17]周燕妮.阅读之光映童心——陈书梅《儿童情绪疗愈绘本解题书目》推介[J].图书情报研究,2010,1(4).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金华,311400)

编辑 / 王抒文 终校 / 于 洪

猜你喜欢

综述儿童
SAPHO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综述
因为喜欢儿童 所以儿童喜欢
基于迁移学习模型的小样本学习综述
知识追踪综述
共指消解技术综述
面向自动问答的机器阅读理解综述
施工机群配置优化研究综述
施工机群配置优化研究综述
留守儿童
让人无法理解的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