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现代化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

2014-11-21邹骏张云霞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32期
关键词:深化改革现代化

邹骏+张云霞

内容摘要:现代化是世界每个国家都不可避免的历史趋势,18世纪中期,以英国为首的欧美国家陆续通过工业革命进入了现代化进程,并产生了一系列经典理论,这对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通过一个多世纪努力,中国现代化有了质的飞跃。但是,面对新的国内外环境,能否加强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正确分析人地矛盾、选择最佳路径、培养顶尖人才,将关乎到中国第二次现代化的成与败。

关键词: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 第二次现代化 深化改革

现代化的内涵与世界现代化理论

(一)现代化的概念

“现代化”这个说法最早出现在18世纪的英国,即由modern衍生而来的modernization(何传启,2001)。它包含了整个人类文明从18世纪以来所发生的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是一种区别于传统农耕文明的现代文明产生、发展、转变、成熟以及普及化的复合过程(何传启,2003);是当代世界各国为了追赶、达到、保持这种先进的现代性状态的国际互动和竞争过程。

(二)现代化研究的历程及理论

从18世纪中期以来,大致经历了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两个阶段”及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和信息化“四次浪潮”(何传启,2012),见表1。

现代化研究在20世纪大致有三个阶段,分别为20世纪50~60年代的经典现代化的研究、20世纪70~80年代的后现代化的研究以及20世纪80~90年代的新型现代化的研究。产生了以经典现代化理论、后现代化理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生态现代化理论等为代表的10种相关的理论(何传启,2010)。

(三)现代化的特点

现代化是一个具有互动性和普及型的过程,包括以下特点:第一,长期性。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不是搞几年或者十几年,而是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可能实现。第二,阶段性。现代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不同国家或地区在不同的阶段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都是不同的。第三,不同步性。不同国家或者不同地区的现代化无论是起点、水平和终点都是不同的。第四,多路径性。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基础条件和客观环境不同,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方式以及途径也是多样的。第五,可预期性。国家地区在掌握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能根据实际情况预期出整个进程的大致趋势和轨迹。第六,全球性。随着经济和科技等因素的发展,现代化的发展势必会影响到全球各个角落。第七,路径依赖性。部分优先完成现代化的国家的经验往往会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模版。第八,发展中轴原理。虽然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矛盾斗争和转换过程,同时还存在着各种独立或者依赖的原因与结果,但最终他们的合力依然会围绕着历史的发展中轴不断前进(罗荣渠,2004),如图1所示。

(四)现代化的一般模式

总结各国经验,现代化大体可归结为三种模式:首先,资本主义模式。顾名思义,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不断扩大资本主义市场和完善资本主义体系,进而促进政治民主化、法制化。其次,苏联模式。该类型是随着20世纪20年代苏联成立应运而生的,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面对内忧外患的苏联选择了战时共产主义这条道路,实行全面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这在当时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但是随后的新经济政策没有得到成功落实,僵化的体制使得苏联弊病百出,最终解体。最后,混合模式。在苏联社会主义探索失败的情况下,中国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论来指导现代化建设;尤其是在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引进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的资金和技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新型现代化道路。

总之,现代化模式没有绝对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一个模式的生命力强弱取决于其是否符合该国或者地区生产力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容纳其社会变迁的能力强度。

中国的现代化理论与现代化实践

(一)现代化理论在的中国的发展

现代化的研究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包括了史家华·惠·罗斯托的《经济成长的阶段》、马克斯·韦伯的《新教理论》《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韦伯尔·摩尔的《传统社会现代化》以及安德列·弗兰克的《依附与低度开发论》等经典理论成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典现代化理论已经无法诠释当代现代化的复杂问题,而“后现代化理论”也并不符合中国的现实国情。于是,中国学者在研究国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自己的现代化理论。其中贡献最大的是北京大学的罗荣渠教授,他主编了《现代化新论》和亨廷顿的《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研讨》;此外,杨豫翻译了布莱克的《比较现代化》,谢立中主编了《二十世纪西方现代化理论文选》。此外,中国学者何传启主持完成了《中国现代化报告2001-2005》,提出了“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和“区域现代化理论”。他还系统地介绍了经典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等。

(二)中国现代化的初步探索

中国现代化,就是通过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的现实国情相结合来指导中国现代化的实践的历史过程。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以及人的现代化等多个方面。其中经济现代化是实现其他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源泉,处于核心地位;其他几个现代化是整个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路径依赖性和长期性使得中国现代化建设初期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受到了不少制约。由于起步较晚,对自身的基础条件和国际环境重视程度不够,刚开始我国大部分的理论都来源于国外经典理论;所采取的路径和模式也大多依赖其他国家的经验,尤其是效果明显的苏联模式。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马不停蹄地在探索现代化的建设道路,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一五”计划通过模仿苏联斯大林模式发展重工业的赶超型战略,超前超额完成任务。然后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通过对斯大林模式的修补,从赶超型逐渐转向超前发展战略。再到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从盲目的超前发展型转变为可持续发展型战略。本世纪初,第四次科技革命又如火如荼地开始了,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建立一个新型现代化国家显得尤为重要。endprint

(三)中国现代化的深入探索

1.中国第二次现代化的必要性。18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发生的现代化进程可分为两个阶段。《世界现代化的事实和原理》一文阐述,截至2006年,根据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和综合现代化指数,世界上进入第二次现代化的国家有美国、瑞典、日本等约25个,而处于第一次现代化的国家大约100个(何传启,2010)。

中国的第一次现代化进程还没有结束,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还没有改变。邓小平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坚持发展在现阶段仍然是解决我国各方面问题最关键和最有效的手段,为此,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动力源,引导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与第一次现代化不同,第二次现代化的标准更强调科学化:第一,强调了不破环生态和自然环境。第二,加入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势头。第三,提出了不损害和谐社会的构建。回顾现实,首先,中国处在一个高速发展期,综合生产力不断增强,但是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却遗留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再者,中国的经济总量全球第二,但是基尼指数已高达0.473,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此外,市场经济带来的为物质主义、利己主义等思潮阻碍着人民全面发展。

2.中国第二次现代化的可能性。地位可变迁原理提到,国家现代化的世界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过去50年之内,发达国家降级为发展中国家的概率大约为10%,而发展中国家晋级的概率为5%(如图2所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广阔的市场腹地。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经济、政治、文化感染力不断增强,纵观全球能有如此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并不多,因此,中国有希望也有能力跻身世界发达国家。

此外,追赶型现代化道路和第二次现代化道路证明在中国行不通,我国只能走综合现代化道路,即两次现代化协调发展,属于新型追赶型现代化道路。中国想要跻身世界强国,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就必须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综合现代化道路,坚决不走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多年的现代化实践以及《中国现代化报告》的数据证明,中国实现工业化、民主化、城市化、信息化、生态化、和谐化协调发展是具有可行性的。

(四)中国现代化存在的问题

过去的160多年里,进程不同步、空间不均衡、结构稳定性等原则解释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路途坎坷,但是中轴转变原理也说明,只要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问题,灵活运用客观规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途一片光明。其中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错失了多次历史契机。进程不同步原理阐述了各个国家地区的现代化无论是起点还是进程都是不同步的,存在先进落后之分。1790 年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向西欧各国扩散,中国闭关锁国的政策以及民族的封闭性错过了这次机会。184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又轰轰烈烈的展开了,晚清又处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无法完全投入现代化。1895 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向全球扩散,日本抓住并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开始明治维新,最终在甲午战争中战胜中国。1945-1970这25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是以自动化为标志的第三次产业革命。此时中国却在搞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现代化建设“误入歧途”。虽然1979年后中国积极改革开放,但是依然遗留了不少的问题。

2.中国的现代化任务面临双重压力。如今,少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第一次现代化,正在开展第二次现代化建设;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仍然处在第一次现代化过程中。中国属于后者,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福利覆盖面不广等情况要求提前进入第二次现代化,协调发展信息化、生态化、知识经济化,但是我们没有任何国家的经验可以直接借鉴,因此我们的现代化任务更为艰巨(何传启,2010)。

3.中国地区现代化发展程度不平衡。世界现代化具有空间不均衡的特点,地区现代化也不例外。中国地域主要分为北方片、南方片和西部片的“三大片”和东北、华北、华东、华南沿海、黄河、长江中游以及西南、西北地区在内的“八大区”。整体上南北差异、东西差距不断扩大。其中“长江模型”最为典型:在长江的上游,依然存在着母系氏族的原始社会的痕迹;中游则是农耕文明为主的农业社会;而下游,才初步具有了工业社会的雏形;再到入海口的平原地区,这里初具知识信息社会的萌芽,处于第二次现代化的阶段(何传启,2012)。由此可见,整个流域出现了四种人类文明进程,说明了我国现代化的不平衡的严重性。

4.资源环境问题成为现代化发展的瓶颈。发展现代化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但是作为一个人口占全球1/4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所面临的压力无疑比任何国家都大。以发达城市苏州为例,它是典型的水质型缺水城市,生产和生活用水加重了水环境的承载压力;同时,5888平方公里的苏州有1300多万人,人均用地面积不足1亩,更加剧了人地矛盾;此外,由于苏州的主要能源长期以煤炭为主,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对大气环境产生巨大压力,近期的“十面霾伏”再次敲响了大气污染的警钟(见表2)。另外,上世纪90年代以来,苏州机动车每年的增长率都保持在20%左右,2000年之后更上升到30%(陈亢利等,2006)。截至到2013年,苏州的机动车保有量已经突破了230万辆,其中私家车的数量也已经突破110万辆,机动车尾气污染成为关注的焦点。

5.经济与政治、社会等现代化发展不协调。根据以往经验,尤其是受经典现代化理论和苏联模式的影响,我国把经济现代化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即工业优先模式,但却往往忽视了政治、社会等其他现代化的重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民主、制度、人口素质等因素对经济产生的负面效应逐渐突出,事实证明了第一次现代化是有缺陷的,很多发达国家进入第二次现代化后才开始处理这些问题的。因此,如何协调好各个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endprint

对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其核心目标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即:到2021年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实现现代化;到2049年建国100周年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构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肯定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成就,针对中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强调了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最终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无疑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的政策支持,以下是基于《决定》对于中国现代化的一些建议:

(一)抓住历史机遇,提高创新能力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在于经济体制改革,这就需要继续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开放型市场和宏观调控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是技术创新,创新能够推动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发生,以此促进经济现代化和带动各方面现代化协调发展。一方面,第四次现代化浪潮还没有结束。在这最后的几年中,必须赶上“末班车”,在东南沿海发达地区重点发展云数据、绿色新能源、新型互联网、物联网以及量子通讯等高科技项目,优先发展生物、纳米等核心技术,为第二次现代化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完善新型现代化的顶层设计

“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表明,现代化建设需要有力的政治支持和保证。因此要继续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政治体制改革,形成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快完善反腐败体制的步伐,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体制改革,为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政治体制环境。

(三)坚持“第三条道路”,走新型现代化道路

自然环境是人类文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良好的环境就没有灿烂的人类文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史,都是遵循“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的原则。3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经验证明,想要处理好发展与环保的关系,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退化脱钩,就必须在两次现代化中间开辟出一条“运河”——综合现代化道路(何传启,2013)。将两次现代化协调进行,推动不同地区开展相应程度的现代化,走出一条科技支撑强、生产效率高、人民生活质量好、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程度低的新型现代化道路,以“多快好省”的高效方式赶上发达国家的步伐。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紧紧围绕美丽中国的主题,加快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建设,完善国土空间开发、合理利用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机制,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格局。

(四)加快建设和完善教育制度,大力培养和吸收尖端人才

知识是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创新是文明前进的核心灵魂。而加大引进和培育科技创新人才是从源头上增加科技创新成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根本途径(张云霞等,2012)。人类社会的四次巨大变革,都是在创新和知识的传播下不断发生的。一个国家的教育的质量直接关乎其科技创新的成败,进而影响现代化开展的进程(魏遥雷等,2008)。教育兴,则民族兴。因此在经济全球化和生产信息化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抓住第二次现代化的机遇,大力发展国民教育事业,改革教育制度、优化教育课程内容、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断完善基础教育设施等;继续扩大免费义务教育的普及率,真正实现全民有学上的目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中等教育,尤其是要提高高等教育的覆盖率,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

参考文献:

1.何传启.什么是现代化[J].中外科技信息管理科学,2001(1)

2.何传启.世界现代化研究的三次浪潮[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3)

3.何传启.科技革命与世界现代化[J].科技导报,2012(27)

4.何传启.中国现代化面临的挑战与未来的前景[J].理论与现代化,2010(6)

5.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商务印书馆,2004(1)

6.邹兆辰.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J].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2010(8)

7.何传启.世界现代化的事实和原理[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3)

8.何传启.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启示[J].学习月刊,2010(5)

9.何传启.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十年回顾与展望. 农业与现代化—第十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J].2012

10.陈亢利,时学勤,朱希.苏州快速城市化中的生态环境[J].环境保护,2006(8)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72(2)

12.何传启. 实现“中国梦”须抓住两大机遇[J].资源环境与发展,2013(2)

1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R].人民出版社,2013.11

14.张云霞,徐礼红.科技创新:基本实现现代化之关键—以苏南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例[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2)

15.魏遥雷,良海.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与我国新型现代化道路的选择[J].企业经济,2008(9)endprint

对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其核心目标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即:到2021年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实现现代化;到2049年建国100周年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构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肯定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成就,针对中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强调了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最终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无疑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的政策支持,以下是基于《决定》对于中国现代化的一些建议:

(一)抓住历史机遇,提高创新能力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在于经济体制改革,这就需要继续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开放型市场和宏观调控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是技术创新,创新能够推动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发生,以此促进经济现代化和带动各方面现代化协调发展。一方面,第四次现代化浪潮还没有结束。在这最后的几年中,必须赶上“末班车”,在东南沿海发达地区重点发展云数据、绿色新能源、新型互联网、物联网以及量子通讯等高科技项目,优先发展生物、纳米等核心技术,为第二次现代化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完善新型现代化的顶层设计

“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表明,现代化建设需要有力的政治支持和保证。因此要继续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政治体制改革,形成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快完善反腐败体制的步伐,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体制改革,为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政治体制环境。

(三)坚持“第三条道路”,走新型现代化道路

自然环境是人类文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良好的环境就没有灿烂的人类文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史,都是遵循“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的原则。3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经验证明,想要处理好发展与环保的关系,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退化脱钩,就必须在两次现代化中间开辟出一条“运河”——综合现代化道路(何传启,2013)。将两次现代化协调进行,推动不同地区开展相应程度的现代化,走出一条科技支撑强、生产效率高、人民生活质量好、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程度低的新型现代化道路,以“多快好省”的高效方式赶上发达国家的步伐。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紧紧围绕美丽中国的主题,加快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建设,完善国土空间开发、合理利用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机制,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格局。

(四)加快建设和完善教育制度,大力培养和吸收尖端人才

知识是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创新是文明前进的核心灵魂。而加大引进和培育科技创新人才是从源头上增加科技创新成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根本途径(张云霞等,2012)。人类社会的四次巨大变革,都是在创新和知识的传播下不断发生的。一个国家的教育的质量直接关乎其科技创新的成败,进而影响现代化开展的进程(魏遥雷等,2008)。教育兴,则民族兴。因此在经济全球化和生产信息化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抓住第二次现代化的机遇,大力发展国民教育事业,改革教育制度、优化教育课程内容、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断完善基础教育设施等;继续扩大免费义务教育的普及率,真正实现全民有学上的目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中等教育,尤其是要提高高等教育的覆盖率,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

参考文献:

1.何传启.什么是现代化[J].中外科技信息管理科学,2001(1)

2.何传启.世界现代化研究的三次浪潮[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3)

3.何传启.科技革命与世界现代化[J].科技导报,2012(27)

4.何传启.中国现代化面临的挑战与未来的前景[J].理论与现代化,2010(6)

5.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商务印书馆,2004(1)

6.邹兆辰.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J].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2010(8)

7.何传启.世界现代化的事实和原理[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3)

8.何传启.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启示[J].学习月刊,2010(5)

9.何传启.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十年回顾与展望. 农业与现代化—第十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J].2012

10.陈亢利,时学勤,朱希.苏州快速城市化中的生态环境[J].环境保护,2006(8)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72(2)

12.何传启. 实现“中国梦”须抓住两大机遇[J].资源环境与发展,2013(2)

1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R].人民出版社,2013.11

14.张云霞,徐礼红.科技创新:基本实现现代化之关键—以苏南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例[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2)

15.魏遥雷,良海.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与我国新型现代化道路的选择[J].企业经济,2008(9)endprint

对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其核心目标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即:到2021年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实现现代化;到2049年建国100周年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构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肯定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成就,针对中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强调了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最终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无疑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的政策支持,以下是基于《决定》对于中国现代化的一些建议:

(一)抓住历史机遇,提高创新能力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在于经济体制改革,这就需要继续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开放型市场和宏观调控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是技术创新,创新能够推动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发生,以此促进经济现代化和带动各方面现代化协调发展。一方面,第四次现代化浪潮还没有结束。在这最后的几年中,必须赶上“末班车”,在东南沿海发达地区重点发展云数据、绿色新能源、新型互联网、物联网以及量子通讯等高科技项目,优先发展生物、纳米等核心技术,为第二次现代化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完善新型现代化的顶层设计

“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表明,现代化建设需要有力的政治支持和保证。因此要继续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政治体制改革,形成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快完善反腐败体制的步伐,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体制改革,为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政治体制环境。

(三)坚持“第三条道路”,走新型现代化道路

自然环境是人类文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良好的环境就没有灿烂的人类文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史,都是遵循“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的原则。3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经验证明,想要处理好发展与环保的关系,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退化脱钩,就必须在两次现代化中间开辟出一条“运河”——综合现代化道路(何传启,2013)。将两次现代化协调进行,推动不同地区开展相应程度的现代化,走出一条科技支撑强、生产效率高、人民生活质量好、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程度低的新型现代化道路,以“多快好省”的高效方式赶上发达国家的步伐。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紧紧围绕美丽中国的主题,加快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建设,完善国土空间开发、合理利用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机制,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格局。

(四)加快建设和完善教育制度,大力培养和吸收尖端人才

知识是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创新是文明前进的核心灵魂。而加大引进和培育科技创新人才是从源头上增加科技创新成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根本途径(张云霞等,2012)。人类社会的四次巨大变革,都是在创新和知识的传播下不断发生的。一个国家的教育的质量直接关乎其科技创新的成败,进而影响现代化开展的进程(魏遥雷等,2008)。教育兴,则民族兴。因此在经济全球化和生产信息化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抓住第二次现代化的机遇,大力发展国民教育事业,改革教育制度、优化教育课程内容、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断完善基础教育设施等;继续扩大免费义务教育的普及率,真正实现全民有学上的目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中等教育,尤其是要提高高等教育的覆盖率,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

参考文献:

1.何传启.什么是现代化[J].中外科技信息管理科学,2001(1)

2.何传启.世界现代化研究的三次浪潮[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3)

3.何传启.科技革命与世界现代化[J].科技导报,2012(27)

4.何传启.中国现代化面临的挑战与未来的前景[J].理论与现代化,2010(6)

5.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商务印书馆,2004(1)

6.邹兆辰.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J].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2010(8)

7.何传启.世界现代化的事实和原理[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3)

8.何传启.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启示[J].学习月刊,2010(5)

9.何传启.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十年回顾与展望. 农业与现代化—第十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J].2012

10.陈亢利,时学勤,朱希.苏州快速城市化中的生态环境[J].环境保护,2006(8)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72(2)

12.何传启. 实现“中国梦”须抓住两大机遇[J].资源环境与发展,2013(2)

1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R].人民出版社,2013.11

14.张云霞,徐礼红.科技创新:基本实现现代化之关键—以苏南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例[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2)

15.魏遥雷,良海.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与我国新型现代化道路的选择[J].企业经济,2008(9)endprint

猜你喜欢

深化改革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改革要“落地”,不能“空转”
鞍钢无缝钢管厂全面深化改革之我见
经济新常态及深化改革浅析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中国新现代化论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向武器装备现代化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