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产业链整合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研究
2014-11-21刘永焕
刘永焕
内容摘要:我国流通领域的一系列问题已经阻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迫切需要进行流通产业链整合,以及转变流通发展方式。本文在研究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流通产业链整合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主要从观念、功能、模式、结构、政策、效率等六个方面,进行我国流通产业链的整合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提高流通产业的附加值与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流通产业链 发展方式转变 路径 整合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经济也保持了GDP年均增长 7.5%左右的发展水平,而流通产业作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先导性产业,随着消费结构的升级,流通产业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依靠,同时也标志着我国从此进入了以商贸流通为基础产业的商业社会,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取得了越来越显著的成就。而商贸流通产业在当前以需求为导向的模式下,就要遵循产业链的发展方向,形成一条围绕流通产业,而从事的研发、生产以及围绕如何在流通产业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流通链条,并将流通放在流通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中,所以不难看出,流通产业链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更是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虽然我国的流通产业在近几年里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由于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模式比较粗放,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第一,“重生产,轻流通”观念的影响,导致了由于信息不畅而造成的产品积压和滞销现象;第二,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分配不平衡,从而造成流通产业内部均衡性的缺失;第三,我国流通产业发展还不够成熟,整体运行效率低,且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贡献不大;第四,流通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先导性产业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第五,由于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比较缓慢,造成了产业集中度低的现象;第六,流通产业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政策约束。从以上存在的六个问题中,可以看出,我国流通产业出现的问题不只出现在流通过程中,还贯穿于整个流通产业链条,所以,流通产业链整合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流通产业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流通产业链整合与发展方式转变的文献研究
(一)流通产业链整合的文献研究
产业链这一思想最早来源于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贝恩的SCP理论也为现代产业链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自此以后,西方许多学者也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产业链的概念及作用进行了系统的描述,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学者们就只是系统地从微观方面对与产业链相关的价值链、生产链、供应链以及信息链等方面进行研究,但并没有将产业链作为真正的研究对象来进行研究,而一些国外的电子文献检索系统,能检索到的真正关于研究产业链的相关理论文献也是非常稀少。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学者傅国华首先提出了“产业链”这一词语,随后我国对“产业链”的研究也逐渐重视起来,由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到现在对产业链研究的不断深入,出现了许多利用产业链原理来研究其他具体产业的文献,由于这类研究涉及到的是具体企业,所以在研究的过程中加强了对实践意义的重视。目前,研究最多的是电子信息和农业方面,对农业的研究来说主要表现在对农业产业链的研究,对农业产业链内部和外部制约因素的研究,以及对农业产业链的组织形式进行分析,并对其发展提供了对策建议以及理论支持;对电子信息产业链的研究中,李振华(2011)分析,电子信息产业链主要是对产业链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企业的战略定位、差异化战略支撑体系,以及循环式技术创新体系,这三个模式展开对电子信息产业链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对我国的电子企业进行技术和理论上的指导。
(二)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文献研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流通产业的发展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作为流通产业新提法、新战略的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新机遇。现阶段,虽然国外还没有关于流通产业转变发展方式的相关概念和提法,但是对其理论的研究却还在不断的深入,我国的一些学者也对流通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我国学者提出了转变发展方式对发展我国流通产业的重要意义,还从侧面分析了流通产业转变生产方式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与相关产业之间的关系、如何进行生产方式的改变,以及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2010年,刘海飞提出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根据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向,对流通产业的发展方式进行正确的定位;2011年,李丽指出,培养具有竞争力的大型流通企业,推动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转变流通产业的发展方式;除此之外,2011年,李晓晨认为,应该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大对流通产业的投资力度,以及完善流通产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流通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进行研究。通过上述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大部分学者对流通产业转变发展方式的研究还是停留在宏观的行业上面,并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的、多层面的、多维度的研究,从产业链整合视角对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更是一片空白,这就为本文的研究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流通产业链整合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
(一)观念的转变路径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观念对主体的主观行为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所以,必须要树立正确的观念。目前,我国的生产和流通的地位随着买方需求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化,我国的流通产业急需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将流通产业变成我国经济发展的先导性产业和基础性产业,并且将其末端的地位提升为经济发展的核心环节。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流通产业的发展方式转变必须要树立流通决定生产这一战略性理念,与此同时,还要从战略的角度转变流通产业链上的所有的主题思想,并树立一个新的发展理念指导其发展。
流通产业的国际竞争标明流通产业对市场的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国家控制了现代流通产业就等于是控制了市场和产业链,在国际市场上也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成为该国国民经济的主导,而“流通决定生产”这一观点的确立,使得流通产业为物流业资源得到了整合、体制得到了规范,为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所以实现“流通决定生产”这一理念,还需要从流通产业链的最末端入手,对产业链进行整合,从而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除此之外,还应该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出发,制定出一套相关的、具有全局性的政策,通过政策的辐射效应,使得各个流通主体受到影响,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地外延和拓展,最终使我国整个流通产业链的思想观念发生转变。就现阶段我国流通产业的现状而言,我国各地政府陆续出台了与本地区经济相适应的商业网点发展规划以及流通产业发展规划,这些不仅为流通观念的转变提供了理论上和政策上的指导,还为其转变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endprint
(二)功能的转变路径
流通产业模式要想在我国进行彻底的转变,就必须要持续提升流通产业的竞争力,以增加产业的附加值,此外流通功能和作用在转变,在流通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过程中又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我国在发展流通产业时,提升流通功能,而流通功能的提升需要做到以下四点:
1.规范流通主体,快速实现流通产业所有权的转让。在流通的过程中,一些生产者自产自销,还有一些生产者只通过简单的、较少的商业环节来实现商品的流通,这就使得在流通的过程中,形成了因流通渠道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不能满足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需求,还对我国经济的正常运行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而且,还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使得生产过程中断,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必须要加大对集团化、大型化的现代批发商业的支持,使之形成一定的规模。
2.加大对信息网络技术的运用,节约流通成本。在流通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电子交易市场的建设,利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优势来降低流通成本、减少流通消耗,尽可能地满足消费者的消费要求,提高流通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
3.发挥物流优势,缩短生产和消费之间的距离。建立现代化的物流产业,对减少运输环节、减少消耗、节约生产成本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在此过程中,要加大对大型物流配送公司的建设,努力建设一个专业化、综合性、多层次的物流配送体系,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条件,缓解我国商品贸易市场上产品滞销的现象。
4.发展流通金融,为商品流通分担一定的风险。在发展流通产业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流通对金融的促进功能,使流通产业与金融业相互合作来提高消费者对其产品的信任度,并且,还应该加大推进金融机构对消费者在金融上的支持力度,比如从分期付款、赊销、消费者信贷等方面着手,这样不仅有利于减轻消费者的消费负担,还有利于降低商品在买卖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
(三)模式的转变路径
流通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还需要对其模式进行改变,这就要求在现代流通产业的转变中,积极发展新型连锁流通业态,这样不仅可以将我国传统的现代化工业大生产的原理全部运用到现代的商业模式中去,还可以实现我国商业经营模式的标准化、专业化、统一化,能够有效提高我国流通产业的规模效益。除此之外,我国还要通过对现有资源的整合,推进流通产业连锁经营向更深层次发展,确立连锁经营在流通产业中的主体地位。在发展新型流通组织的过程中,更是要打破传统的流通模式,鼓励各流通企业之间进行合并与重组,促使连锁“龙头”的企业发挥自身优势,以其特有的品牌、资产以及经营技术来带动其他产业的转型发展。
我国历来就是农业大国,但是由于农产品流通受多方因素的制约使得农产品出现了滞销的现象,并造成了“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怪圈。要想缓解这一尴尬局面,我国就需要从流通产业链的角度出发,构建出一套适合我国农产品大流通的模式。由于农业不同于其他行业,而我国农产品的生产者大多数属于散户种植,所以,其在流通的过程中出现了多种局面并存的现象,其中主要是由批发业为主,但是不管什么方式,只要能够彻底地打通流通产业链,就能够稳定我国整个农产品的供应和流通。在整个产业链的上游,我国应该鼓励农民积极加入合作社组织;在产业链的中游,我国要利用大量的批发市场和中间商,以构建一个完整的农产品流通产业链;在产业链的下游,由于超市具有强大的物流体系,所以更要大力发展超市,但是,在此过程中还要保障对农产品的供应,通过多层次的流通渠道,使我国的流通产业发展方式得到根本的转变。
(四)结构的转变路径
所谓结构的转变就是对流通产业发展方式的结构调整,这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调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流通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我国的产业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也就成为我国发展的重点。现阶段,流通产业的优化升级是我国流通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目前来说,我国流通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些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
1.优化流通产业的行业结构及内部结构。要想优化流通产业的内部结构,就必须要增加流通产业各内部行业的比重,以及提升流通产业在第三产业中所占的比重,使流通带动生产、促进消费,形成一条合理的产业链。此外,还要打破传统的流通管理体制及方法,取消各个流通企业之间的地区封闭以及部门分割,实现流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创新。
2.增加流通产业的就业渠道。流通产业的就业门槛比较低,这就为一些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劳动力提供了就业的机会,所以流通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应该逐渐成为我国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行业。形成流通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并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等作出积极的表率。此外,流通产业的发展对我国实现流通产业结构合理化,以及在产业链条上整体实力的提高,都将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在此过程中,我国要拓宽就业渠道、合理分配劳动力,促进流通中各环节、产业链的正常运行。
3.适当的增加流通产业内部固定资产的投资。由于固定资产的投资增长幅度远高于我国流通产业固定资产的投入,所以就对我国流通产业附加值以及产业链竞争力的提高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作用,面对这种局面,我国首先要加大资金投入;其次根据市场的需要为流通产业建立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和相关标准,以及时反映流通产业的运行状况;最后还要建立一个现代化的物流运行设施,以此来降低流通产业较高的物流成本。
(五)政策的转变路径
为了保证流通产业的发展,政府部门在引导流通产业的生产和研发过程中要制定一套新的支持流通产业发展的新政策,并使其影响整个流通产业的发展水平,形成流通产业一体化,促进流通产业的快速转变与发展。本文提到的政策支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各地分割,以及行业为了保护自身而形成的垄断,制定与其相适应的反垄断政策,并使流通市场内部形成一个公平竞争、统一开放的市场机制。endprint
2.不仅要熟知我国关于流通产业的法律法规,还要对国外的一些关于流通产业的法律法规有所了解,这样一来在流通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部门才会根据不同的发展状况及要求,制定一套与流通企业国际化发展相关的政策,以此来规范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
3.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零售业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性,一些农村地区的零售商由于交通不变而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而在城市的零售商则发展的比较快。这就需要政府部门采取措施对零售商的分布进行合理的分配,同时还要对大型零售商进行规划,发挥其带头作用,确保流通产业在整个产业链上的首要地位。
4.加强对农产品流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增强农产品的产业化水平,缩短流通产业链条。
5.在提升流通产业链整体竞争力的同时,还需要特别对流通的生产和研发环节制定一套相应的政策,以使得整个流通产业链上的不同环节都能够规范、有序地发展。总体而言,在国际化形式的影响下,我国应该制定新的流通政策,使流通带动生产,促进流通产业链合理有序的发展转变。
(六)效率的转变路径
传统流通产业中的生产、批发、零售、物流等各企业成员之间属于垂直专业化分工,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也全面进入了信息时代。所以,流通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想融入到信息化这个大的时代潮流中来,就要通过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的优势,并及时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建立一套便捷、有效的网络化流通服务体系,同时,还要求流通产业应该向着开放的、相互协调的组织结构转变,使流通渠道由原来的垂直专业化转变为开放化、网络化和扁平化,减少生产商和零售商之间的流通环节,提高流通效率,从而提高产业链的整体效率,进一步带动流通产业发展方式的创新。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流通机构信息传递由垂直的金字塔式,转变为在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之间构建一个网络化的互联模式,这样一来就可以利用网络降低供需之间信息的不确定性,形成以信息代替库存的新模式,从而消除商品流通过程中的一些不必要环节以及经常出现的问题,达到提升流通产业的效率。除此之外,上文所提到的流通观念、功能、模式、结构、政策等的创新和改变,都将对提高流通产业效率具有深远的意义,也必将提高流通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
结论
党的“十八大”及二中、三中全会,对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并且,自十七大以后我国正全面加大对流通产业链发展方式的研究,其中各种转变发展方式的研究更是层出不穷。所以,本文站在流通产业链整合的角度上,对我国的流通发展方式进行研究,并针对流通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通过对流通产业促进产业链整合的分析,发现流通产业是产业链上最重要、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一个环节。所以说,在发展流通产业的过程中,不仅要增加流通产业的附加值来带动产业链的优化整合,还要找到如何转变发展方式,以作为发展流通产业的切入点,并研究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发展路径,从而保证我国流通产业合理、有序地发展,以及全面提高我国流通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站在流通产业链整合的角度,对我国转变发展方式进行研究,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从观念、功能、模式、结构、政策、效率等方面来进行的。尽管如此,由于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方式比较复杂,对于转变发展方式的研究也只是对复杂的系统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所以说,我国对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以及对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容、进行体系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依然十分重要,以使我国的流通产业得到迅速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何源.我国流通产业转型及创新探索[J].商业时代,2014.3(7)
2.袁平红.全球流通发展新态势下的中国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J].中国流通经济,2014(2)
3.郑勇军,肖亮等.现代流通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以浙江省为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3)
4.周剑锋.信息化对我国流通产业的影响作用分析[J].商业时代,2014(1)
5.上创利,赵德海,仲深.基于产业链整合视角的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3(3)
6.任保平.中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的评价及其转变的路径分析.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8)endprint